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洋行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八閩詩壇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6  出版时间:1996-10-01
    关键字: 诗歌 南洋行 初稿

    癸酉正月南洋行杂诗 陈雄勋知止初稿一、吉隆坡顷刻穿云越海过,征程初驻吉隆坡。此间竟是无冬夏,终岁炎风溽雨多。二、云顶高原岭腰酷暑岭巓寒,云雾茫茫失翠峦。昕夕雨珠飞不断,人间天上叹奇观。飘然徐步渺茫间,疑是蓬莱天外山。梦里太眞何处觅,琼楼深处问仙鬟。三、黑风洞巖崖高处洞云深,钟乳垂尖倒笋林。洞裏有天天有洞,风来何处费追寻。四、马达山途中石立风屛树拱门,万山深处访天尊。巢居野食民依旧,莫是大千太古村。谭社长明夫四届蝉联(羙国洛杉矶晚芳诗社)纪庆■陈家添韩柳

  • 文章我國輪船買辦制度(上)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1卷 第11期  作者:王洸 出版时间:1963-11-25
    关键字: 轮船 买办 洋行 夷馆 治外法权

    之资料,情难固却,遂以此篇报之。一、买办之名称与沿革(1)何谓买办 买办一词系从英文Compradoro转译而来,源出西班牙语之Comprar,在英文中具有Tobuy之义,或迳从音译为康白度,乃外人初至我国通商时期之产物,本属外人所雇佣之采买人或管事人之称,近世乃成为外国商行所聘用华经理之通名,其职务为代外国商人与我国人为一切贸易。(2)买办之起源 买办名义系随洋行所产生。淸康熙乾隆年间,洋行并非外国人所经营,而系介于我国官厅与外国商人中间之一种组织。乾隆

  • 文章梁經國傳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卷 第3期  作者:梁嘉彬 出版时间:1974-09-01
    关键字: 梁经国 人物传记 天宝洋行

    行主远赴外洋,以行务托之者十余年,颇获嬴余,行主归,经国如数交代,行主感焉。嘉庆十三年(一八〇八年),受行主之助,请旨自设天宝洋行(Tienpow Hong),获准,遂得列十三洋行之一[2]。故事;行商(The Hong merchants)以专与洋人贸易故,行称「洋行」,商称「洋商」(原系「洋行商人」之简称),广东以洋商、盐商为两大资本集团。行商须禀报总督巡抚及粤海关监督联衔入奏请旨,例以身家殷实者承充,有专揽中外贸易、约束洋人守法纳税权限,奉旨乃得开张

  • 文章烟台仁德洋行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7卷 第1期  作者:宋玉娥  出版时间:2001-06-20
    关键字: 烟台市 洋行 进出口 历史发展

    位于烟台市芝罘区大马路中段。已拆。仁德洋行是英商在烟台创办的进出口企业。一八九三年英国北爱尔兰人詹姆士·马茂兰创办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詹姆士·马茂兰公司」,并根据中国社会对商业经营提倡「仁义道德」的传统,因而中文定名为「仁德洋行」。一八九五年马茂兰夫人在烟台创办「花边学校」,收容贫苦子女入学,半工半读,教授编织花边。花边工艺就是这样传到烟台的,数年后,烟台操此业者,数以千者。仁德洋行也因此而发迹,到廿世纪初业,资金积累达五、六万两之巨,居山东

  • 文章白龍山人王一亭(下)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7卷 第12期  作者:楊隆生 出版时间:1985-12-10
    关键字: 浙江乡贤 王一亭 王氏洋行 创业生涯

    (續上期)一生行事淸末時,上海開闢爲商港,成爲國際通商的大埠,英、美、法、日各國商人,紛紛到上海經營商業,鄭家木橋的朱道台是官場中人,因曾參辦洋務,經常和外國人往來,所以有許多外國朋友,那時稱外國人爲洋人,和他們做生意的人叫洋商。朱道台宦囊充裕,頗有以商自隱之志,於是承攬舶來品的屯估聚散,居間漁利很豐,其家中洋人往來,自然也就川流不息。就中有一位日本朋友,是日淸輪船公司的總經理,交情尤稱莫逆。一日偶然談及想聘請一位華文秘書,託朱道台物色人選,朱馬上答應。...

