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家族祭祖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四川唐氏族亲寻根祭祖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6期  作者:秦戩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四川唐氏 家族祭祖 回乡探亲 祭祖活动

    三牲祭品队等。高举「唐氏祭祖」轴彩、彩旗灯笼、四房举牌,锣鼓喧天,礼炮齐鸣,浩浩荡荡,向青溪坪沙陵墓、青峰东「衍庆堂」进发,举行隆重的三献礼祭拜仪式。老老县城沿街路边群众,非常难得地驻足观看,并赞扬唐氏孝裔如此规模宏大的祭祖活动。当日中午,在茶阳迎宾酒楼举行了盛大的团圆午宴,唐氏四大房兄弟骨肉情深,久别重逢欢聚一堂。共同举杯,为唐氏家族枝繁叶茂、英才辈出、繁荣昌盛干杯!广西唐氏宗亲会应远而生由唐其敬带头完成了三百多年寻根梦后,二〇〇九年十一月,他又从成都赶往

  • 文章百侯杨氏祭祖暨族谱首发式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4期  作者:楊呂華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百侯 杨氏家族 祭祖 族谱发布 参观家乡

    二〇〇六年三月四日晨,百侯山村氣氛分外熱烈。當地楊氏族人代表百餘人,胸前別著顯眼的迎賓標幟,興致勃勃地排著長長隊列,簇擁著儀仗隊、醒獅隊、漢樂中軍班及大鑼鼓班,熱熱鬧鬧地來到百侯鎮人口處高大牌樓兩邊,迎候參加《百侯楊氏族譜》首發式的來自馬來西亞古晉百侯楊氏回鄉探親團一行五十餘人(港、穗、潮、京諸地嘉賓,已先期到達,也參加歡迎行列)。九時許,一輛豪華「大巴」緩緩駛來,載來了數十位旅馬來宗親,三月五日上午十時許,公祭楊氏三世祖涼叟公。塋陵建於明朝,位于百侯「...

  • 文章嶺南獨秀大埔新風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5期  作者:林旭穩 廖惠玲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罗氏家族 祭祖活动 清明节 传统文化 祭祖盛况

    崇敬祖宗,仰止前徽,祖德流芳,崇情远绪,克绳祖武,乃我中华民族百姓之传统美德,「清明祭祖」,具有促进宗族追根溯源、纪念祖先、和谐友善、精诚团结、兴旺发达的作用而发扬光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首从唐朝就流传下来描写清明的诗里,让我们可以窥视到一千多年前人类祭拜祖先的情景。在那细雨纷飞的季节里,路上祭祖上坟的人们个个挎著个小竹篮,雨湿衣襟,行色悲伤,踉跄地走在烟雨朦胧的山村小路上,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走过了数千年,时到今日,那断魂的人

  • 文章郑氏联宗祭祖活动侧记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5期  作者:羅書禮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郑氏家族 祭祖活动 族人联谊 活动概况

    上众多的车辆曾一度塞车,现场且无交通警察指挥,但人们都会以和为贵,互相谦让,而有秩序的疏通,这是多么纯厚的客家情怀和传统美德的展现,这使我们更深刻的领悟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我们中华民族的国父—孙中山先生所作的《关于家族组织》的精辟的论述:「中国国民和国家结构的关系,先有家族,推到宗族,再然后才是国家…。敬宗睦族的观念,深入中国人的脑筋,若遇到亡国灭族的危机,他就怕血食断绝,不由得拼命奋斗,有了国族团结,还怕什么外患,还怕不能兴邦吗?」尤其是经过了卅年改革开放且

  • 文章古彭李氏家族的几座碑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5期  作者:李傳金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古彭李氏家族 陇西堂 始祖墓碑 五通碑 返乡祭祖

    祥,十八世孙 玉振,十九世孙 安吉,二十世孙 兴华等人,发动在县城工作的部分李氏族人捐资,在原址重竖二世祖墓碑。五通碑从东至西(即从右至左)为大太爷李恭,二太爷李宾,三太爷李谨,四太爷李让,五太爷李武。五通碑座北朝南,巍巍耸立在大沙河红富士果园之中,(附照片于后)。碑文如下:该照片为十九世孙 晓光于一九九五年四月返乡探亲祭祖时所摄。(注:依序一至五座)(注:古彭李氏二世祖五通碑)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