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校风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江蘇省武進高級中學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91期  作者:毛建東  出版时间:2001-05-15
    关键字: 武进 高级中学 简介 校风 学风

    江苏省武进高级中学,一九四六年始创,一九九六年迁入新校区,现占地十万多平方米,校舍气势恢宏,校园环境优美,校风优良淳朴,是武进市的「窗口」学校。学校历经沧桑,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奋斗,尤其是近年来学校领导审时度势,开拓创新,学校发展蒸蒸日上,形成了学校有特色、教学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办学风格,学校相继被评为「全国读书育人特色学校」、「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德育先进单位」、「江苏省园林式单位」、「常州市文明单标兵」等。校风:勤奋 求实 团结 守纪教风:博学

  • 文章敎學與求學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8期  作者:周仲超 出版时间:1999-11-01
    关键字: 南昌女子职业学校 校风 教育思想

    新建 周仲超我國古代因紙張及印刷術均未發明,字須彫刻在竹簡上面,不僅彫刻困難,攜帶閱讀尤其不便,因此竹簡所刻的書極少,受教成爲貴族的專利品,民間甚難接觸。孔子爲達有教無類,普及教育理想,乃開平民受教風氣之先,而有「三千徒弟子,七十二賢人」之諺。但因竹簡書太少,不可能人手一册,因此他利用日常生活、因時因地所發生之事物作爲教材「論語」即爲孔子與其學生日常生活的對話錄,成爲數千年來不朽的生活規範。南昌女子職業學校,除重視書本上之學術教育外,尤重視孔子對學生們的...

  • 文章國立師範學院院史簡述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35期  作者:漣源一中  出版时间:2008-02-01
    关键字: 校史发展 校风学风 历史资料 国立师范学院

    民國二十七年,教育部為配合抗戰建國國策,依全國臨代大會之決議,建立師範學院制度,首即籌設本院;聘廖世承、潘公展、朱經農、汪德耀、吳俊升諸先生為籌備委員,組成籌備委員會,並指定廖先生為主任。旋以潘氏辭職,改聘袁哲先生接充。同年十一月,籌備就緒,部聘廖世承先生為院長,擇湖南安化之藍田鎮為臨時院址,鳩工建築九思堂等教室,招考新生,準備開學。時武漢連陷,行都再遷,長沙大火,三湘震動;本院以國難日亟,責任愈重,未敢稍事彷徨,即於敵騎縱橫,戰雲瀰漫之際,以二十七年十...

  • 文章綠樹靑山白馬湖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1卷 第3期  作者:胡國樞 出版时间:1999-03-10
    关键字: 春晖中学 校风 培养人格 唐朝 孟郊 游子吟

    沈泽民、李叔同、沈仲九、舒新城、黎锦晖、俞平伯、郭任远、吴觉农等都先后作过演讲,还有张闻天、刘大白、沈定一、杨之华、叶圣陶、胡愈之等也曾到校考察、指导,可谓人文荟萃欣欣向荣。春晖中学有一个好的校风、敎风与学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白马湖风格。经亨颐吸取主办公立学校碍手碍脚不能畅行自己敎育理想的敎训,春晖中学创办后不拘军阀政府立案,贯彻了「反对旧势力,建立新校风」的主张,组织了「协治会」,实施民主的、科学的管理,整个学校浸润着五四精神。敎,推行感化敎育、培养

  • 文章民國初年的大理「省立第二中學」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6期  作者:王文中  出版时间:1976-12-25
    关键字: 云南省立第二中学 校园设备 师资力量 校风严格

    部份学生亦长惧而相继辍学,李校长的万丈雄心,也降到了氷点,终致飮痛辞职,挥泪而去;嗣由丁石夫先生(名其彦楚雄人日本宏文书院毕业)接长该校,虽有一番整顿,但亦止于维持现状,远不如当年的蓬勃气象了。六、校风民国初年,滇西二十余县,仅大理有这一间省立中学,而每年又祇招生一班,在报考的七八百人中仅录取五十五名,还不到百分之十,比今日台湾的联考,没有多大差别,被录取者的素质已相当高,再加以该校的校风,一开始就采取日本的严格制度,所以学生都很守规矩,绝没有胡行乱为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