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秋祠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略述西湖三墓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9卷 第1期  作者:畢新華 出版时间:1977-01-01
    关键字: 西冷桥 苏小小 武松墓

    曰武松之墓。当日征靑溪,用兵于此,想不诬也。靑溪离西湖不甚远,现在武松墓,可能由淸溪迁来。我又数次去看革命先烈瑾女侠墓。榜门一联:「气塞天地:春社开湖山」。道旁筑一亭,长几雕栏,匠心独运,墓离亭不远,系采六方塔式,上有碑铭:「身可杀、名不灭、越山靑、越水白、雨,瘗玆古血」。又「雨愁煞人。」其正气亮节眞可以昭日月了。再往前走:已到秋祠中供瑾遗像,英姿如生。我常对着革命先烈遗容,瞻仰许久,肃然敬之,不忍遽离,时常逗留至日落西山,才雇车

  • 文章万荣后土祠秋风楼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5期  作者:吳麥黄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汉武帝 《秋风辞》 汾阴后土 秋风楼

    公元前一一三年,汉武帝刘彻率领群臣到河东郡汾阴县祭祀后土。时値风萧飒,鸿雁南归。汉武帝泛舟黄河,飮宴中流,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写下了千古绝调《风辞》:风起兮白云飞,草本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萧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经历两千余年的沧桑变化,汾阴后土现在的状况怎样呢?汾阴后土坐落在今万荣县宝鼎鄕庙前村北的高崖上,距万荣县城四〇余公里。这一带历史上称之为「汾阴脽地

  • 文章臺北三山善社啓建超拔普渡

    来源期刊:《闽聲》 第1期  出版时间:1966-07-01
    关键字: 春秋祭祀 神像 同心堂

    台北市三山善社为旅台同鄕远自日据时代创立,在六张犁卧龙里山麓建立宇,春祭祀,山上营筑同鄕公墓与藏骨亭,该地因呼为「福州山」。壬寅年该社为超拔历代先贤先哲亡故鄕亲幽灵,曾建规模宏大七昼夜晋度,耗资数十余万,本年春间,该社顾虑以住场事,恐未周到,众议补施,启建正三昼夜超拔普渡,商请保安年堂贡献醮坛,主持法事,灵圣堂同心堂分理经坛筏坛。普渡从六月四日发奏开始,阴阳司男堂女室设于该社宇外右侧,醮坛设于内,左侧搭盖经坛,连朝虽豪雨,鄕众仍驱车踵至。最后一日

  • 文章夜话扬州㊂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13期  作者:喬鵬書 出版时间:1981-10-10
    关键字: 秋夜 诗词作品 迷楼 刀鱼面 史公

    认绿杨,维扬春色久凄凉,古今粉黛知何处,一角迷楼剩夕阳。』第二天淸早,在天凤园吃了一碗刀鱼面。天凤园的款式,很像北平的惠丰堂,刀鱼剌多味美,经过特制,没剌了,才成为刀鱼面。出了北门,首先瞻拜史公在梅花岭前,后有史可法的衣冠冢。回想明末李自成陷京师,崇祯帝自缢,淸兵入关。凤阳总督马士英迎神宗孙福王自淮安至南京即位,改元弘光。史可法高弘图同参军国要政。史受马排挤,不得已自请督师江北,淸摄政王多尔衮致书招降,史以大义峻拒,答书炳烛千古。比起现在一般靠拢

  • 文章台东县云南省同乡会乡贤祠春秋二祭祭文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8期  出版时间:1998-12-25
    关键字: 台东县云南省同乡会 乡贤祠春秋二祭 祭文 同乡会资料

    今値春、祭之期,祭典人等,稽首膜拜,愿早日光复神州,完成 公等遗志,吿慰在天之灵,灵其不昧,鉴我微忱、 伏维  尙飨。

  • 文章浅谈长汀鄕塾与鄕区校友会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8期  作者:陳圖勳 出版时间:1988-01-01
    关键字: 咸同乡塾 春秋祭典 乡区校友会 图书管理员 作文辩论赛 学生刊物 十里名胜

    一、鄕塾长汀之有鄕塾,据传始于淸季咸同年间,由河田擧人郑仰虞先生在长汀县署塩息项下,争取每年十分之一银元,计六八·三两,以为鄕区考生膏火之资,而挪作建之用,不足之数,分向十里(注)各鄕劝募银两或田产收租支应,在城内社下角兴建鄕塾一所。内分成中、左、右三神龛,配享乐捐诸公神位,而以捐数多寡,配享中、左、右神龛。并定每年农历三月十九日与九月二十三日,分别擧行春祭祀典礼。事业由董理柬邀鄕区旅城文武秀才以上人士,参加公祭,且受享余餐敍,实鄕区旅城人士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