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主题分类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5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精巧的语上「烟锁池塘柳」征求下配对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7期  作者:張宗海 出版时间:2014-11-15
    关键字: 对联要求 精巧之处 六个下联 词性文法 部首平仄 不可犯孤平 试拟下联

    传说在清朝初年江苏苏州某名园主偶得一个巧句「烟锁池塘柳」。他就用这一巧句作为语的上而征求下。虽然得到了一些回响,但他不太满意,感觉应征之下,似仍有妥适不足之遗憾!现在笔者对此颇有兴趣,所以提出一点浅见,以抛砖引玉,企盼更多回响,而发扬我中华文化另一优美的传统,各抒卓见而收集思广益。所谓「语」就是「对」。对的字数虽不限定,但通常采用五言或七言,其平仄的格式亦与五言或七言近体诗者相同。上与下的词性要相同,对仗要工整。所谓「精巧」是指「烟锁

  • 文章漫谈滕王阁对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38期  作者:黃天璧 出版时间:1989-10-20
    关键字: 滕王阁 历史资料 王勃 对联解读

    擧世瞩目的滕王阁重建工程,在江西省南昌市政府以及全国各地人民群众的重视和关怀下,正在加紧的施工,预计今年金秋时节,这座闻名遐迩的江南名楼,将完成外部结构,然后转入内部装饰。不久的将来,中外游人即可登临这座矗立于赣江之滨的名楼杰阁,重睹那「落霞与孤窎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南昌滕王阁自唐代永徽四年(公元六五三年)唐高祖李渊的幼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峙修建日起,一千多年来,许多文人雅士赋诗著文,撰写对,来歌咏它,赞美它。其中

  • 文章王安石难苏轼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49期  作者:若然 出版时间:1992-07-01
    关键字: 王安石 苏轼 文豪对联

    北宋的两位大文学家,王安石和苏轼,他们在政治上的见解,虽有差别,但在文学方面,却时相切磋。据传:有一次苏轼去拜会王安石时,于聊天之中,苏轼说他偶得一绝句,请王赐对;王见他面带傲气,心想不如乘机压压他,于是请他说出上来试试;苏说:「为我周旋宁作我,」王稍加思索之后,即对以「因郎憔悴却羞郎。」王于对完之后,立即起身转了两转,然后指著身上的蟒袍说:「身缠龙、龙缠身、身转龙翻身;」苏轼听后,想了一会,得不出下,忽然见到那位进来添茶的侍女,头上有只凤钗,于是

  • 文章關於贛邑文章揚八代用典的商榷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57期  作者:周仲超 出版时间:1994-07-01
    关键字: 对联 陈抟 对联工整 王安石 赣邑文章扬八代

    一、对创始者之传闻我国方块文字与欧美日韩等国文字最大不同点,(日韩采用汉字者除外)乃在其字的本身除具有书写上的高度美术之外,且具有排比对仗上的高度艺术功能。(其他文字系数字母拼凑成一字字母无法对比)因此成为文人墨客寄情寓意的无上妙品。显非鲁迅等人咀咒「汉字必灭」的话所可理解。但「五四」时代的那些文人,都是读过线装书的人,也多半会做诗词,其为何发此毒咒,摧毁固有文化自截源头,除了时下所谓的「作秀」之外,似乎找不到正当理由。关于对创始人,据闻创自唐末的陈

  • 文章漫谭春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9期  作者:唐子安 出版时间:1987-07-07
    关键字: 春节 中华文化 春联创作 二字 历史沿革

    新春佳节,黏贴春,传始自后蜀主孟昶,旧历正朔,以桃符献词,贴于寝宫,文曰:「新春纳余庆,佳节号长春」。为我国首次创作春,嗣后世习相传,风行全国,家家户户,文藻翰墨,相互辉映,点缀新春,蔚成民俗,至今更寓有复兴中华文化,推广社会敎育之深厚意义,用以鼓吹中兴,完成时代使命,宜矣!今岁友人陈德馥会计师,以余性喜涂鸦,常有握管,属意代书春,乃勉凑俚句,以应时令,用示和声同庆之意焉!陈会计师,国立曁南大学毕业,曾在台北,开业正哲会计师事务所,为江西省党部,前

