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洞”共返回27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太极记游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2卷 第6期  作者:朱蔭松 出版时间:1978-12-10
    关键字: 太极 游记

    凡游历过宜兴的「张公」和「善权」两的名胜,多认为奇异,赞不绝口,殊不知我宜兴还有一个「太极」,比张公善权两更奇异,更古老,且富有神秘性,値得去游历探险。笔者于民国十五年春随着宜兴中学全体师生亲临该,就记忆所及,作一报导。在宜兴的西南边境苏浙皖三省交界处有一座高山名襄王岭,就在山脚下。宜中春假旅行团游太极那天,师生百余人住在张渚鎭的城隍庙里,黎明起身,饱餐后整队出发,全体步行,大约走了五六个小时到达目的地;四顾荒野,无鄕村人烟,校方预先雇了向导

  • 文章安陽山憶遊(下)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42期  作者:一鷗  出版时间:1973-04-20
    关键字: 安阳山 朝阳 清水 文笔峰 仙人洞

    安阳山上有很多胜蹟,较为著名的是下列数处:朝阳:位于东面山腰,正对东方日出之处,洞外寺宇宏伟,红墙环列,有石径从山下直向上达,寺宇两旁修竹蔽天,此为全山惟一有蔽荫之处。在大殿后,上临绝壁,广约四,五丈,深可六,七丈,高达十四,五尺,吾人在中讲话,但闻四面回声隆然。中气温,常年在摄氏十度左右,虽在盛暑,亦需著薄棉衣。若在中放一炮竹,轰然一声,四周石隙中的许多蝙蝠,都为惊动飞出。附近人士在暑天有去避暑的,学生在暑假期中住在庙裏自修课业的亦很多

  • 文章宜昌三游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14期  作者:朱天煥  出版时间:1995-01-10
    关键字: 宜昌 三遊洞

    文献一一二期摘刊时报文化公司刘杰文先生所著「忆祖国河山」,所忆宜昌三游,「因宋苏轼、苏辙及黄庭坚三大诗人同葬于此,故名」;其「忆」有误。据《湖北风物志》载:『三游历史悠久,淸龚绍仁有诗云:「夷陵(即今宜昌)有夷山,夷山多名,三游最著名,喧传自唐宋。」三游之所以称「三游」者,「旧唐书·白居易」内载:唐元和十四年(西元八一九年),白居易由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迁任忠州(今四川忠县)刺史,其弟白行简同行,路过夷陵,遇诗人元稹。时元稹由通州(今四川达县

  • 文章听松听水陶公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8卷 第7期  作者:林藜 出版时间:1976-07-06
    关键字: 永嘉 陶公洞 游记

    尝读永嘉大儒刘贞晦的新志,方知浙东陶公之胜槪,这才决心与杭州挚友王会赉、胡琅仙等入山一游。我们一行打从永嘉东门,搭乘小轮,渡过瓯江,即溯枬溪北驶,约行三十五公里即抵沙头,然后抄小路,经小若口,步行约十五公里,便抵碧莲水云村,这儿已南距县城五十公里了。浙东多名山,大若岩便是其中之一。因梁陶弘景尝于此修集眞诰,故又名眞诰岩,今称陶公像卷螺,岈立千尺,深窈虚廓,道书所谓天下第十二福地。中光线极佳,元虞集有记道:「石环中虚,容光东启,居者如在屋室。」又

  • 文章怀双 话宜兴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1卷 第5期  作者:李雁蓀 出版时间:1977-11-10
    关键字: 宜兴 太湖 张公 善卷 《乾坤双歌》 名胜古迹 风光 龙池晓云

    战火红如血,湖山剩此翁。孤身双隐,数载一函通。海静心难静,云浓泪更浓。何缘随仗履,天地两迷濛。易君左:怀储简翁太湖,古曰「震泽」,亦曰「具区」,又有「笠泽」、「五湖」之名,春秋时吴、越两国以此为界。湖跨江、浙两省,面积号称三万六千顷。湖中岛屿凡十余,以东西洞庭及马蹟三山为最著,水淸山秀,世称洞天福地。临湖三县,曰吴兴、长兴、宜兴,俗称「太湖三兴」。前二兴属浙江省辖,后一兴隶江苏省,在武进县南,东濒太湖。隋置义兴县,宋避太宗讳,改宜兴。元兼置宜兴府,又升

