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弥勒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峨眉報國寺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54期  作者:林藜 出版时间:1975-06-01
    关键字: 峨眉 报国寺 景观 弥勒佛像 宗教

    二十四年开办中央峨眉训练团时亲题的。前门另有石刻吴稚晖、邹鲁七绝各一首。这寺创于明万历间,规制宏伟,殿宇辉煌。门前乔楠成列,高可参天。寺中禅房可供客二千借宿,前厅亦可容四、五百游人休憇。山门额题「普照禅林」,对联是:「半轮山月;大悲海云。」门内有各方家诗刻。过山门即入首座大殿,中供弥勒佛像,人称弥勒殿,殿依山势而筑,逐殿升高,前植有丹桂满庭,花时芬芳馥郁,游人为之驻步;再上为大雄宝殿,中供释迦佛像,丈六金身,法相庄严,两旁列十八罗汉,殿极宏敝;更上为七佛宝殿,楹联道

  • 文章從奉化嶽林寺說起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9期  作者:賀鑄 出版时间:1971-12-01
    关键字: 奉化岳林寺 佛教 弥勒 因果学说 约翰肯尼迪

    奉化岳林寺,建于梁大同年间。五代时,布袋和尚住此;并在该寺之东廊下示寂。布袋和尚端坐盘石圆寂时,说偈:「弥勒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后常现于他州,亦负布袋而行。明如惺龙华忏法后附有布袋和尚传。布袋和尚为弥勒化身示现,佛敎经典据为信史。事实上,弥勒示现于奉化,和观音大士示现于普陀。五台山为文殊菩萨道场,峨眉山为普贤菩萨道场,九华山为地藏菩萨道场,同一意义。太虚法师誓愿生于弥勒净土按照原始佛敎的记述,弥勒先于释迦牟尼入灭,生于兜率天

  • 文章弥勒笑容长驻人间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5卷 第9期  作者:徐華鐺 出版时间:2013-09-10
    关键字: 弥勒 嵊州根雕 雕刻 笑容

    我曾多次陪同外地的专家学者去嵊州艺术村参观几位根雕艺术家的陈列室,他们最钟情的是弥勒的造型。面对那一尊尊笑容各异的弥勒佛,简直是一种美好的享受。你看,弥勒是那样的静谧、亲切和自信,朝着大家咧嘴微笑,感染著大家的精神;他又是那样的亲和,宽容和欢乐,使大家忘掉尘世间的烦恼,和他进行心灵的交流。弥勒,是古印度传到中国的一尊知名度很高、信仰度很广的菩萨,是佛祖释迦牟尼(如来佛)的接班人。弥勒从古印度来到中国后,逐渐被汉化。唐代以后,则被中国的高僧布袋和尚契此所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