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宝藏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朱大成盡孝獲藏金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6卷 第10期  作者:醉候  出版时间:1974-10-30
    关键字: 朱大成 孝子 宝藏 趣闻

    宝藏沉沦甚久。迨至元璋消灭羣雄,定鼎金陵,年号洪武,大封功臣,赐宅居住始有机会。王氏转战东南,前日所随偏裨,死亡略尽,乃选干部携图,带士卒六人前往临海掘藏,谁知年湮时久,宝藏均为人发觉挖去,毕竟是「雀见砻糠空欢喜」一场,岂非前定。这日,干部到了湖边山上,按图寻觅石稻桶不着,(因此大石圆形凹底,故名为石稻桶)后分头在溪边找到,各兵丁用铁锹挖掘,深及数丈,毫无所见,又在周围数公尺左右,仍搜掘不到,疑为附近人民所得,干部巡视至朱屋边,见草寮倾欹,瓮牖绳枢,岂为得宝

  • 文章宝藏巖与集应庙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2期  作者:陳宏 出版时间:1978-02-25
    关键字: 乡土情怀 台湾寺庙 宝藏

    台灣的寺廟,與農田的開發,有密切的關係。先是先民們基於宗敎的需要,建廟以求精神上有所寄託,進而產生克艱履險的信心。繼而寺廟又成爲地方政治、商業、交通,甚至敎化的中心。社會治安得以維持,公益事業得以推展。先民多來自福建的漳、泉,或廣東的潮、惠等州,當他們遠渡重洋時,往往向故鄕寺廟裏求取香火或神像分靈,以求平安,所以台灣的寺廟,無論就建築、或祭拜儀式,大多襲自家鄕的古老傳統,實在是我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所以硏討台灣史蹟,對於寺廟的建立,決不可以「迷信」而一筆抹...

  • 文章敦煌石窟的艺术宝藏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1期  作者:郭晉俠  出版时间:1973-02-01
    关键字: 敦煌石窟 艺术宝藏 千佛洞 月牙泉

    二十里的千佛洞,有着辉映中国古代艺术宝藏的敦煌石窟,沿着鸣沙山的石壁开凿而成,又称为莫高窟。这里面蕴藏着我国古代最珍贵的文化,是一座擧世无双的艺术宝宫。远在大秦符氏建元二年(公元三六六年),有一位乐傅和尙,经过鸣沙山麓,正値夕阳西下,阳光照在三危山的石壁上,反射出千万道金光,山上的岩石,仿佛是一尊巨大的佛像。于是这一位大和尙发下心愿,在山上开凿石窟,使其成为佛敎圣地。这就是敦煌石窟的来源。二千佛洞的开凿,是偶然中开始的;千佛洞的发现,也是在偶然中发现的。相传

  • 文章「大藏經」的出版專家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7期  作者:陳紅旭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大藏经》 新文丰出版社 高本钊 《敦煌宝藏 佛学出版

    本文係中央日報記者陳紅旭所撰刊於該報八十一年十月十四日版,今予轉載以饗諸鄉親——編者按

  • 文章东北宝藏拾零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8卷 第3期  作者:葛澤華 出版时间:1978-01-01
    关键字: 东北宝藏 札赍诺尔煤矿 伪“满洲煤矿株式会社” 工业分析结果

    我中华大国历史悠久,江山锦绣,令人怀念,有增无已。二十余年来,不闻江南莺啭之妙,塞北驼铃之美,有时魂飞长白山,梦绕嘉陵江。关山万里,遮不断祖国之恋,大海汹涌淹不没思鄕之情。那里是白山黑水、松辽平原,那里有靑纱帐起、大豆花香。交通有满铁路纵贯,东淸路横穿。崇山峻领,茂林怪石,风驰电掣,转瞬即过。冬日见白雪皑皑,夏日闻绿水潺潺,春来新绿,秋收红装,大地如画。东北之美,尙不止此。记得东淸铁路西端,满州里西南,呼伦池之北,幕天席地,有无尽宝藏,当地人偶见砂石间

  • 文章四庫全書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7卷 第1期  作者:陳長華 出版时间:1985-01-30
    关键字: 四库全书 文献资料 文化宝藏

    留下污点。然而,四库全书即使有缺陷和错误,仍是可和长城、运河比美的文化大工程,分类条理、内容丰富,确实为硏究中国文化提供便捷途径,也保全流传了中华文化不朽的宝藏。故宫推出的特展,并附展「永乐大典」、辑成后予以印行的武英殿聚珍本、四库初审的样本等,观众从中不难了解这一部震铄古今的大书主要精神所在!

  • 文章高本釗先生贈書簡介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4期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高本钊 赠书简介 新文丰出版社公司 徐州师范大学图书馆 《敦煌宝藏

    文学书有一百零九种,特别値得重视的是近十部能反映红学研究新成果的新作,谭立刚奠定红学新派——经济学派的四部专著即在其中。史学方面的书籍计有一百九十一种,其中有敦煌学书籍四十三种;最令人瞩目的是大十六开本精装一百四十巨册的《敦煌宝藏》,这是敦煌原始资料的集大成之作,在敦煌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医学药学典籍一百零七种,多影印台湾中央图书馆、故宫博物院珍藏之善本。综合性丛书文集类二十三种,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大十六开本精装五百巨册的《丛书集成》初、续、三编,该书共收历代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