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往事回忆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家鄉菜·智慧多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35期  作者:唐如怡 出版时间:2010-02-13
    关键字: 贵州菜 风土习俗 往事回忆

    二十年前,父亲初与家乡连系上时,透过书信提及怀念家乡的「网纱」(竹笙)与酱油,亲人便将竹笙干货从大陆寄来了。如今我还记得很清楚,当信封被拆开时,那几支带着微黄色的竹笙,是如何让父亲如获至宝,那是当年在台湾看不到的菌类[2]。有时家中正好有竹笙,或是从家乡带回来的小黑木耳,那是一定要与乡亲共享的。但多数时候材料缺乏,只能调个凉拌折耳根,贵州辣椒,自制泡菜与泡辣椒、水豆豉等,这些都是我父亲几乎每餐少不了的开胃菜。就在我母亲偏向广式料理的烹饪手法下突围而出后,那几

  • 文章河燈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34期  作者:金筑 出版时间:2009-01-25
    关键字: 河灯 往事回忆 风土习俗

    貴陽 金筑童年,到了夏夜,寂靜的山城,平靜的南明河畔,有放河燈的活動。熱心的鄉人,用篩子捧著紅、藍、綠、黃、紫等色彩的河燈,從上流施放,波光粼粼,冉冉蕩蕩順流而下。漆黑的野地,無月無星,也無其他亮光,這些小河燈漂浮水面,美姿千采,活潑亮麗。據說,這些紙河燈,要去照明一些失意的靈魂,指引一條明路,讓他們在幽暗的境遇中,也熒熒閃光。從上流徐徐漂然而來,像眾多少女的眼睛在河面上眨呀眨呀,河面點亮著希望,美麗的嚮往。這樣眾多的燈盞,靜影浮光,遍滿河面,水流耀金似...

  • 文章憶兒時家鄉味四處飄香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26期  作者:張興堯 出版时间:2001-02-01
    关键字: 往事回忆 家乡味道 美食介绍

    一、前言:每年春節,同鄉會擇吉日在台北市忠孝西路「天成」大飯店舉行「團拜」,並頒贈獎學金,鼓勵優秀學生,是日也:少長雲集,揖讓爲禮,互祝康泰,會中聚餐,興高采烈,舉杯暢飲,豁奉打碼,奮臂掄元,或輕聲細語,互訴衷腸,或吟詩句,或引吭高歌以舒胸懷將生活點點滴滴化成和諧韻律,這灑脱氣氛惟有歷經亂世苦難歲月的人才能體會。鄉親們在盡興時,常念「豆棚瓜架粽葉飄香」、孺慕之情溢於言表,談到小時候廚下作炊時,在灶後「鍋邊轉」伸「五爪金龍」手背被敲之情景,焉然一笑。史書記...

  • 文章故鄉的年俗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26期  作者:張家豪 出版时间:2001-02-01
    关键字: 盘县 故乡年俗 往事回忆 风土习俗

    「莊稼老二莫唸年,過了年就要下田。」這是我們盤縣流行於農村的諺語。一般農民比較喜歡過中秋,因爲過了中秋,所種的大麥便收穫完了。但小孩子最愛過年,有好的吃,有好的穿,有的還有壓歲錢好拿。在這種大人不大喜歡而小孩子十分喜歡的情形下,年關既已到來,不過也不行。由於在一年所有的節裡,民間都把過年視爲最大的節日。故家庭主婦自農曆臘月初甚至於冬月中始,便忙著釀甜白酒、舂粑粑,跟著是宰年豬、裝香腸、醃火腿臘肉、做血豆腐,有的還醃柞肉和曬耙耙乾、粑粑角。至於爲家人縫新衣...

  • 文章故鄉寨門上的對聯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32期  作者:張麟 出版时间:2007-02-17
    关键字: 下坝 故寨对联 往事回忆 张廷休

    普定 張麟「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故鄉下埧,坐落在普定縣馬官鎮天龍山下,是一個看起來極為平常的村落。它始建於明初,據說與朱元璋調北征南有關,所以至今寨子裡還留有廟宇、戰樓、池塘、門洞和易守難攻的石頭房子以及曲裡拐彎的石巷道。如今這一切全都老去了,廟裡的神像不知所終,戰樓上不再有戲唱,池塘裡的水也早已乾枯,只有寨門上的對聯似乎還保持著原來的模樣——自昔士讀農耕、老安少懷,最愛醇鄉稱德里;依然山明水秀、花香鳥語,更從何處問桃源。(注:張廷休 普定馬官下埧寨...

