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历史景观共返回2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安義縣簡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8期  作者:蕭衛國 出版时间:1999-11-01
    关键字: 安义县 地方研究 历史地理 历史景观 物产

    安义 萧卫国江西省安义县,形似苍鹰,头东尾西,翅展南北,远在西周以前属扬州之域,自明正德十三年(一五一八年)割建昌西南之安义、南昌、入邻、控鹤、依仁五鄕置安义县,属南康府,建县迄今已有四七八年的历史,现属南昌巿管辖,全县东西宽三三公里,南北长四七.五公里,总面积六六五.四九平方公里,其中耕地二八万亩,山地四四万亩,水面八万亩,全县总人口二二万,地形、地貌槪况为五山一水三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位于赣西北,东邻南昌巿,南接高安巿,东南与新建县接界。西南与奉新县

  • 文章千年孤嶼·更加輝煌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9卷 第4期  作者:馬允倫  出版时间:2003-08-01
    关键字: 江心屿 历史人文景观 诗词 历史

    全国四大孤屿之一的温州著名风景游览区江心屿,风光秀丽,历史人文景观丰富,而由灯光勾勒的夜景更是迷人,让人遥想曾经璀璨的孤屿长夜。江心屿自宋代至清代前期,不仅在白天,而且漫漫长夜里也是一片光明世界。矗立在岛上的东、西双塔,于夜间点燃起千万支巨烛,将全屿和附近江面映照得如同白昼。游客在烛光的照射下,频繁往来于市区和江心屿之间。这一盛况,可以在当时文人的诗篇中得到证明。清圣祖康熙年间,永嘉人林元桂写过一首《江心观塔灯》的七律:「浮屠高插寺西东,永夜层层保炬红

  • 文章小沙市——岑河口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28期  作者:宋涵秋  出版时间:1998-07-10
    关键字: 沙市岑河口 历史沿革 风光景观

    岑河口位居沙市以東三十華里,爲第三區區公署所在地,原爲岑穆鎭轄區,約有三千人口。抗戰前,江陵縣立第三小學設於此,筆者卽畢業於該校。抗戰勝利後,行政區域調整,將岑穆鎭、永鎭鄕、宿家鄕合併爲安興鄕,鄕公所亦設於岑河口。一千五六百年前,一條小河流至此而分支,流往童河與吳家溝(窯灣)的湖沼荒地。東晉時期,這河口處逐漸形成了一個集鎭,因係古安興縣城之河口,故名城河口。南朝梁蕭繹都江陵時,吏部尙書岑善方舉家自南陽遷此(公元五五四年),其後人在唐一門三相,烜赫一時。城...

  • 文章「世外桃源」——九合垸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26期  作者:余力文  出版时间:1998-01-10
    关键字: 九合垸 历史沿革 景观介绍

    景生仙子「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如將《愛蓮說》中這幾句話作爲九合垸的寫照,確實太貼切不過了。它位於湖北省仙桃市西南,境內面積約爲三萬畝,西北、西南分別與潜江、監利接壤,海拔高度二七—二九米,南北長十里,東西寬四里,形狀恰似一把跳躍的「飛梭」,雖爲彈丸之地,因特殊的政治氣候,幽僻的地理環境,使得這裡居「仙」潛「龍」,「靈氣」十足,名聞遐邇,不獨中央機關、科硏單位「垂靑」於此,而且美國、南非、羅馬利亞、朝鮮的外賓也曾來此參觀訪問。一九八〇...

  • 文章三峽圓夢話夷陵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25期  作者:李建國 出版时间:1997-10-10
    关键字: 三峡水库 追溯历史 宜昌景观

    数十座营寨,依山傍林,暂避严夏酷暑,盼等秋天到来。于是,兵士懈怠,将帅麻痺,刘豫州见此时、此地、此情、此景焦头烂额,苦无良策,一筹莫展,终日郁闷抑郁。蜀吴两军对垒彝陵一年多。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以弱胜强。辉煌战绩,名垂史册。一千七百多年前彝陵之战是孙子兵法中:「主不可以怒而兴军」,的典型战例。历史名城宜昌(夷陵)市,地处西陵峡口,「上挖巴蜀下引荆襄」历来是鄂西重要的工商业城市,商贾云集市面繁华,水、陆、空品字型的交通枢纽,勿庸讳言,建设三峡水库,给宜昌市

