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教养共返回1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漫談健康敎義、必須植基於童年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8卷 第11期  作者:楊俊友 出版时间:1976-10-30
    关键字: 教养 健康 运动 保健

    我國有句俗諺:「敎子嬰孩,敎婦初來。」這兩句雖是民間流傳下來的佳話,乃是見道的名言,原無厚非;但是現代由農業社會轉進爲工業社會,爲時蛻變太快,却成了一般人認爲不合新時代的語氣,竟反爲有刺耳的感覺,要是仔細硏究分析一下,以事論事,實有其眞理的存在。健康常識,應該人人必須知道,所謂强國先强種,强種先强身,照此說來,若要强身,則必須先由幼年强身作起,當無疑義,最重要的,是要持之以恒,始終不移,不要一曝十寒,也不會一蹴可幾,是要自幼敎以養成良好有恒的習慣,始終如...

  • 文章眞光敎養院參觀記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1期  作者:中中  出版时间:1973-01-20
    关键字: 真光教养院 参观记 孤儿 残疾儿童

    在沒有拜訪該院之前,我從不知道有這麽一個地方收容了一百四十多個旣是孤兒又患殘疾的大家庭。參觀過後我的心情是沉重的,且深深感到有這個責任及義務讓大家瞭解那裏的情形。如此當你對所處的社會抱怨時,或許會變得比較含蓄些,畢竟你對這個社會瞭解多少?又曾眞正關心,貢獻過多少?該院設在新店安坑外挖子路十四之四號,院長是石奶奶—石淸女士。如果你去過一般的孤兒院,很自然的會對孤兒們的身世產生憐憫,但是這兒所收容的比起那些孤兒更是不幸,也不是你用憐憫的字眼所能表達的,它同時...

  • 文章從奉化到寧波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8期  作者:彭竹予 出版时间:1964-10-01
    关键字: 宁波 国际灾童教养院 学徒 往事回忆

    三十三年初冬。我腋间挟了一个土花布的小包袱,穿了一套蓝色工装,脚上一双黑斜纹布的软底鞋还是桂姐姐前几天漏夜为我赶制的。走下石阶,紧随着四舅姆,我、终于向一住五年多的国际灾童教养院吿别了。荷塘里的残枝腐叶依旧,坡道两侧的法国梧桐,已秃存了稀落的枝枒,仿佛一排风烛残年的老人,佝偻着半裸的背脊,在寒风凛冽的凌晨,练摹着太极拳的把式;唯有半山腰的梅园,绿叶挺枝,春意盎然;「琅溪春深」的水色碧澄,远山似巳隐含朝阳。站在铜桥口,囘首再向浮云下的「母院」,作留恋的一瞥

  • 文章胡夫人石清董事長事略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3卷 第11期  作者:虞奇 出版时间:1981-11-06
    关键字: 胡维藩 石清 教养院董事长

    一、夫人出身名門,畢業燕京大學,與胡立法委員維藩結婚後,有子、孫二十餘人,胡府瓜瓞綿綿,家業興隆。二、夫人服務敎育界,繼而參加抗日,為孤兒造福,已有義子孫五六百人服務社會,確是功在社稷,澤被孤兒。三、夫人享壽八十一歲,含笑歸去,一生無憾?唯義光、眞光孤兒,仍有失恃之痛!義光育幼院與眞光敎養院董事長石淸女士,故浙江省立法委員胡維藩將軍之德配夫人。原籍河南,民前十一年出生於書香門第,父文昌公,淸末擧人,齊家報國,德業輝煌。女士自幼慧敏,居家已熟讀經書。民國成...

  • 文章這像話嗎?罵人得獎!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35期  作者:世達  出版时间:2005-01-25
    关键字: 禁烟海报 骂人 教养 跳楼

    一位女生设计了一幅禁菸海报,参加比赛,得了第一。那幅海报很简单,没有什么图片、漫画之类,只有文字,很直接的几句话:「王八蛋!抽什么菸…」报纸报导了,电视台也访问了设计者和评审,说明他的「理念」。你觉得怎样?我觉得该死!不是说他们该死,是我该死。当了几十年老师,一直在强调做人的教养,原来一文不値!时代已进步到这样,显然我已不适合活在当代了。不过老鄕们放心,我还不想跳楼。政党轮替后,精彩新闻太多,不看可惜。骂人,看惯了就好。外交部长骂人捧「LP」,他的鄕亲

