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父亲教育共返回2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我們應當更努力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00期  作者:黃美蕙 出版时间:2003-04-10
    关键字: 广西同乡会 获奖感言 父亲教育

    作事情有条有理,有组织有原则。他教育我们小孩子,作每一件事情都要专心、创新、负责,做的有头有尾,对得起自己也对得起别人的道德人。在他的思想中,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是绝对要保留,但是作事情要用不同的角度衡量、评估、执行。家父亦没有重男轻女的心态,只要愿意学,他都愿意栽培。他也是位重情重义的眞男人,像是在回老家的路途中因为感到道路的顚簸会使许多人感到不方便,他则将自己存了多年的存款,拿去改建道路以方便当地家乡的人,在他身上有一股干劲,没有任何事办不到,除非你不想做并

  • 文章中國好爸爸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7期  作者:鍾鳴鳳 出版时间:1997-01-01
    关键字: 父亲教育 何大一 何步基 联合报访问 因材施教

    分宜 钟鸣凤被「时代」杂志选为(一九九六)年风云人物何大一的父亲何步基说,他取「大一」这个名字,出自老庄哲学;他敎导大一,也是无为而治。他说,为人父母作榜样,孩子就不会坏。「对孩子,重身敎,不必囉嗦。」祖籍江西省新喩县的何步基,是何大一最钦敬的父亲,父子俩很亲。大一小学五年级赴美,一个英文字都不懂,何步基亲自敎他英文文法,帮他度过刚赴美的学习尴尬期。何步基接受联合报访问时笑说,他有江西鄕音,说英文腔调重,因此不敎大一说英文,但吿诉儿子,中国人一定要学好

  • 文章永无尽止的感怀——纪念父亲百岁冥诞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25期  作者:湯孝彬  出版时间:1995-11-15
    关键字: 父亲 国学 节省 耕读 教育

    流光如矢,父亲去世已半个世纪,百岁冥诞转瞬即届,忆只身渡海来台成家立业,于今教育岗位退休,逾古稀之年,父亲的形象长留脑海,昔日情景依希,怆痛永无尽止。从我出生童稚,在乡随侍祖父母姑母,父亲服公务仅年节归省团聚。抗战开始,江南吃紧,与姑母叔婶一行溯江西上,空袭受阻折返避居泰兴。迄三十年至沪和双亲弟妹相叙,翌年赴大后方升学,胜利归来未久,父亲即弃我等长逝矣。自孩提懂事始,父子共处总计不过三数年,因此对他的了解不深,但前尘往事却常浮现历久难忘。父亲民前十五年

  • 文章敬悼念先父裴震明公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4卷 第7期  作者:裴可權 出版时间:1982-07-06
    关键字: 裴震明 父亲 悼念 教育 演讲

    少年时读到国文课本上有朱自淸先生的「背影」小品文。初读不太领会,中年再读,便有不同的感受,今天重读,自己做了父亲,才知道他写得多深刻,又多令人感动。我的父亲震明公,字少梅,杭州老同盟会员,一生从党工作,是先祖父宗祥公的遗腹子,那时祖父是左湘军,在战争中阵亡。父亲身体很好,四十四岁才生我,因为前面两个都是女孩,对我当然十分宠爱,但是敎我读书写字,却十分严格,每次写字时,他站在背后,写得不好,就是一巴掌打下来,我噙着眼泪写下去,眼泪便落在纸上。父亲参加国

  • 文章庭训长新

    来源期刊:《浦東》 第26期  作者:楊乃藩 出版时间:1981-10-15
    关键字: 怀念父亲 子女教育 父亲书信

    接到父亲在故鄕病逝的消息,眞如晴天霹雳。辞别父亲,已经整整二十七个年头了。囘想离沪来台那一傍晚,四弟提着皮箱,陪我去码头坐船,父亲棉袍布鞋,步履彳亍的送我到衖堂口,再三再四的叮咛:「路上千万要小心」;「到了台湾马上来信」;「一人在外,不比家里,要自己保重」;「那边事情如果不称心,立刻就囘来……」往事历历,如在目前。二十七年中,每当空下来的时候,或者午夜梦囘,鸡鸣枕上,或者逢年过节,独对孤灯,总是想到海天远隔的双亲,何时团聚,让内子烧一些好吃的以及在这里

