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144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淸季数高密一门进及第科擧谈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3卷 第3期  作者:甄鳳鳴  出版时间:1977-12-20
    关键字: 高密 進士

    吾鲁莱阳县贤友村淸朝末叶出过一门父子三翰林,即王兰升曁两子王熟、王垿;父子三人先后连捷成进,后点庶吉,成为翰林院走廊上美谈。足与鲁西济宁状元府孙毓汶、孙家鼐祖孙两状元(孙府后迁安徽寿州落籍故淸末皆称寿州相国),东西相互辉映,为吾鲁鄕贤在翰科道上留下争相传诵称颂赞誉之事;故由王兰升亲撰亲书之「一门三翰林、父子九举人」大门对联,迄至国廿四年王垿未归道山前,仍脍炙人口,后王垿病故靑岛,再也没有人提及了。高密在有淸一代,虽没出过状元及一门三翰林,但出过一门两

  • 文章清季高密一门进及第科擧谈读后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4卷 第3期  作者:鄭恒萃  出版时间:1978-12-20
    关键字: 高密 進士 科擧

    山东文献社主编先生赐鉴:贵刋内容翔实、堪为信史,对于敬慕桑梓,弘扬文化,贡献至大,毋任钦迟。捧读三卷三期一二八页甄鄕长凤鸣大作「淸季数高密一门进及第科举谈」一文,其科举年代与亲族辈分,似与实际,稍有出入。兹参照淸季进题名录(哈佛大学版)、高密县志(民国廿四年版)节录有关部分如下:李元直系康熙五十二年癸丑科二甲十九名进,其子李高,雍正八年庚戌科三甲六十九名进,元直幼弟元正,雍正十一年二甲七十二名进,且高密县志有传。至于单若鲁为顺治三年丙戌科三甲

  • 文章江蘇的考試(續十期)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2卷 第11期  作者:沈兼 出版时间:1968-05-31
    关键字: 江蘇 考試 進士

    称为「赐进及第」;并随即授职,「状元」授为「翰林院修撰」,「榜眼」和「探花」授为「翰林院编修」。二甲约一百余名,第一名称为「传胪」,统称为「赐进出身」。三甲约二百名(一、二、三三甲总共三百六十名)。统称为「赐同进出身」。殿试之后,二三甲还有「朝考」一埸,然后普遍授官。先由军机处将贡覆试、殿试、朝考三埸的名次,斟酌妥当,拟具官职,由皇上依次钦点,擧行「大传胪」。雅称「胪唱」,由二甲第一名唱名,故名曰「传胪」。其拟议标凖,如:殿试二甲、覆试、朝考俱

  • 文章安邱进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4卷 第4期  作者:劉子交  出版时间:1989-03-20
    关键字: 进士 安丘

    明淸两代,安邱文风称盛,场屋高捷,出仕显爵者,屈指难数;台阁封疆,硕学鸿儒,不乏其人,史志可稽。两朝五百余年,共举行进考试二〇一科,取中进五一、六二四人,安邱中式九十七名,堪称上乘,鄕人引以为荣,依姓氏统计,讴歌颂之,传诵既久,已成谚语,犹记其词为:李氏十七,王十四;刘氏十三,张十二。曹氏九名,马家八;孙氏六名,赵三。高、周、于、冯、杨各一,黄、辛、韩、秦、朱皆二。科年、甲第、名讳,详见拙辑「鄕贤片段集㈠—明淸两代安邱进表」。上述名额不含武进

  • 文章子陵有釣臺·光武無寸土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6卷 第7期  作者:洪雪心 出版时间:1994-07-10
    关键字: 严光 汉朝 隐士

    浙江省桐庐县西南十八公里的富春山,面临富春江,山高一百五十公尺,迤逦三十五公里,一衣带水,江水淸滢翠绿,沿江两岸,重山叠岭,环抱屛峙,或亭峯插云,或岩石奇峭,云影岚光,水天一色。南朝文学家吴均赞为「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东汉高严子陵曾隐居山中,他当年临江垂钓的磐石,后人称之为严子陵钓台,迄今已历时一千九百多年。北宋范仲淹守牧严州(今浙江省建德县,与桐庐县毗邻),又在山下建严先生祠堂,并撰写有名的「严先生祠堂记」,与富春山和严子陵钓台,同垂不朽。渔樵隐

