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县志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乾隆枣阳县志」评介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3期  作者:姜道章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乾隆枣阳县志 甘定遇修县志 修志人员 县志结构 地图艺文 三志对比

    一、引言一九八七年我在「枣阳方志的纂修小史」短文中[1],提到乾隆年间甘定遇与熊天章纂修的《枣阳县志》,指出海内外只有少数抄本。二〇〇一年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巴蜀书社联合出版《中国地方志集成:湖北府县志辑》,第六十七册为《乾隆枣阳县志、民国枣阳县志》,其中《乾隆枣阳县志》便是根据北京科学院图书馆所藏抄本影印的[2],发行量不大,最近我才在中国文化大学图书馆见到。《中国地方志集成》影印本,将原抄本三百七十三叶缩小[3],影印本合抄本两叶为一页,十六开

  • 文章咸丰县沿革卢兆麟自咸丰县志摘记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28期  出版时间:1973-07-10
    关键字: 咸丰县 历史沿革 县志

    合水天桥,象鼻吸流,洞石。按咸丰县,位于吾鄂西南隅,与四川湖南接壤,有公路北起巴东,南迄黔江,通川湘公路,盛产桐茶漆培及稻米,民风淳朴,廿七年吾鄂成立联合中学,设咸丰分校于此,兆麟承乏训育及改制后任校长与本县学生七年相处,同事亦多本县宿儒,为访问学生家庭和率领学生宣传抗日,足迹遍全境,与地方情感深厚,当时欲明了其历史,经向王笃安先生借阅县志钞存沿革,以资纪念。兹承刘代表韵石兄为湖北文献索稿,爰钞奉是篇,至有关战时咸丰中学槪况,容另为文记之。

  • 文章棗陽與棘陽的歷史淵源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1期  作者:白水纖夫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枣阳 棘阳 历史渊源 枣阳县志

    关于枣阳与历史上棘阳的关系,对枣阳人来说,已是早有定论。老《枣阳县志》明确记载:「按枣阳之名,实承棘阳而立,别无取义。自隋立枣阳,而棘阳于南齐时已废,当时吾县境内尙有舂陵、蔡阳两县,而枣阳之地由棘阳附入者,必不少矣。」「又晋书枣阳据传,初姓棘,后改为枣,亦可为棘阳改为枣阳之旁证也。」按理讲,志史皆讲得如此明白,应当是已不成问题的问题。而且有不少热心枣阳历史的人士和专家学者,通过考察和查阅各类史料,从而进一步肯定和说明了县志的结论意见。然而,也有个别士人

  • 文章讀史摘微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5期  作者:丁家成 出版时间:1998-02-01
    关键字: 枣阳县志 银钏狱案 读史感悟

    库库疑之,官恶盗贼,不容置辞[2],血肉狼藉千杖施,不愁打折鸳鸯枝。郎尸僵,妾眉锁,父母慰儿儿计果。我不杀伯仁、伯仁死由我,断送梁间[3]花一朵,生不同衾死同穴。可吁嗟呼!女之生,心何深?牛衣[4]风冷愁菜砧。女之死,气何烈!镜台惨淡[5]鹃啼血[6]。化石[7]摩笄[8]风并古[9],箜箯徒唱奈何语;地下逢郎却羞[10]郎,哭说银钏侬误汝。当时县官伊何人?噫嘻尔亦有儿女!枣阳三年不下雨。民国十二年,邱东阳氏重修枣阳县志时将此诗录入,并另撰吴烈女传附后(见

  • 文章監利先哲王柏心(子壽)著述草目略

    来源期刊:《監利文献》 第2期  作者:王軼猛 出版时间:1982-01-01
    关键字: 监利先哲 著述目览 县志修目 世系表

    商务印书馆予以订正(函另别录),藉明史实。此虽小事,微不足道,然以涉及鄕邦先正文献之信征,不得不有矫显误而不已于言,意殆如斯。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容曰不可。是以读其书想见其为人,当由史乘载记以觇之,方足以明其涯略,庶尙友古人若接席,而读其书如相语。轶猛虽中祕之未窥,尝不释卷以自乐。迨览柏心氏手蹟,缅怀先哲,油然启幽古之思,浑忘闇鲁,蒐诸史籍钩稽硏索,勒成小篇,不无愚得,使读柏心氏书者稍有裨补,且堪资谭监利艺文之小助,聊识槪略,藉供他时重修县志时以备文献之采征。一