  • 文章缅懷先父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4期  作者:蔣允祥  出版时间:1980-02-01
    关键字: 体育教育 父亲 人物回忆

    先嚴蔣公諱顯慶字惠民,生於民國前四年農曆正月十五日,世居江蘇省豐縣城西八里蔣老家,自幼承祖父蔣天樂庭訓,生性和藹,爲正不阿,處事不苟,勤勉自持。幼歲敎育啟蒙於本村私塾,稍長後轉山東省立第七中學曁蘇州成烈體專,畢業後於民國十八年從軍報國,經委任爲連長之職,歷經大小戰役多次,在天津一役中不幸左臂負傷,以至年長尙不能伸屈自如,嗣因傷殘,無法服務軍旅,遂自請長假,一路備經艱苦及危險,廢時數月始抵家門。稍後應聘擔任本縣西關書院小學敎職,後又轉任本縣縣立體育場場長之...

  • 文章我的父亲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7期  作者:李維倫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父亲 萧县 军队 教育子女

    是谁参加了这个壮大的阵容,但内心里却是充满了无限兴奋的情绪。大概这就是人类所自有的热爱团体的精神吧!在子女的教育方面,他都尽力的培植我们。他曾经告诉我们,说没有我们的祖先,就没有我们后代。因此我们要常常怀念祖先。又说没有我们的国家,就没有安定繁荣的社会。因此我们要爱护我们的国家。我曾仔细想过,父亲这两项指教,不就是要孝、要忠吗!诚实、厚道、勤俭、乐于助人,这是父亲做人的基本态度。父亲说,这些道理是我们家乡的老规矩。在一次我家的喜宴中,来了很多远近的亲朋,大家

  • 文章我的父亲——刘栋材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56期  作者:劉大城 出版时间:1992-04-10
    关键字: 刘栋材 追忆父亲 往事回忆 教育思想

    劉大城廣西桂平人,畢業於香港華仁書院及紐約大學物理系,曾任香港各中學教師對藝術有興趣,並曾在香港舉行書展兩次。

  • 文章父女情緣——終點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83期  作者:羅蕙蕙 出版时间:2014-01-01
    关键字: 怀念父亲 家庭教育 思念故乡

    见到父亲土砌的老家、干涸的黄土高原、听过父亲提过千百遍儿时牧羊的中条山、我从不曾见过的亲戚(血源眞是很神奇的东西,即使从不曾见过,我也一眼看的出那是我的血亲)、见到野史上记载的莺莺塔(张生与崔莺莺的「西厢记」,记得吗?)、亲眼见到历史、地理书上记载滔滔的黄河、始皇帝的兵马俑,更见到父亲的满足。老去不论我们愿不愿意承认,父亲的确逐渐老去。他在六十二岁时,因工作压力过大而提早退休。我想,父亲工作压力大,与他的个性有极大的关系。因为他常把「爱的教育」挂在嘴边,他

  • 文章先父郭興業先生生平事略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83期  作者:郭玉琴 出版时间:2014-01-01
    关键字: 郭兴业 怀念父亲 重视教育 思乡 感谢同乡会

    飞了过来,当场就把所有的弟兄都炸死了,邻兵的脑浆溢到他身上,唯独他奇蹟似的存活下来,但有一片砲弹皮从此就卡进他的额头内,陪伴他到终身,不时还会隐隐作痛。民国三十七年间,父亲随青年军来到台湾,从军九年余。退伍后即投身荣工处,参与东西横贯公路开拓工程,并于太鲁阁结识了母亲金阿罔女士。两人婚后在西宝农场垦地种菜,原本意欲隐居山林、务农一生,但随着长女、次女、三女相继出生后,鉴于山中教育资源缺乏,极为重视子女前程之父亲遂决定投考花莲糖厂,以便能予子女良好之教育环境

共29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