  • 文章抗日戰爭前的煙臺貿易與工業(上)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9卷 第3期  作者:阿美德 曹立前 郭大松 出版时间:1993-12-20
    关键字: 抗日战争前 烟台 贸易 工业 商会 洋行 银行

    的商业和工业福利,担负建设性职责的相当活跃的组织。位于北马路的中国商会,成立于一九〇二年。现在该商会由一个十五名成员组成的董事会管理,十五名成员有执行、监督及其他委员。盎斯洋行O.H.Anz & Co.该洋行一八八六年在烟台建立,是该港最老的外国公司,也是最大的公司之一。现在的合作人布西(M.A.W.BUsse)先生和斯科米德(C.W.Schmidt)先生,已经在烟台居住了三十五年多。盎斯洋行在烟台所有阶层中享有很高声誉,每年营业额很大,主要经营进出口

  • 文章抗日戰爭前的煙臺貿易與工業(下)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9卷 第4期  作者:阿美德 曹立前 郭大松 出版时间:1994-03-20
    关键字: 烟台 洋行 火柴制造业 酿酒业 手工业 抗日战争

    德茂洋行The Shantung Traders Co.,Ltd.卡尔·斯科梅茨(Carl Schmitz)是一名烟台居民,一八七九年出生于德国科隆,他与烟台建立联系的历史很久。早在义和团叛乱期间,主要为了硏究野蚕茧生意来到中国,带着这一目的进行了广泛的旅行,尤其是满洲和朝鲜边界的鸭绿江上游地区。在充分掌握了野蚕茧生意的第一手资料后,便在烟台定居,成了一名普通丝绸出口商。后来,他有相当长的时间不在烟台,外出调査在哈尔滨、上海、重庆等地进行贸易的可能性

  • 文章民初川江航運槪况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78期  作者:平明 出版时间:1969-02-01
    关键字: 川江航运概况 川汉铁路公司 重庆商埠 英商隆茂洋行 五卅惨案

    营运川江之目的。适余栋臣敎案事起,「肇通」被英政府征发,改作「金沙」兵舰而罢。川江商轮之通航,当以川人经营之川江公司蜀通号为鼻祖。蜀通以宣统元年(一九○九)九月十四日至渝,继有蜀亨之建造。又继有川汉铁路公司之大川、利川、巨川;及瑞庆公司之庆余、瑞余诸轮之建造。航业创办之初,颇有利润,川人遂以为大利所在,集资经营,轮船事业,风起云涌。华轮日有增加,而外轮亦乘机而起。然截至民国八年,川江航业,犹为华轮独营时代。民国九年,英商之隆茂洋行建造隆茂轮,船长二十呎,载重

  • 文章姜山人物誌(三續)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06期  作者:侯中一 出版时间:1997-05-01
    关键字: 姜山才杰 洋行从商 迟暮修行 同医同革 迎神赛会 力行哲学

    旅居美国经商,颇有成就。次名继卿,早卒,三名润卿(五十三年八月卒于香港)四名连卿,在香港为商,继承祖业,亦称小康,幼名葆卿,据闻亦已物故。2、从商经过:文锦先生丁父忧守制,适其所服务之洋行老板,亦因年迈囘英养老,乃将洋行业务结束。日本三井洋行上海分行,闻其长袖善舞,即聘为买办,待遇极厚,生活优裕,且有积蓄。其时为民国初年,上海爱多亚路,物品交易所成立,虞洽卿先生为理事长,穆藕初先生为副理事长,闻兰亭、吴麟书、严康懋、陆振葆、邵声涛先生等为理事,邀请文锦先生

  • 文章猪鬃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69期  作者:青峯  出版时间:1968-05-01
    关键字: 猪鬃品质 嘉陵江 猪鬃洗房 隆茂洋行 出口商品

    再整理使头尾顺正。至此依分成之各种花色,以黄色之纱绳束紧其毛根。如为扎子,则束于腰间。每束直径为二寸一分,扎子则为三寸。所谓熟货,于以完成。四川猪鬃出口,始于清末。清光緖十六七年间,有英人德罗,始招天津工人十余人入川,在重庆组织此业。后以人数过少,又招收学徒,但每年所产之货,不过百余箱,无足轻重也。后营业发达,清末之际,乃归并于英商隆茂洋行,出品每年增至千余担。其后安利英、宝丰、怡和各洋行,亦相继经营。在此时期中,华人除学徒工人外,皆屈服于外人势力之下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