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兰陵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武進的建置與沿革(二)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6期  作者:錢青  出版时间:1970-10-15
    关键字: 武进 建置 沿革 阳湖

    到东晋的义熙九年,晋郡还治晋,领晋、武进,并于两县境内置南兰陵郡,领陵县;还有南东莞郡,领莒、东莞、姑幕,他们的郡,仍隶南徐州。自汉至宋,我们郡县的本境,都是隶属扬州,与侨置之州不相统属。到南朝宋的元嘉八年,以晋郡隶属于南徐州,是以侨置之州,统治江南郡县了。不久,又置南东海郡,而以武进隶南东海。到南朝齐的建元元年,于境内并设三郡,计晋郡领晋;南东海郡领武进;南东莞郡领莒、东莞、姑幕,这南东莞郡有没有实际的土地与人民就没法査考了。到梁的天监

  • 文章臨沂的三大名產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2卷 第3期  作者:孟憲蘊  出版时间:1986-12-20
    关键字: 美酒 鐵雀

    一、兰陵美酒兰陵美酒郁金香,玉椀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鄕。这是当年唐代大诗人李白,在他的客中行里品题兰陵美酒的不朽诗篇。兰陵美酒也因为得到这首诗的赞赏,就永世成名了。兰陵美酒的酿制方法,大致是与地方上一般的传统酿造高粮酒的方法相同,制成成品后,再加些色素一类的药材,便成琥珀色,即可装瓶包装向外推销。只因这里的地下水,水质较其他地方的地下水水质为佳,故制成的美酒,风味独特,和其他各地所生产的高粮酒,就是有些不同,味道比较香醇多了。嗜酒的人

  • 文章辞源辞海兰陵之误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61期  作者:北苑  出版时间:1973-10-15
    关键字: 武进 《武阳合志》 《辞源》 《辞海》

    我国字书,当然首推康熙字典,但其蒐罗之广,解译之简明,则又不如辞海和辞源。因此辞海和辞源便成为目前最重要的工具书之一。笔者对它是非常信赖。可是最近为了兰陵的问题,使我对它的信赖发生了动摇。兰陵是武进别称之一,这是人所共知的,其实兰陵是今山东的郡县,治所在今山东峄县。晋时北地沦陷,于是便侨置到了今武进境内,这和抗战时期县境沦陷,县政府迁到邻县境内的情形差不多。不过那时候的侨置郡县是特别设置的,原辖地已根本管不到了,在侨置地虽没有辖地,却仍管辖随政府

  • 文章一千四百年前的豫剧——「兰陵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10期  作者:張若鑑 出版时间:1976-10-25
    关键字: 豫剧 兰陵王 日本雅乐

    发生在中国南北朝时期的歌舞剧「兰陵王」,我们的戯曲史一向视之为初步达于「合歌舞以演故事」标准的雏型戯。但在国内却早已失传!听不到也看不见了!可是在我们的邻国——日本与韩国,仍被相当完整的保存着。有机会看到一千四百年前的乐舞,内心的感触,是无法用笔墨来形容的。尤其这个故事发生的地方,都是我少年游中所曾经到过的。因之在演奏过程中,我更多着一份难以排遣的鄕愁!日本雅乐团一行二十五人来华访问,于九月三、四两日在国立艺术舘擧行两场雅乐聆赏会。报纸上有几篇颇具代表性

  • 文章平凡説從頭第一部 苦澀崎嶇的成長歷程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7卷 第3期  作者:王曾才 出版时间:2001-12-20
    关键字: 兰陵王氏 家世 流亡台湾 求学经过

    我的家世源自一个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家族,那就是琅琊王氏;出生的地方是一个在古代即已高开发但后来却相对落后的地方:山东临沂兰陵。族人贤能辈出,尤其是在汉、唐之间,载入史乘者,据说有六百余人。近代以还,随着国步蜩螗和农业社会的衰退而家道中落,但是父祖辈仍然小康有余。国共内战以后,中国发生天崩地裂般的巨变,我家因在共产价値观上「成分」不良,而离乡背井。一生之中,除了在台湾的近四十年,尙称安定以外,其不安定的情况,堪称「处处无家处处家」。顚沛流离的人,他的成长