  • 文章雲浮縣簡介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1卷 第4期  作者:葉幗英 出版时间:2013-10-31
    关键字: 云浮县 名胜古迹 人文景观 历史

    可以说到处都是美景,不可胜收,尤其云浮龙湾,有「江南九寨」之称,其山水壮丽幽雅,充分展现出龙湾之整体美,形象美和景观美的特色。四季景色迷人,且有春艳、夏凉、秋爽、冬寒的特色;春来万物萌动,瀑流轻快,夏往绿荫围瀑,莺飞燕舞;秋至飞瀑送爽,赏心悦目;冬日红叶铺山,姹紫嫣红。特著的有八景,分述如次:⑴星巖古洞,城东北有九星巖;群峰林立,势若排云,西南一峰圆顶巍耸,有石室穹窿,高八、九丈,宽可容数十坐,一石有窍,吹之声应山谷,相传系猺蛮用以号众。石壁间多有前人题刻

  • 文章遊武定獅山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8期  作者:楊蓁  出版时间:2008-12-25
    关键字: 武定 狮子山 游记 自然景观 历史集萃

    我眞正想去狮山是在三年前游晋宁县郑和公园写游记时,为了下面一幅对联而发愿要去探个究竟。我不是史家,但我对历史古迹总有些妄想与贪玩;我非剃发僧,但对佛、道等庙宇的走访情有独钟;所以年近八十,反而童心未泯,只要是名山大川,或无名溪河山岭,都想涉足去一游。只因写郑和公园游记时提列朱棣(明永乐皇帝)靖难之役把侄子朱允炆(即惠帝号建文)赶下台称帝之后,为了查访文帝的下落,着令三宝太监郑和衣锦还鄕,实则明查暗访湘、黔、川、滇文帝的下落。因相传文帝下台为僧,遍游名山古刹

  • 文章武漢中山公園概述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35期  作者:呂學赶 出版时间:2000-04-10
    关键字: 武汉市中山公园 历史沿革 见证历史 风光景观

    武汉市中山公园是一座历史悠久,人文荟萃,风景优美,群众喜爱的大型综合性公园,是镶嵌在城市中心的一颗绿宝石,是武汉市民游览观赏,保健休养,文化娱乐的好去处。历史沿革中山公园的前身是一座私人花园,是清末汉口地皮大王刘歆生在一九一〇年左右建立的。因与其在歆生路(今江汉路)一侧所建的东园相望,故名「西园」。西园面积只有五亩左右,内植花草树木,略为点缀罢了。一九二四年,刘歆生将西园送给当时任湖北军政府财政厅长的李华堂,李便将西园扩充至二十余亩。一九二七年,汉口建市

  • 文章千年古剎——翠雲寺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8期  作者:釋慧雲 出版时间:1999-11-01
    关键字: 翠云寺 历史建筑 佛教文化 历史兴衰 人文景观

    金谿 释慧云翠云寺位于祖国大陆江西省金溪县城郊秀谷鎭东南郊两公里的武夷山支脉、著名的马尾泉风景区内。翠云寺始建于唐朝,历时一千多年,系佛教禅宗曹洞派祖庭之一。由于历史原因,该寺曾几经兴衰。一九七八年以来,随着大陆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广大居士、信士纷纷要求恢复该寺。政府顺其民意,同意恢复重建。目前该寺重建工作正在抓紧进行。按照设计,该寺建筑总面积为三千平方米,拟兴建大雄宝殿、观音殿、天王殿、禅堂、客堂、斋堂、方丈室、藏经阁等一系列建筑物,总造价预计二百万

  • 文章天門——陸羽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5期  作者:倪楓舟  出版时间:1967-10-10
    关键字: 湖北天门历史沿革 风光景观 陆羽

    天門縣爲古伏羲時之風國也,當時以風姓而封爲國。至東漢時始置縣,名之曰竟陵,蓋指陵止於此也,屬江夏郡,漢因之。縣治在今治之北約二十里,卽風波湖與九眞廟之間,無城,晉朝末年,又在今治之東南約八里肇方閣處,築有土城,分置宵城縣,屬竟陵郡,宋齊因之。梁,則省竟陵而合併爲宵城,北周又改宵城爲竟陵、隋開皇初置復州,以竟陵縣屬之。大業初屬沔陽郡。唐武德五年,復置復州,貞觀七年,移州治沔陽,以縣屬焉,寳應二年,仍爲復州治,屬山南東道。五代晉天福初避諱,又改縣曰竟陵。宋熙...

共20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