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八王之乱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李氏據蜀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9期  作者:柳定生 出版时间:1973-05-01
    关键字: 之乱 迷信 永嘉之乱 晋书 李氏兴灭

    险亦难恃(注十),足证国史记载的眞实性。前秦符坚用王猛为相,劝课农商,练习军旅,国富兵强,屡有图晋之心,遂先兼并梁益,西南诸夷附之,东晋安帝义熙元年(公元四〇五年)巴西南充人谯纵据蜀称成都,后受姚秦之封为蜀,除晋之益州全为所据外,并及梁州大部,凡年,为晋益州刺史朱龄石所灭。注一:八王之乱,西晋时汝南王亮、楚王玮、赵王伦、齐王冏、长沙乂、成都颖、河间颙、东海王越、互相杀害,攻争无已,史家谓之八王之乱。注二:见三国志魏志卷张鲁传。注三:賨人,巴夷

  • 文章追念黎東方教授的文采風範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1卷 第2期  作者:劉光華  出版时间:1999-04-01
    关键字: 之乱 黎东方 河南先贤 名贤传记

    在「细说明朝」第一章,就列出明朝帝王年号、姓名、在位年数及承继关系的简表,使人先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又如西晋的八王之乱,与其后的五胡十六国,亦俱有表列说明,以避免混淆难明。在文字叙述方面,更是不拘一格,变化多端,读时轻松畅快,且不禁发出会心微笑,下列两段可资参証。关于八王之乱(以姐弟二人与田先生对话方式叙述)田先生说:「第一位汝南王司马亮,是司马懿的儿子,晋武帝司马炎的叔父,官居『太宰,录尚书事』。晋惠帝人很懦弱,皇后贾氏很不好,忌汝南王司马亮权大,就命令楚王司马

  • 文章甘肅乃帝王之鄉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27期  作者:李寶山 出版时间:1987-02-01
    关键字: 帝王之乡 西晋八王之乱 史料记载

    古时伏羲氏之于天水,周人之于庆阳,相传至今;根据历史记载,公元前三八五年,秦国中校(庶长)发动政变,逮捕国君及其母亲沉于河底淹死,迎接流亡河西(甘肃中部)之嬴师隰至咸阳继位(史称秦献公);而唐朝开国之祖李渊,出生于成纪(甘肃秦安北四十公里),建都于长安;被扭曲之历史名词下所谓之五胡乱华十九国历时一三六年之久的大分裂时代(分裂原因是由于司马家族八王之乱所造成),仅在甘肃称帝或甘肃人在他处称帝的,就有九国之多,兹略述如后:晋帝国八王之乱,造成人民流离失所,秦

  • 文章漢劉邦的子孫在淮南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3期  作者:李光前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刘邦 刘安 之乱 公山 《淮南子》

    养兵马,准备造反。公元前一二四年郎中雷被,得罪淮南王之子刘迁,迁要杀他,雷被逃到长安告发刘安父子,刘安见事已败露,便与其他七公,研究地图,布置兵马,其中伍被一看事情闹大了,心怕偷着告官,早已有备的官兵立即包围淮南王宫,将王后、太子、宾客谋士等,尽行斩杀,江淮间被牵连的列侯士绅数千人遇害,刘安自刎而死,时年五十七岁,淮南国遂废,仍改为九江郡」。如果我们把历史连贯起来看,不难发现刘安之死因和经过,史载有不近情理难以自圆其说之处,如「七王之乱」,刘安始终都未参加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