  • 文章赵总干事创设兰陵文化服务社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73期  出版时间:1983-03-01
    关键字: 文化服务社 同乡会 经营项目 张中全

    兰陵文化服务社系同鄕会赵总干事与张中全鄕长开设,经营字画裱褙、卖买,代订花圈、花篮、喜幛、挽幛,代客撰写寿文、祭文、挽联及各种应酬文件,代制锦旗、银盾:银屛、奖牌,代求名家书画。社址台北巿重庆南路一段一三五号之四,东大方楼内,台湾银行总行对面。欢迎参观惠顾。电话三六一——七七五二号。

  • 文章兰陵义教忆旧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7期  作者:王坤一  出版时间:1969-03-15
    关键字: 暑期义务补习学校 义务敎育 本国敎育 教务人员

    并求敎学相长,以作漫长暑假有意义之鄕土服务,经筹商擧办暑期义务敎育,同时为发扬我邑急公好义扶弱济贫之传统美德,对于擧办之义务敎育,各同学出钱出力不取报酬。经获得鄕贤达马元放、王振先、李渺世、骆东藩、贡火生、是旭人、金国屛、万怀淸、刘丕基、臧其吉、蒋超俊、杨焕新、金谷荣、于东海、査秉初、徐文俊、谈佩言及严云鹤诸先生之热烈赞助,虽筹备仓促,由于戳力同心不旋踵间,「兰陵暑期义务补习学校」遂假覔渡桥小学校址,于是年八月开始报名招生正式开课矣。该校为适应学子

  • 文章亭与禹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8卷 第6期  作者:顒齋 出版时间:1976-06-06
    关键字: 兰亭 简介

    亭与禹,同为浙江省绍兴县两大有名名胜。淸时,绍兴府治,跨山阴、会稽两县,民国废府,乃合倂山阴及会稽两县,置绍兴县。绍兴县南,晋代王羲之修楔之亭,即居此也。相传此处乃古时越王勾践植之地,故有是名。自王羲之作亭诗序于此,亭之名,为世所共识。地距娄公埠约五六里。「履园丛话」:「亭在山阴县西南二十七里,相传为越王勾践植处,因名。王右军曲水诗序,即于此也。由娄公埠舍舟而途,约行五六里,则为天章寺,亭在寺东右军书诗序,所谓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淸流激湍

  • 文章人文薈萃的紹興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卷 第3期  作者:黄家文 出版时间:1970-02-25
    关键字: 绍兴简介 兰亭 南宋帝 绍烧 传说记载

    诗,就是当年春游禹的纪录:诗云:「禹行乐盛年年,独毂争先罨画船。十里烟波明月夜;万人歌吹早莺天。花如上苑常成市;酒似新丰不値钱。老子未须悲白发,黄公垆下且闲眠。」又淸人厉樊榭亦有咏,禹庙一半儿词云:「云根不出庙庭隅,神怪当年岂尽诬,塑壁尙存山海图,看模糊,一半儿蜗涎,一半儿雨。」亭——亭在渚山下,是一座极其淸幽的院落,所谓亭,仅是其中一部份而已。从绍兴出偏门乘乌篷小船出发,在夹岸绿杨中行十五里许至娄宫登岸,再陆行十里许就到了亭。从娄宫到

  • 文章亭·禹庙·宋陵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9卷 第6期  作者:士元 出版时间:1977-06-06
    关键字: 绍兴胜迹 兰亭 禹庙 宋六 右军祠

    右军遗像,风雅栩栩如生。两庑碑帖甚多,大都出自历代名人手笔。左庑有颖上本亭石刻,由于人们不断的争着拓印,现已墨痕斑剥,不无糢糊之感。按颖上本系宋代所刻,相传颖上有古井夜放奇光,恍如彩虹,县令惊为神异,遣人下井挖掘,始得此碑,亦异事也。亭自晋代以后,历经变易,眞址已不可考。现存的亭,据说是康熙三十四年重建的。同治八年重修,民国八年,绍兴地方人士集资又大加修葺,始见今日之胜。大禹——禹包括两部份:一是寝;一为禹庙。俱在绍兴稽山门外东南二十里许会稽山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