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六桥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看花踏遍六桥西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8卷 第2期  作者:林藜 出版时间:1976-02-20
    关键字: 苏轼 西湖 简记

    南屛,北接岳庙前,横跨湖面,绵亘五里,堤的东边为外湖,西边为里湖。因为这条堤很长,建筑起来比较困难,于是开了洞,沿堤多种桃柳,株株相间,以巩固堤基。就这样,既除去葑田,也便利了南北山交通。东坡自喜做了西湖长,即赋诗以记筑堤之事道:「我在钱塘拓湖渌,大堤仕女争昌丰。六桥横绝天汉上,北山始与南屛通。忽惊二十五万丈,老葑席卷苍烟空。」苏东坡当时并未为这六桥命名,只称第一或第二。今日的名,那是宋室南渡后好事者所拟。计为: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及跨虹

  • 文章楊孟瑛喩濬湖文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卷 第6期  作者:方鳳揚 出版时间:1970-08-15
    关键字: 治理西湖 为文喻众 杨公堤 营造

    有新增之粮,新增者至九百而有奇,捏报者几八百而不足,稍加查派,不费更张,决不累民,无患亏赋。予性知执法,心在利用,非势力之可移,惟鬼神之是质。凡我父老,率尔鄕闾,早为迁移,无肆顽梗。」经过他一番剀切晓喩,又加上顾虑周到,地方势力不敢再事梗阻。会季宗新崩,武宗初位,部议覆文延至正德元年到杭,乃于二年二月兴工,九月竣事,濬出湖泥堆积里湖西岸,添一新堤,亦建六桥,曰「环壁」、「流金」、「卧龙」、「隐秀」、「景行」及「濬原」。杨公所筑的堤,名为「杨公堤」,如今只以地势

  • 文章西湖集錦(上)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卷 第8期  作者:曾冲 出版时间:1972-08-30
    关键字: 西湖 划子 西冷印社 苏堤 里湖

    若到西湖遊一遍,便是凡夫骨也仙

  • 文章西湖舊夢(續二)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6卷 第2期  作者:黃立懋 出版时间:1974-02-25
    关键字: 西湖 西湖十景 三竺 名胜古迹

    二西湖十景,三竺六桥。西湖十景之名,创自宋人。迄淸康熙南巡,御题十景,一仍宋人旧作,仅有一、二字出入。张岱咏有西湖十景诗:一峯一高人,两人相与语;此地有西湖,勾留不肯去。(两峯挿云。宋作两、今作双。)湖气淡如氷,月光淡于雪;肯弃与三潭,杭州不看月。(三潭印月)高柳荫长隄,疏疏漏残月;蹩躃步松沙,恍疑是踏雪。(断残雪)夜气滃南屛,轻岚薄如纸;钟声出上方,夜渡空江水。(南屛晚钟)烟柳慕桃色,红玉沈秋水;文弱不胜夜,西施刚睡起。(苏隄春晓)颊上带微酡,解颐开

  • 文章无锡市道工程——五桥六路全面完成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28期  出版时间:1997-02-20
    关键字:工程 六路 交通枢纽 广南立交

    无锡市重点道工程——五桥六路已全面完成。这些工程的竣工通车,不仅形成了城市二环线,延长或贯通了城市干道,消灭或缓妥了堵点卡口,使市区道路进一步畅通,还把城市路网与沪宁高速公路紧密连接起来,进出无锡更加方便快捷。这样,开放中的无锡更加开放,并向区域性交通枢纽目标前进一大步。这五是:目前省内最大的多层互通式城市立交——广南立交,位于北栅口通惠路上的通惠立交,位于清扬路与金匮路相交的金扬立交,还有环湖路上大渲口的(即大渲),以及两度跨过古运河

  • 文章慈溪沈师倭难节妇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77期  作者:余麟年 出版时间:2000-08-10
    关键字: 沈师 倭寇 倭难节妇

    进行一场激烈的肉搏战,剌伤倭寇多人,终因寡不敌众,持刀自尽身亡,并高喊:「烈妇岂容贼刀所污」。沈宏量之妻孟氏和沈琳之妻孙氏系娣姒(妯娌)二人为贼抱身持久不放,二妇共詈贼,夺刀自剌身亡。许多妇女被倭寇所掳,为了不受侮辱,保持民族尊严,亦纷纷自杀,以死于家鄕净土为荣。后沈族青壮年赶到,倭寇才落荒逃遁,死难已达三十多人,其中位妇女尤为壮烈。即:沈祚妻章氏沈希曾妻周氏沈信魁妻冯氏沈惟瑞妻柴氏沈宏量妻孟氏沈琳妻孙氏三十余名妇女壮烈牺牲以后,沈师人民在新浦庙进行盛大

  • 文章奇巧有趣的數字聯和拆字聯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5期  作者:巨卿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数字联 拆字联 六和塔 郑板桥 庐山虎溪三笑亭

    数字联别具一格数字联是以数字巧妙作对的楹联。试举三例:其一,清乾隆年间郑板任山东潍县知县时曾在乡间发现一副「怪联」,上联「二三四五」,下联「六七八九」,横批「又是一年。」联中没有一和十,谐音缺「衣」少「食」,横批则暗示难度「年关」。其二,江西庐山虎溪三笑亭题有一副名联:「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语;莲开僧舍,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联中以三和一巧对,运用典故,既点明了三笑亭的位置、名称、来历,又描绘出周围清雅优美的僧舍、繁花、绿叶,充满诗情画意

  • 文章杭州猫儿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卷 第8期  作者:襲人 出版时间:1970-10-20
    关键字: 猫儿来历 老皮匠与金丝猫 六和塔玉老鼠

    寳客见了癞痢头阿五,气得面孔铁靑,破口就骂他不是人。癞痢头阿五没捉到玉老鼠,正一肚子火气,见采寳客骂他,就气呼呼地扑了过来。你一脚,我一拳,两人扭在一起,打做一堆,「咕碌咕碌」滚下山坡,「扑通」一声响,跌进钱塘江里去了。从此以后,和塔上就没有这十二只玉老鼠啦。老皮匠修鞋舖子旁边的那座小石,因为当时出了这件事情,就被叫成了「猫儿」。

  • 文章那堪回首話西湖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卷 第1期  作者:藍守仁 出版时间:1968-05-25
    关键字: 灵隐寺 西湖的景色 断桥残雪 雷峰夕照 湖滨公园 九溪十八涧 六和塔 玉泉观鱼

    大水。等到宋朝的苏轼来做杭州太守,再行掳建,将葑田建筑了第二条自北至南的堤岸,从西冷起紧接白堤,到南屏山脚止,即今日的苏堤。因该堤跨越全湖,建筑不易,故沿堤开了洞,以减低水的冲力;又在堤岸两旁,遍植杨柳,藉坚固堤泥。同时,因南屏山脚的水太大,为防止万一,将賸余的葑泥,筑了一所洲渚,以阻水势,这洲渚就是现在的三潭印月。自从白居易筑了白堤之后,从孤山到灵隐一带,已变成交通要道。因之,这一地区也渐渐的热閙起来。史载:「苏东坡做杭州太守时,每日携带公牍,坐在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