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地理位置共返回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武昌起義之地理史觀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61期  作者:鄧耀華  出版时间:1981-10-10
    关键字: 地理史观 辛亥革命 地理位置 武昌

    亡时,夏贵以舟师扼夏口,蒙古之强,且睥睨而不敢轻进。」「汉阳扼束江汉,表以大别之山,临高阻深,其势陿而固,鄂州恃汉阳为蔽,汉阳失而鄂不可保也。」观乎此,吾人可知武汉三鎭之重要性矣。三 武汉之战略地位地理位置是地理学的一个观念。德国地理学家史密特谓:「地面上一地点与其他若干地点之关系。」所以地理位置并不像其他的地理因素可以直接观察得到,它的存在价値只能用思想意思去体会,其重要性往往在战争中居于举足轻重之地位。美国敍拉古斯大学地理学敎授葛德石认为:「地缘政治学

  • 文章棗陽與棘陽的歷史淵源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32期  作者:吳祥明 楊振華 出版时间:2015-01-01
    关键字: 棘阳与枣阳有关 两个棘阳 汉棘阳地理位置 反莽路线 流经情况 县志记载 考古发掘 意义深远

    南棘阳,它在新野的东南,枣阳的西北,所处位置正是新野与枣阳相连的一大片地方,其治所所在地将在下面还要详细介绍。正是汉棘阳与今天枣阳的这种特殊地理位置,导致棘阳的废立、变迁、归属,一直与枣阳存在着割不断、理还乱的历史渊源关系。为论证这种关系,近年来不仅出了不少这方面的好文章,而且还有棘阳就在枣阳的实物见证人、襄阳市原政协主席、枣阳市原老县长胡久明先生,多次讲述他当年在枣一中上学时亲眼所见的一块“棘阳关”碑刻,这块碑刻就嵌立在现在的市政府老大院后面的老城墙到

共2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