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战场共返回4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乡情报导)返乡探亲访胜之一—凭吊古战场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99期  作者:田宗鐸 出版时间:1998-07-03
    关键字: 霸王城 项羽 古战场 塑像

    笔者曾六次返大陆河南省荥阳市—原荥阳、氾水、广武三县合并为市—探亲。两次抽暇到邙山头黄河游览区观光。同时也顺便参观了,附近的秦末汉初刘项两雄争霸的古战场。那里有很多两千年以上的古蹟。每处都能表现出中华民族文化的灿烂伟大,使游人追念先人缔造的艰辛。最著名的几处简要笔述于后:一、霸王城—在黄河南岸邙山顶上。是昔日楚汉战争时、霸王项羽驻军的营地。现在已没有任何的遗迹。是一片丘峦起伏的土岭。频临黄河形势险要。近来有关当局新制霸王项羽及其亚父范增的塑像,放置在山洞

  • 文章悼太行山长平古战场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0期  作者:楊秋湄 出版时间:2007-07-01
    关键字: 太行山 长平古战场 抗日战争 忻口战场

    生不能背城一战却强敌,死不能马革裹尸归兆域,断甲残兵蚀恨血,千年散出土花碧。省冤谷内烟云愁,耕者往往获戈头。呜呼,白起竖子耳,四十万人尔何仇,天刑不为杀降赦,杜邮之赐当拜谢,安知此戈非灵金,剡跃神光一剑借。戈头曾几历沧桑,戈锋犹欲淬铦铓,古鬼无事夜长哭,暴秦终同赵晋亡。君不见咸阳子弟二十万,新安已抵长平半。又不见祖龙歛尽天下锋,铸鐻不能销此铜。」长平古战场,在山西东南高平市西北,丹河两岸之河谷地带。公元前二六二年秦昭襄王四十五年,秦赵长平之战,秦将白起

  • 文章山西古战场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0期  作者:姚姬娥 出版时间:2002-07-01
    关键字: 山西古战场 河曲之战古战场遗址 战国雁门关遗址 阏与古战场 长平之战

    大部队调度和辎重运筹转输,更无大军飮食之虞,丘陵于部队运动无大碍却可隐蔽行事;三是山西的西、南濒临黄河,东靠太行山,北依长城,关隘重重,利于作战。所以,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的朝代更迭,发生在山西的大规模战争最多、最集中,给山西留下了丰富的古文化遗产。这里给大家介绍的是著名的历史地理学者靳生禾、谢鸿喜近十年来经过潜心考证和多次野外考察,确认有确切纪年和准确地址的一部分山西省古战场。春秋重镇羁马古城春秋至战国,先后在河曲——当今山西风陵渡地区发生过多次著名的秦晋或

  • 文章我心目中的孫立人將軍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28期  作者:鄧超  出版时间:2001-01-31
    关键字: 孙立人 生平 抗战 欧洲战场

    四十九、五十三、五十六等五个师团,及三十四独立旅团,综计歼敌三万三千余众。缅甸收复之后,为打破日军封锁,亟须打通中印公路(又称史迪威公路),冀使我军在政略、战略上获得重大优势。将军身为缅甸战区指挥官,以其工科出身之背景,处心积虑运筹帷幄,相机协助,奋力以赴,卒打通中印公路,使外援物资,源源输入国内,奠定八年抗战胜利之基础。将军之功,不可埋没。民国三十四年,将军应欧洲盟军统帅艾森豪威尔将军之邀,去参观欧洲战场,作为艾帅及法国戴高乐主席的上宾。陪同检阅仪队、参观战场

  • 文章從洗衣板到絞肉機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4期  作者:王鼎鈞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国共内战 山东战场 李仙洲

    莱芜之役,七十七师师长田君健战死,三十六师师长曹振铎回济南。据说王耀武对着他拍案大骂:「即使你们是六万头猪,也不会在三天以内全给人家捉去!」国内共战,由三大战役改朝换代,辽沈会战、平津会战和淮海会战(徐蚌会战)。不应忘记还有一个战场,交战时间久,战斗次数多,战祸损害大,关系国共力量的盈虚消长,那就是山东。概括地说,抗战胜利到大陆撤守,为时四年,山东战场的形势是:第一年,共军采取攻势,第二年和第三年,国军采取攻势。那时山东境内有两条铁路,胶济铁路自东而西