  • 文章監利文明識小錄續編

    来源期刊:《監利文献》 第2期  作者:陳祚龍 出版时间:1982-01-01
    关键字: 民谣编辑 释智顗 明清名人录 近古寿星 监利县志

    本年元月三十日出版),悉予刊布(参看该集,页16~53),而此「续编」所收之「鄂监民间流行的歌谣词章」、「关于释智顗的『故鄕』、「入道及其他」、「淸代监利两位名僧的新传」、「关于『传说』中的监利县毛家口与陈友谅之因缘」等四篇文字,已往固蒙国内其他期刊先后亦予刋布,唯其余「关于淸代台湾地区第一位监利籍之公仆究系谁何的小问题」、「关于监邑先贤段光煃」、「关于古往监利某些艺术名人与耆寿」、「关于监利县志」等四篇文字,则皆系新近稿成之小「玩意」,就此一并说明。尙祈

  • 文章從「伍子胥故里」説起

    来源期刊:《監利文献》 第3期  作者:錢江潮  出版时间:1983-02-01
    关键字: 伍家场 伍申之义 奉吴伐楚 古荆州 监利县志

    渐为下五里的监利所属余家埠取代。市街北端紧接白鹭湖堤腰筑一横堤,与白鹭湖堤成丁字形,横堤属江陵县管辖。在街头东侧面对江陵县立有二公尺高大石碑一方,上书「伍子胥故里」五个大字。街头广场面对市街建有伍相祠,仅存一进层,传说祠内尙藏有伍子胥盔甲。「监利县志」载称「伍员宅在县西北」,当即指此。白鹭湖西陈徐家河岸有报恩寺,相传为伍子胥报漂母之恩所建。后已毁于日寇侵华之役。余家埠西南黄夏河西,有一小集鎭名申家湾,相传为申包胥故里,建有申氏宗祠,祀申包胥等。「监利县志

  • 文章棗陽與棘陽的歷史淵源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32期  作者:吳祥明 楊振華 出版时间:2015-01-01
    关键字: 棘阳与枣阳有关 两个棘阳 汉棘阳地理位置 反莽路线 流经情况 县志记载 考古发掘 意义深远

    关于枣阳与历史上棘阳的关系,对于枣阳人来说,已是早有定论。老《枣阳县志》明确记载:“按枣阳之名,实承棘阳而立,别无取义。自随立枣阳,而棘阳于南齐时已废,当时吾县境内尚有舂陵、蔡阳两县,而枣阳之地由棘阳附入者,必不少矣。”又《晋书·枣据传》载:“初姓棘,后改为枣。”这些记载如此明确,按说枣阳由棘阳转换而来应是不成问题的问题。尤其,近些年来,还有不少热心枣阳历史的士人和专家学者,通过考察和查阅各类相关史料,从而进一步证明和肯定了县志的结论意见。然而,也出现

  • 文章臺北市湖北陽新縣同鄕會七十三年理監事聯席會議紀錄

    来源期刊:《陽新文獻》 第1期  出版时间:1986-08-01
    关键字: 湖北阳新县同乡会 1984年 会议记录 理监事联席会 工作报告 经费报告 县志收支报告

    入新台币玖万肆仟陆佰零壹元正。2.付出部门:⑴印刷费新台币肆仟陆佰零五元正。⑵邮费新台币捌佰贰拾贰元正。⑶交通费新台币壹仟壹佰柒拾伍元正。⑷杂支费新台币叁仟壹佰陆拾陆元正。⑸鄕友慰问金七人每位六〇〇元计肆仟贰佰元正。共支出新台币壹万叁仟玖佰陆拾捌元正。以上收付两抵结存新台币捌万零陆佰叁拾叁元正。(包括会馆捐四七、八八二元,会费三二、七五一元)。㈦县志收支报吿1.县志部分:⑴县志印行二〇〇部。⑵鄕友购买一二六部。⑶赠故宫博物院一五部。(赠送原因详县志)。⑷赠中央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