  • 文章临安新景之最 大明山和瑞晶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2卷 第1期  作者:鄭傳良 出版时间:2010-01-10
    关键字: 临安 大明山 瑞晶

    原始神奇、险峻古幽、清丽明净、江南奇山、度假胜地大明山;游亿年溶洞,赏万朵石花,世界罕见,中国最美丽的地下花园瑞晶石花;有人赞称山水浙江数临安,诗画江南大明山,美妙绝伦瑞晶(溶岩)景。大明山和瑞晶,是邻近杭州西湖最雄奇秀美的山和奇异的岩洞,现在是国家四A级旅游风景区、浙江十大最佳休闲度假胜地,中国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基地、浙江省级风景名胜区,临安市新十景之二颗灿烂明珠,也是我国最令人向往的五十大旅游好去处。一、大明山位于临安市境内最西南角,杭宣公路

  • 文章登華山考驗大家體力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31期  作者:巫新增  出版时间:1994-12-01
    关键字: 华山 毛女 十八盘 千尺 回心石

    呢!走到这儿,大家都还成群未散,过了石门,来到闻名的毛女。此时,团员之间,慢慢的拉远了距离,幸好有四位地陪分开照顾大家,许多团员也停下来吃面,补充体力,(登华山沿路都有卖小吃),到此只爬了三公里多,看来还早哩!唯一庆幸的是,大家对华山很陌生,一知华山险,否则大家都会打退堂鼓的。过了毛女,经过了一段有名的山路——十八盘,这十八盘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有点朴塑迷离。而这时的石阶也开始陡峭了。终于来到「青柯坪」,好多人都在这儿坐下休息。而这「青柯坪」也是上

  • 文章朱熹与白鹿书院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1期  作者:胡一帆 出版时间:2008-05-01
    关键字: 白鹿洞书院 朱熹 白鹿洞学规

    书院之名始于唐,白鹿书院是宋初的四大书院之一,其他为石鼓、应天、岳麓,也有人加上嵩阳、茅山为六书院,因曾先后受朝廷褒奖:白鹿书院:在我们江西庐山麓,民国八十六年夏我同泰和县台办主任袁尚渭兄游完庐山后下山,特地购票进去参观,看到照片当年中共国家主席刘少奇也去参观过。回台后很想写点游记,苦无资料,九十年十二月底赴台北市台湾商务印书馆,购置人人文库张正藩编著「教育论衡」上下册,有「中国之书院」、「书院沿革考」、「清代的书院」等有介绍白鹿书院及朱熹

  • 文章青城山靈巖山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64期  作者:王元輝  出版时间:1977-09-30
    关键字: 青城山 天师 朝阳 大面山 金鞭崖

    溪左行,上坡,道旁麦吊杉大可盈抱,浓荫蔽天。上岭,突现牌坊一座,上书「天然图画」四字,过此,入靑城山谷。如果要把山谷比成一座城,这就算进入城门了。虽然烈日当空,谷内却十分淸凉。满山茂林,遍地疏影。石梯上的败叶枯枝扫除得乾乾净净。幽静得使人不忍高声谈笑。「天师」是靑城山最大而能供最多游客食宿的庙子。庙上的道士吃素,招待游客却用荤菜。腊味干盘,豆豉炒回锅肉,雪山大豆炖腊猪蹄等等都是庙上的名菜。他们自酿的果子酒,很香,略甜,也能使人醺醺。人们习于早睡。入夜

  • 文章夢遊故鄕羊角寨

    来源期刊:《連聲》 第8期  作者:林容德 出版时间:1988-02-01
    关键字: 羊角寨 杜鹃花 河源 岩头

    又名西宝屛山)到达岗上(后改名龙岗鄕)向东转接蓆湖营。北边则经过邹磜坑到火钳凹,直往野狐垅到达隔川凹朝东转到麻潭。邑城丘陵盆地的龙脉,西南以羊角寨为主干,向北到岩头岭顶经童子岩,直下隔口田亭过松树垅、鹧鸪岭到达县城。南边自汀属之吴家坊、曹坊、山坑,直到连属温坊(叫做河源),北边自坪上,布地直下萧坑、岗头、岩头、赖屋、西水塘一直到山下(又名岩头),汀属到达连城之山脉就是在吴家坊与布地两边分开为河源与岩头,只有中间一支雄厚龙脉连接到羊角寨的山巓,其山脉再

共270条记录 1/27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