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同盟会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湖北與辛亥革命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61期  作者:蘇雲峯  出版时间:1981-10-10
    关键字: 辛亥革命 同盟会 武昌首义

    前言孙中山先生所领导之革命运动,自兴中会成立(一八九四年)至武昌首义以前,所有的武装起事大都发生在两广地区,然均告失败,而辛亥革命于武昌一举成功,必非偶然之事。究竟湖北社会当时提供了那些条件?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之一。同盟会是领导全国革命的著名组织,但它在武昌首义中,扮演何种角色?是本文要硏究的问题之二。革命起事后的湖北政局及社会情形,不若想像中那麽罗曼蒂克,宁漠间有争执,武汉内部也时有冲突,何以致此?是本文拟从各种不同角度讨论的问题之三。至于武昌各

  • 文章孫總理民元四月遊鄂記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8期  作者:李志新  出版时间:1971-01-10
    关键字: 游记 孙中山 中国同盟会

    孝感李志新中国「革命」同盟会 孙总理,于民国元年元旦(辛亥十一月十三日)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四月一日辞职,由南京至上海。寓沪一星期,席不暇暖,各省欢迎往游之函电盈尺。武昌黎副总统兼湖北军政府都督宋卿(元洪),连电促驾,谓非寻常应酬可比,而有要事急待商讨,特派蕲春田梓琴(桐)、应城李子宽(基鸿、现任国民大会代表,年八十九)至沪迎迓。 总理以武汉为中华民国首义之区,为慰勉首义同志渴望之情,遂允所请。乃电南京留守府,说明专车去宁,换乘兵舰,旋得回电,已由

  • 文章武昌革命眞史(三)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74期  作者:曹亞伯 出版时间:1985-01-10
    关键字: 辛亥革命 武昌首义 曹亚伯 日知会 同盟会

    来鄂,与胡兰亭牧师及兄弟三人,商议扩充「日知会」,现曹君已往日本,从事运动,我们「日知会」重又成立,一切章程宣言,都已备就,应成立干事部,此干部多系军学两界同志,以后担起一切责任,及开导民智,救中国危亡,成为一个新中国,俾黄帝子孙不复为亡国奴,岂惟同志之幸,亦中国四万万同胞之幸!」予入东京圣书学院,硏究宗敎,每周必至东京中心之神田区,与「日知会」在日同志黄兴、宋敎仁辈会晤,谋革命进行之法。第三章:同盟会成立与吴樾炸五大臣宋敎仁逃出长沙后,亦来日本,彼在东京

  • 文章辛亥劄記(一)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9期  作者:梅川居士覺生  出版时间:1971-04-10
    关键字: 日记 同盟会 辛亥革命 湖北新军

    辛亥武昌首义,革命元勋居觉生先生,实为同盟会与湖北先烈先贤间互通声气之主角。淸季君臣黯弱,政治荒淫无耻,军事节节失利,割地赔款,祸国殃民之事,层出不穷,举国愤慨。推翻君宪建立民国之怒潮,风起云涌,国父以先知先觉予以倡导鼓吹,幷经十次举义,前仆后继,迄未成功。自广州「三二九」黄花岗之役后,革命形势乃一发而莫御,于是年夏季,改变策略,集中力量于中部同盟会之活动,派居正、黄兴、谭人凤等主持其事。其间尤以湖北居全国心脏之地,居觉生以湖北革命志士麕集与民气高昻可用

  • 文章枣阳籍的“同盟会员”——王利用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6期  作者:王觀清 出版时间:1999-02-01
    关键字: 王利用 同盟会员 民国名人

    创立反对满清腐败朝庭的“中国同盟会”。尔后,王一直追随孙文从事革命生涯。民国元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师王安澜师长师部军需处处长;湖北省府司法司司长;湖北省地方自治学校校长;临时政府铁道部财务司司长;中国红十字会会长等重要职务。王利用忠心耿耿献身于革命,鞍马劳顿,倍受艰幸,极度消耗身心,禋年竟不足五旬。可谓:本正如日中天,不幸英年早逝,壮志未酬。王利用娶妻马氏,生有五女,即:文凤、文兰、文玉、文环、文惠。长女王文风的夫君杨振铎,从武,生有一女杨爱华(现住台湾

  • 文章五湖烟水暮雲高曹亞伯先生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6期  作者:曹志鵬  出版时间:1970-07-10
    关键字: 人物传记 曹亚伯 革命 同盟会

