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2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辛亥革命時期的江陵青年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69期  作者:張家清  出版时间:2008-10-10
    关键字: 胡鄂公

    题记:民国年间,著名晚清民国史家陶菊隐(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上海文史馆馆长)在所著《六君子传》(民国年间版)一书中曾列「辛亥北方革命中的荆州青年」一章,该章所述人物如胡公、熊得山、钱纳水等,究其籍贯,均为江陵县人。故本文直以江陵青年称之。清朝时期郝穴属鹤穴汛,简称鹤汛或郝汛,为江陵五汛之一。其辖区大致相当于目前江陵县除资市、滩桥两镇之外的全部辖区面积,而长江以南现属公安县的南五洲(前属公安县五洲公社,现属公安县杨厂镇)当时属郝穴镇管辖,是江陵县的一部分

  • 文章湖北称「」的历史来由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19期  作者:朱天煥  出版时间:1996-04-10
    关键字: 歷史來由 湖北

    湖北称「」,大家都知道;可是为甚么要称「」,鄕贤中知道的固多,而不知者恐也不少。今夏返鄕,偶得「湖北文物奇观」一书,载有湖北称「」的历史来由,特录供鄕贤君子谈助。『湖北简称为「」,今湖北有「州」(城)。这「」,来源甚古,早在商朝时代就有「」,现武昌州大冶一带有古国,因此,这一带就被称为「地」。位于大冶西南金牛鎭附近,现存有一座十分古老的城堡遗址,叫「王城遗址」。王城遗址原属城县马迹鄕,它处于梁子湖南岸,为大冶、城、武昌、咸宁

  • 文章武昌首義三十五日記(七)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23期  作者: 出版时间:1972-04-10
    关键字: 武昌起义 日记 胡鄂公

    公遗稿予谓宋昨日谈话情形。系受黄总司令杀杨标统影响,因畏死与林翼之一同潜逃耳。在此时,军法固不可不严,然应先有三令五申以吿诫之。盖杀人之事,当以谨愼为是。都督云:「杨标统之被杀,虽事出轻率,而宋锡全、林翼之临阵潜逃,亦应严缉惩办。」予唯唯而退。十一时,都督于接得宋锡全等逃走报吿后,当召集紧急会议。决议以蒋肇鉴为第一协协统。又议决胡效骞一标赶赴汉阳保护兵工厂,并督令该厂即日开工,俾枪弹有所接济。又有人提议,武昌易受砲击,主张都督府迁往汉阳。辩论多时

  • 文章日冦三次侵犯棗陽經過概要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6期  作者:彭登墀 出版时间:1999-02-01
    关键字: 随枣会战 襄东战斗 北战斗

    抗战八年中,日寇曾三次侵犯我县,飞机大炮轰炸、奸掳烧杀,无所不用其极,人民生命财产遭受惨重损失,迄今余悸犹存,切齿难忘。兹将侵犯经过,扼要缕陈如后,藉资参考:民国二十七年五月至十月武汉会战时,我政府西迁重庆,重要物资也先后运入四川;于完成阶段性任务后,统帅部于十月二十四日下令放弃武汉。将长江以南各军撤至湘北及西一带,长江北岸张自忠三十三集团军,撤至荆门宜城一带,孙震之二十二集团军,撤至襄樊钟祥一带,李品仙之十一集团军,撤至随县、唐县镇、枣阳一带部防

  • 文章楚国王城在金牛掘出,带动地方建设和发展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82期  出版时间:2012-01-10
    关键字: 鄂王城历史变迁 金牛镇建设 鄂王城复建

    本文作者涂靜華,現任本社社務委員。

  • 文章柏文蔚将军与西靖国军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70期  作者:劉韻石 出版时间:1984-01-10
    关键字: 柏文蔚 鄂西靖国军 北伐战争