  • 文章半世紀前的這一年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2期  作者:劉守法  出版时间:1988-02-01
    关键字: 西安事变 中央航空学校 抗日战争 华北战场 华东战场

    华北战场,节节失利谈过民国二十六年这一年,自身遭遇再简述这一年日本侵略我国的槪略情形。日军自占我东三省后,食髓知味,得寸进尺,继续入关进逼,图呑我华北,以实现其「大陆政策」之梦想,遂于民国二十二年袭取热河,侵入长城边塞,迫我签订「塘沽停战协定」,二十三年强占我察东,倂入「伪满洲国」版图,二十四年增兵津沽,提出「广田三原则」,嗾使殷逆汝耕在通县成立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并令伪蒙军李守信部入侵我察北、二十五年日军又增兵华北,在丰台制造事端,迫使我军撤离,节节

  • 文章李著「元史新講」介紹(五)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17期  作者:李樹正 出版时间:1982-01-01
    关键字: 李则芬 《元史新讲》 蒙古军 荆湖战场 四川战场

    金国被灭后,蒙宋关系尙称不恶,信使往返不绝。但因宋人投机,乘河南蒙军防务空虚之际,派兵袭取三京。此擧不但大败而囘,而且招致蒙古愤怒,乃兴兵南进。从此兵连祸结,经年不息,初而发生荆湖、两淮以及四川之战。继之宪宗大擧分三路南攻:中路军忽必烈攻鄂州;东路军在两淮方面作牵制作战;主力军由宪宗亲提进攻四川,以四川为主战场;另派一军进窥云南。各战场蒙古军均有重大收获,惟在最重要时期,宪宗逝世四川合州,加以内部发生变乱,蒙古军先后北返。在宪宗大擧南进前,曾以忽必烈略取

  • 文章我終於完成登上武當山的心願 兩個原因讓我幾難決定成行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55期  作者:趙奠夏 出版时间:2005-04-10
    关键字: 武当山 扫墓探亲 三国古战场

    了我不少的见识。四、展开魏蜀吴三国古战场之旅淡淡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成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翁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是明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一百二十回中卷首的词。这一百二十回的故事,大都发生在我荆楚地区,与我关系密切。在民国六十八、九年(一九七九—一九八〇),我任陆军总司令部监察处处长时,总司令郝柏村上将对高级军官团敎育非常重视,并对陆军师旅级以上重要干部,每人赠送「三国演义」一本,列为战史

  • 文章中正纪念堂古战场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34期  作者:古龍場 出版时间:2009-01-25
    关键字: 中正纪念堂 古代战场 历史沿革 台湾政治

    臺北市東門的中正紀念堂,清朝時是一片稻田,稱為「營盤段」。日治時期,此地劃為「旭町」,是保護總督府的軍事要地。西側是「臺灣山砲隊」駐紫之處,東側由「步兵第一聯隊」使用。民國三十四年(一九四五)年,國民政府來臺灣,並未如同日本殖民的韓國,將日人留下的政治威權拆毀,或轉為其他紀念空間,包括銀行、法院、郵局全數接收使用,將總督府改為總統府。現中正紀念堂園區於國府退守臺灣後,成為聯合勤務總司令部和陸軍總司令部所在地。民國六十一(一九七二)年,聯勤總部和陸軍總部遷...

  • 文章旧貌·新颜——韵古战场白岩塘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36期  作者:彭澤元  出版时间:2011-02-02
    关键字: 白岩塘 古战场 散文诗联

    锦屏 彭泽元重峦叠嶂白岩塘,斯地弹丸古战场。[1]滩涌壑深峻险道,路狭坡陡曲羊肠。苗庶不屈天兵诈,[2]明军历险色神丧。[3]谷崖铸诗史志久,[4]卵石筑冢苇花芳。[5]五百年前过往事,廿一世纪谱乐章。[6]降龙伏虎山海阔,呑玉吐金水电乡。[1] 《白岩塘阳宅赋》(清.童生彭高显著)云:「睹其宅形,观音坐莲之象,察其地势,墨子弹丸之乡」。[2] 明·成化十一年乙未岁,朝廷遗左右参将高端、彭伦,都指挥庄荣、郑泰等会官兵三十万进讨清水江苗民,鏖战

共45条记录 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