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求学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武昌圍城前後瑣記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42期  作者:楊季盛  出版时间:1977-01-10
    关键字: 武昌围城 战时民众生活 求学之路

    讀「湖北文獻」第四十一期錢江潮先生所著「武昌圍城身歷記」大作,使我想起當時情况;特就記憶所及,執筆為文,藉供參考。 ◎作者◎

  • 文章石蘅青鐵漢精神

    来源期刊:《陽新文獻》 第1期  作者:東籬  出版时间:1986-08-01
    关键字: 石瑛 石蘅青 求学日德 回国任教 孙中山

    編者按:本文原載七十四年四月十三日美國洛杉機世界日報,監察委員黃梅吳大宇先生,於赴美之便,携帶返國,故特爲轉載,以資紀念。石蘅青(瑛)先生是湖北省陽新縣人,年輕時即中擧人,爲當時鄂督張之洞所垂青。後來便選送他入湖北省設立高於小學的武普通學堂,因爲他是擧人,在校肄業不過一年多,就送到日本進振武學校,畢業後入聯隊進日本士官學校。士官畢業之後,照例又要下聯隊當見習官,他見習的聯隊是日本熊本師(第三師團)。正當他下聯隊充見習時,日俄開仗了,熊本師團奉命開到中國的...

  • 文章自序

    来源期刊:《陽新文獻》 第1期  作者:曹亞伯  出版时间:1986-08-01
    关键字: 自序 革命 基督教 求学经历 湖南新化 武昌革命

    革命者,本天性之慈悲,而爲世人除凶暴求平等之事業也!予生八歲,聞屠人語:中國人有辮,乃降服外國人之表誌;方今皇帝,卽外國人。予聞之憤甚。請中國人不應許外人作皇帝。謹記之。因藐視讀書人之無志,惟斤斤於求爲翰林,從無敢求爲皇帝者。然予於吾國之聖賢,極崇拜之。以其嘉言懿行,可爲斯人之圭臬也!聞耶穌敎爲異端,痛惡之。年十五,至大冶縣福音堂,與駐堂敎士張良善尋仇,大駡之曰:「洋奴邪言惑衆,吾若得志,必殺盡若輩而後已。」張對予唯微笑。予奇之,自揣設有人指予辱駡,吾必...

  • 文章郷賢劉庸伯先生昆仲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期  作者:薛繼禮 出版时间:1985-01-01
    关键字: 家世出身 求学与任职 武汉日报社 坦荡荡斋主 《现代中国名人外史》 北平小实报 弃文从政 枣阳日报社 洁身自爱 晚景凄凉

    劉庸伯先生字伯瀛,遜清光緖三年生,世居棗陽城關鎭小北街,家道小康,先生昆仲三人,兩弟均於民初獻身革命工作,二弟(名已遺忘)參加國民革命軍後,積功升任軍參謀長之職,於北伐時爲國捐軀,三弟叔湘字振瀛,畢業於東北講武堂,以撓勇善戰見知於前五十七軍何柱國將軍。任職五十七軍甚久,曾以戰功積升至營長,民國二十四年其所部於河北石家莊遭**陰謀伏擊,全營覆亡,僅以身免,何將軍念其舊日功績,乃予轉介至湖北省政府主席張羣先生處,派爲民政廳視察,前後歷十餘年之久,至抗戰末期,政...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