    安徽柏烈武将军,名文蔚,寿州人。乃民初革命军中的巨擘,文武兼资,不仅处处表现有勇知方,而且眼光远大,正直无私,气度恢宏,当年在革命阵营中,极受各方推重,尤其国父和黄克强先生,均倍加尊重。初随吴禄贞在东北,处理间岛(延吉)事件,出力颇大,后南来苏皖,参与光复南京及安徽事,调协各方同志意见,更具安定力量。顷读其所写「五十年经历」,得悉其革命历史,至为心折,尤其讨袁失败后,曾奔走于川、湘、间,且领导西靖国联军,在施鹤各地盘旋有日,余幼年时,知西有靖国军

  • 文章章太炎与西靖国军经纬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63期  作者:劉韻石  出版时间:1982-04-10
    关键字: 鄂西靖国军 章太炎 柏文蔚

    民六以还,西各县,兵匪交织,紊乱如蔴,民不聊生,痛苦不堪言状。其中内幕眞象,知者甚少,顷于箧中捡出章太炎大师自定年谱,始知其片段情况,蛛丝马迹,亦可觇视当年靖国军之由来,及其成员之素质,兹摘记其要点,以备他日治地方志者作参考资料。云南之唐继尧总司令,因与蔡松坡将军倒袁,有首倡之功,极受各方推重,幷自称滇黔靖国联军总司令,函请当时极负时誉的国学大师章太炎为总参议,倚畀甚殷,太炎乃献策于唐曰:「南北相峙,不得湖北,不能均势,今桂军方援湖南,荆襄驻军首领黎

  • 文章劉翔先生傳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64期  作者:艾時  出版时间:1982-07-10
    关键字: 刘凤轩 乡贤 鄂城 抗日战争 国防部

    刘翔,字凤轩,湖北城人,生于民前八年正月十二日,世代以耕读传家。生而挺拔,聪慧过人。髫龄就傅,因母丧,父又艰于生计,遂辍学,由叔父敎养。叔为扬州十二圩盐商,附近有私塾,设于一古庙内,命入塾,以年幼喜与羣儿嬉戏,某日乘塾师外出,为攀落神像头颅,被迫令退学,叔亦愤其疲顽,嘱在盐船司秤。先生追悔莫及,于暇时及夜间发愤苦读,尤爱读三国演义、红楼梦、西厢记、儒林外史、封神榜等书,学殖渐近,并善属文。先生素有大志,不欲株守,尝于报章杂志及耳闻所及,对国父孙中山先生

  • 文章推定黎元洪为军都督经过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61期  作者:胡祖舜  出版时间:1981-10-10
    关键字: 黎元洪 鄂军都督 人物回忆

    父军于天津丁字沽,父死,家贫不能归葬,弱冠后,始入北洋水师学堂肄业,为其监督萨鎭冰所器重。毕业后,保为守备。甲午中日之役,北洋海军,全遭覆没,提督丁汝昌殉焉。元洪时为定远舰驾驶,乃愤而投海,得救。旋经鲁抚咨送南洋,候差年余,始奉檄经修吴淞砲台。时张之洞调署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极为赏拔。之洞奉淸旨还湖广总督任,乃调元洪为军马队营官,递任至第二十一混成协统领,为人有谨厚之称,以视张彪之不学无术,克扣自肥,相去远矣。故独能得兵士欢心。塘角砲工辎营队,本属于元洪

  • 文章參與抗戰時期武漢會戰記實(八)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3期  作者:張振國  出版时间:1969-10-1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武汉会战 战争纪实 鄂西会战

    西会战(民国二十九年五月一日起至七月四日止)地理形势西地区,多属荆山,武当两大山脉,层峯揷云,形势险峻,道路崎岖,天然屛蔽,交通补给,均感困难。长江以北,襄河东西两岸,地势低洼,形同釜底,为两湖盆地之盆舷,亦为山陵与河谷所形成之荆襄平原,地处洪湖,白露湖,三湖、长湖、四大湖区地区,复称为江汉平原。长江由西而东,襄河由北而南,幅员广大,地势平坦,河流湖沼,星罗棋布,土地肥沃,物产丰饶,民船航运,四通八达,每逢夏季,水位暴涨,洪峯突起,惊险万状,汜滥成灾

共20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