  • 文章本會胡故理事長夫人石淸女士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8卷 第5期  出版时间:1976-05-06
    关键字: 石清 美国费城 残疾儿童 教养 医疗机构

    实际却影响残童医疗、敎育与养护等工作之推行,因此,必须谋求改进,使被收容残童获得较妥善之照顾。二、今后改进计划:㈠筹设医疗复健中心:1.现收容之一六〇名残童中,经医师检定尙能医疗使其部份复健者有五十四名,可依美国费城圣哲之家医护方式予以集中于「医疗复健中心」医疗敎养。2.就眞光敎养院现有空地,兴建「医疗复健中心」一栋,(因残童不适于楼房,故设计应采用平房)约四〇〇坪,内分病房,物理治疗室,智能训练室,工作人员寝室、办公室,建筑及设备费估约四、五〇〇、〇〇〇元

  • 文章抗日救亡 一片丹心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9卷 第3期  作者:曹北海 出版时间:1997-03-10
    关键字: 竺梅先 实业家 国际灾童教养院 救灾 军需

    竺梅先,浙江奉化人,一八八九年生,先後集資創辦上海大來銀行、嘉興民豐造紙廠、杭州華豐造紙廠、寧紹輪船公司等企業,擔任經理、總經理,是一位愛國實業家,在一二八、八一三淞滬抗戰及淪陷後表現比較突出。一九三一年,九一八消息傳來,竺梅先邀集同仁,在九月二十九日《申報》上刊登《吿全國同胞書》,倡議各人民團體聯名通電政府,要求對日宣戰。一二八淞滬戰爭時,募集巨款,親赴前線慰勞十九路軍,旋在康定路陜西北路口設立傷兵醫院,邀請好友虞心炎醫師主持醫務,僅一個多月就救護傷員...

  • 文章記國際災童敎養院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0期  作者:彭竹予 出版时间:1964-12-01
    关键字: 国际灾童教养院 竺梅先 童年回忆 宁波

    挹郁,亦冲淡了我对尘世间的不平遭遇。那位鄕长,就是竺梅先先生,他是浙江奉化(后竺)人,如今,过去二十二年了。那块地方,就是奉化县属的楼岙鄕,离它有五华里远的泰淸禅寺,在这荒废多年的古老寺院,创办了一所闻名遥迩的「国际灾童教养院」,院内灾童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是我江浙两地的子弟,而主其事的,几乎全是阿拉宁波的鄕绅善士。九岁进了教养院,三十三年离开时,我已是半个而立之年了。在这四年零八个月的难童生活中,眞有数不尽的欢乐囘忆,足够寂寞的晚年,去囘味咀嚼了。难童

  • 文章懷念泰清寺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期  作者:彭竹予 出版时间:1964-02-01
    关键字: 泰清寺 奉化 竺梅先 国际灾童教养院

    泰淸寺在奉化縣境內,距盛產楊梅的樓隘鄕約五華里,由樓隘或朱家店步行半小時至岙口,過銅橋就可以望見那高聳雲霄的鐘樓了。泰淸寺三面環山,祗有一條小路通達,寺前有小溪,溪水淸澈如鏡,有石拱門一座,題名:「琅溪春深」。沿路寺週多松柏梧桐,高可參天,綠蔭深處,翠鳥和鳴,置身其間,幾疑桃花源再現。相傳乾隆帝遊江南時,曾經駕臨泰淸寺,鐘樓上還留有乾隆手題的一首長詩,時隔多年,我祗記得其中有這麼幾句:「來時歡喜去時悲,空在人間走一囘」;「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時我是誰?...

  • 文章懷念胡凌公與石奶奶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6卷 第12期  作者:林朝杲  出版时间:1984-12-10
    关键字: 胡维藩 石清 真光教养院 人物回忆 追思悼文

    時光過得飛快,胡公維藩(凌雲)先生逝世將屆十週年,胡夫人石委員潤溪仙逝也已三週年,我應邀參加十一月十九日上午在眞光敎養院禮堂,由董尙勇牧師主禮,周景福監督證道,李達平先生領導讀經的紀念會,參加的人除胡氏家屬和兩院院童代表外,就是朋友故舊,尤其是蒙胡石兩老照拂多多大陸來臺的靑年團同仁,我是其中一人。在追思禮拜進行節目第八項:「懷念故人」一節,老友李佩珊先生曾來邀我,以會衆身份說些懷念故人的事物,我追隨胡石兩老卅多年,心中有說不盡懷念,只是不敢在宗敎紀念活動...

共15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