    先生笑语予曰:「吾从事革命动机,想赶走外国皇帝,由自己作皇帝。」迨先生撰武昌革命眞史,其自敍曰:「予幼时闻屠人语」即指此也。先生儿时所云赶走外国皇帝自作皇帝者,盖亦项籍见秦始皇游会稽,而曰彼可取而代也之意,历史英雄人物之伟大抱负与革命思想,固异代而相符也。四、亚伯先生致力革命大业之事蹟及贡献先生在同盟会成立以前之革命运动先生自肄业两湖书院,与黄克强、宋敎仁、吴禄贞、刘静安、吕大森、石志泉、胡瑛、张难先、陈天华、刘揆一、禹之谟、曁胡兰亭、黄吉亭两牧师等时相过从

  • 文章首義前醞釀革命的湖北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65期  作者:蘇雲峯 出版时间:1982-10-10
    关键字: 辛亥革命 武昌首义 同盟会 日知会 立宪派 共和派

    本篇史料,乃摘自中央硏究院近代史硏究所近年出版的兩本小册子,均係蘇雲峯先生所著,一為清季武昌學界的革命運動,一為湖北新軍。(一八九六—一九一二)他在前言裏開宗明義説:「辛亥武昌革命一舉成功,决不是偶然的事,是革命黨人、會黨、與兩湖軍學界長期共同努力的結晶。」又説:「由於首義發生在武昌,湖北人為首功,而革命運動發動于學界,完成于新軍,學界實居于領導地位。」他所提的要點,真如春秋之筆,值得採信。因此謹摘其精華,以説明當年孕育革命的湖北軍學界實况,我想:大家看...

  • 文章石瑛(1878——1943)

    来源期刊:《陽新文獻》 第3期  出版时间:1988-07-01
    关键字: 天资聪颖 留学欧洲 组织同盟会 学成回国 工事建设 品德高尚 第一清官

    国父通声气。既游欧,适国父至,则助之号召留欧学生,组织同盟会,为国外革命团体活动之始。瑛负经理及筹款之责,国父许为廉能,深倚任。武昌起义,国父就临时大总统于南京,归国参密笏,总办禁烟事宜。国父解职,派回鄂主同盟会鄂支部。未几当选为众议院议员,旋弃去。深感救国非空言可济,自顾所学犹未之能信,因决再赴欧。未行而湖口事败,名在牃捕中,急走英,入伯明罕大学,习采鑛冶金,以工资读,缩食敝衣,坚苦匪懈,学以大进。历九年,学成回国。任教北京大学,课暇肆力于治术政论,日与李四光

  • 文章鄉賢曹亞伯先生致吳稚輝先生函

    来源期刊:《陽新文獻》 第3期  作者:曹志鵬 出版时间:1988-07-01
    关键字: 同盟会欢迎会 吴稚辉演说 消除党见 振兴同盟 民国建设 石瑛被打 火车驰救

    释注稚晖先生惠鉴 亚伯于沪上别后前日清晨始抵武昌比日谒见黎宋卿先生(按:黎元洪)颇为欢迎今日同盟会开会欢迎弟演说一点钟大致以消除党见振兴同盟实行建设民国方演毕忽得一恶音蘅青在兴国州城被兵士一哨统带官(按:相当现行军制之团长)杨某恶打一次死去数时之久方醒今几有性命之忧弟拟明早随同丁人杰君带一英医士差一小火轮驰救如能救活此人则吾辈之幸否则吾亦不知何所措手也手此敬请暑安诸同志统此弟曹亚伯孙武兄已会谈甚洽彼已许不攻击不斗党见也又及

  • 文章先嚴曹亞伯與中山先生的交誼

    来源期刊:《陽新文獻》 第1期  作者:曹文錫  出版时间:1986-08-01
    关键字: 曹亚伯 孙中山 留学英国 鼓吹革命 文化交流 筹款 功成不居 东京同盟会

    筆者先世居江西之瑞昌縣,元末,天下大亂,瑞昌尤甚,遠祖智一公遷居湖北興國州(民國二年改爲陽新縣)之大箕山麓,樂其地風俗敦厚,遂家焉,是爲興國州曹姓始遷祖。歷代耕讀,詩禮傳家,數百年間,蔚爲望族。十八傳至先祖衍森公,居大箕山西,角海村,好學不倦,嚴於禮敎,一方稱爲長者。先祖母侯氏,勤儉持家,上下雍睦。生子三,先君子居長,原名茂瑞,字慶雲,十六歲時,在大冶縣循道會,受洗禮爲基督徒,禮名亞伯,人遂皆以亞伯稱之,而原有名字,反無聞焉。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