  • 文章刘殿华烈革命事略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3卷 第3期  作者:郭易堂  出版时间:1977-12-20
    关键字: 劉殿華 烈士革命

    革命先烈刘殿华,为国大代表刘香谷女之令尊,本文所记,系参考:⑴刘殿华烈生前革命事略;⑵山东革命党史稿;复经立法院在台李委员郁廷、王委员仲裕共同提示,由中国国民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郭委员易堂执笔写出,交本刊发表,以资流传。 ——编者

  • 文章张树基烈事略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3卷 第1期  作者:尹顯亮  出版时间:1987-06-20
    关键字: 張樹基 烈士

    张烈,即墨县第九区灵山村人。幼从名师读,国学根基深;尤精于算学,凡所计核,过手即了。其智力之敏捷如此。后赴济南从军于徐源泉部,任军需之职。旋随军进驻江西,从事剿匪之战。民国二十六年七七事变,徐部整编,张氏返里组织游击部队,参加敌后抗战。以灵山村地大人众,经烈号召,慕名响应者,不约而同。遂编隶山东省政府直属保安第五团第三营,烈任营长。转战于本县八、九、十区及莱阳南部地带。日未久,日寇以灵山村位居南北交通要道,乃设大据点,以资控制。惟第三营官兵多为灵山

  • 文章赵毓政烈殉国记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1卷 第19期  作者:邵鏡人  出版时间:1964-07-25
    关键字: 赵毓政 革命 殉国 烈士

    一 学生时期江苏砀山是毓政的故鄕,她原名瑶贞,字毓政,终以字行。幼年丧母,依祖母为生。颖慧绝伦,鄕党啧啧称奇,比之如神童。自小学毕业考入江苏省立第三女子师范,以至毕业,每年品学成绩,总是占第一名。彼时,校长为倪亮,(朗若)女,倪校长博学醇德,以忠爱勤朴,训导学子,一时彬彬然蔚为风气。■■毓政课业以外,最喜读史,及忠烈说部。闲静寡言,喜怒不形于色,但,每次登台演讲时,则又滔滔不休,具有雄辩家的风度。民国十五年江苏省敎育会主办的省校学生演说竞进会,本届

  • 文章江蘇的考試(續九期)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2卷 第10期  作者:沈兼 出版时间:1968-04-30
    关键字: 沈兼士 江蘇 考試 科甲

    很少有变更的。但如遇有皇上太后万寿、登基、大婚礼等大庆典,则又另开「恩科」一次,不拘上述年限,乃是加给读书人进取的机会。或遇有大规模的凯旋,也有时特别擧行一科。「鄕试」是由中央直接派大员主持,照例是两人:一是主考,一是副主考。主考和副考的人选,必须是经由翰林院出身的科甲人员。主考入闱以后,各房同考官也同日入闱,即将场门封闭,断绝内外交通。这些同考官亦称「房官」,大都是擧人进出身的实缺州县官,在七月底奉调齐集省城,经过督抚一次考试,然后才能派任。每届「鄕试

  • 文章吕城二烈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 第9期  作者:雨香  出版时间:1968-03-31
    关键字: 呂城 丹陽 烈士

    吕城鎭在丹阳东南鄕四十五里处,三国吴将吕蒙,尝筑城于此,故以为名。地贯运河,郊外界武进,物产丰饶,市廛繁盛,京沪铁路设车站在其北,因得风气之先,人文荟萃,蔚为丹邑之巨鎭。抗战阵亡之国军少将政训处长眭宗熙,及在沪被伪组织狙击殉国之报人朱惺公二烈,均系吕城鎭人,朱烈已经重庆行政院明令褒扬,眭烈忠烈事迹,则尙未为史政当局所采及,爰特略述二烈殉国经过,以广流传。眭少将宗熙,幼怀大志,初肄业上海江苏省立第一商业学校,年弱冠,颇不直军阀之祸国殃民,遂

共1449条记录 1/14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