  • 文章故鄕盤縣的『七月半』民俗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33期  作者:張家豪 出版时间:2008-02-06
    关键字: 盘县 “七月半”风俗 往事回忆

    江南水寺中元夜,金栗欄邊見月娥;紅燭影迴仙態靜,翠環光動見人多。香飄彩澱凝蘭麝,霧繞青衣雜其羅;湘水衣江巫峽遠,不知歸路欲如何。唐·李郢—中元夜與正月十五的上元節、十月十五的下元節鼎足而三的是七月十五的中元節,道士在這天以誦經作法事,和三牲五果普渡十方孤魂野鬼,佛教徒則以百味五果供養佛祖,舉行「盂蘭盆會」,有些人卻往往把中元、普渡和盂蘭盆會混為一談。「慶讚中元」和民間相傳搶孤、搶旗,撇開迷信不談,普渡表現出中國人「推己及人」的仁愛之心。因為孤魂野鬼雖然不...

  • 文章我所知道的「水家」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31期  作者:張嘉森 出版时间:2006-01-28
    关键字: 水族 水书 历史集萃 往事回忆

    獨山 張嘉森由於「眷村改建」,我於民國九十三年搬了新家。貴州民族學院科研處副處長潘朝霖教授,以「中國水家古文集句」,書贈楹聯一副為賀。以漢語釋義則為:「年月日時方方利,春夏秋冬天天吉。」我也好奇,想「秀」一下,就把此聯作為乙酉年賀年片的賀詞。《貴州文獻》執行編輯張興堯兄,好像是與我「心有靈犀」似的,把它刊載於第三十期的目錄之後。並用電話告訴我,大家對於水家,是前所未聞,希望潘朝霖先生能提供一些關於水家的文稿。我也就立即向貴陽打了電話,潘先生也已答應了。不...

  • 文章吃生期酒有感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30期  作者:程志立 出版时间:2005-01-20
    关键字: 生期酒 人物感悟 往事回忆

    九月初返鄉慶祝胞兄八秩誕辰,讓我見到現在的老家辦生期酒的景況。城裡請酒,多半是到餐館,與台灣相似,惟獨農村鄉下就大不同。現在鳳岡鄉下的習俗,是互助自成一套模式。不論紅白喜慶,在主人家要連續吃三天,第一天:準備餐具,附近鄰居家的八仙桌橙,由各家自行搬到請酒的家去,廚房的炊具用品,由少數有專長的幾家,自行將炊具搬到請酒人的家、院子裡的住戶、全家大小負責幫忙,前一天家裡不用開伙,全家老小都到請酒的人家吃飯。第二天:正式宴請賓客。第三天:是清理歸還借用的餐具、全...

  • 文章瓜兒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11期  作者:洪荒  出版时间:2016-09-07
    关键字: 偷瓜 送瓜得子 地方风俗 往事回忆

    十三歲那年,我便當上乾爹了。乾兒子是潘七嫂的孩子,瓜兒。收乾兒子,在大人也許並不算甚麼,可是在我那麼點年紀便當了乾爹,實在有趣而且怪難爲情的。潘七嫂是我們街坊,她和我二嫂嫂又是親戚。潘七嫂和潘七哥結婚已兩年多,但是一直沒生孩子。他們兩夫婦想孩子想得幾乎發狂。吃藥、打針、求神、拜佛,幾乎甚麼都做遍了,可是一點效果都沒有。在安順,民間流行着一種古老的迷信。一般人相信,中秋節晚上,如果有人送瓜給那家,那家很快便會生孩子,所以對於長久不育的夫婦,在中秋節那晚,親...

  • 文章回首鄉關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28期  作者:黎煥頤 出版时间:2003-02-01
    关键字: 返乡探亲 往事回忆 沙滩文化 故乡风貌

    既是鄉土情結,更是文化情結,近十多年來我常回故土。但總是匆匆來去,一如蜻蜓點水。這次我下定決心給自己約法三章:一、時間長一些,決不住賓館。二、除至親摯友外,決不張揚。三、心態要如閒雲野鶴,不著物相。蓋只有如此方才能密切體察故鄉人情世態的變化之真。於是九月上旬應邀赴桂林參加詩會結束之後,中旬即飛貴陽住侄兒黎煌家中,與省垣的文章性情之交互通款曲不拘俗禮、不泥行止、徜徉市井,聽市聲物議。然後,便赴遵義縣南白鎮與侄兒黎培炎、黎培桎團聚,同赴沙灘老家,一門骨肉不分...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