  • 文章遊廣靈寺、悟禪意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1期  作者:王輝、曉燕 出版时间:2003-02-01
    关键字: 广灵寺 建立缘起 禅宗思想 语录联句

    不是神仙也寿长。」广灵禅寺的缘起公元一九四六年十一月廿二日,正式成立了「中国佛教会江西省广丰县支会」;到了一九五二年,改组县佛教支会,成立广丰县佛教合会筹备处,至一九八六年改为「广丰县佛教协会」。但从一九四三年起到一九八七年止,历时四十四年,广丰县佛教团体组织所在地,一直设在慈云寺,作为本县佛教正常活动的中心场所。慈云寺位于原大石鄕南屛村,始建于清宣统元年(公元一九〇九年)。因该寺地势低洼,布局受限,不适应县佛协会的正常活动,于是经过县宗教主管部门的同意

  • 文章文豪紀曉嵐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6期  作者:唐子安 出版时间:2001-11-01
    关键字: 纪晓岚 人物逸闻 诗联 电视连续剧

    「一爬爬到最高楼,十二栏杆冲斗牛,纪昀不愿留名姓,恐压八闽十二州」。事后惊悉是大名鼎鼎,正三品学台大人,众愕然!纪晓岚,性聪颖,文思敏捷,处事机警,乾隆进士,官拜协办大学士,諡文达。得乾隆帝宠爱,常伴驾出游,帝亦常出难题上,嘱接对下,以试其才华,均能及时答对,且文意切当,词句亦公允,巧妙对,今杂志刊物,多有选录,深受读者喜爱,难以枚举,著有「阅微堂笔记」二十四卷问世,年八旬,吿老回鄕,自称天下未有不可对之对」以自豪。他太太陶夫人不以为然,「应知

  • 文章陶淵明與古彭澤縣治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6期  作者:董建民 出版时间:2004-05-01
    关键字: 古彭泽县 陶渊明 县治 历史说法 历史关联

    广武(今山西代县)周绩之、吴兴东迁(今浙江湖州市)陆修静,游憩于此,因同好老子之学,每每评书论世,觞咏其间。他们相聚必饮酒,日饮于九曲池,夜饮于玩月台,相别则折柳以为赠。后人幷建三学堂(又名三贤寺、三贤古刹)以资纪念,唐宋又立祠以祀之,台池堂祠今俱圮,唯玩月台,至今犹存。一五〇〇多年以来,不少名人学士,不远千里,寻访到古彭泽县治,或吟咏,或撰文,对陶公进行缅怀。其中有两说,与陶渊明、古彭泽县治有着密切的关:一说南朝刘宋时代名将檀道济,殁葬小凰山,但墓失

  • 文章金溪台会馆落成纪要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9期  作者:詹秦 出版时间:2000-02-01
    关键字: 金溪 台联会馆 乡情 建设落成

    金谿 詹秦吾邑金溪,位于赣东大道,地属鄱湖平原,近浙赣、鹰厦铁路,得天独厚,人杰地灵,代出贤能。宋朝陆象山、民国周浑元,一文一武,先后辉映。民国以来,频遭战乱,烽火中国,民生凋敝。遂于民国三十八年春,鄕人辗转抵台约千余人,离鄕背井,仆仆风尘,白云苍狗,回首前尘,历经五十余年矣!感韶华易逝,怅岁月不居,旅台鄕亲,早已鬓发斑白,情系桑梓,心怀社稷,欣逢两岸开放探亲,返鄕人潮,途为之塞,行装甫卸,苦无谊之所。本会有鉴于此,乃于一九九七年,倡议筹建台

  • 文章孫中山先生的台灣情懷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5期  作者:王水寶  出版时间:2011-11-01
    关键字: 孙中山 台湾 情怀 历史集萃 政治联系

    今年是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一〇〇週年,在隆重紀念的同時,我們也無限緬懷孫中山先生四十年的革命生涯,他一直為祖國的統一而奔波,而台灣也一直縈繫在他的心中。一八九四年,孫中山先生因上書李鴻章,提出改革政治主張被拒後,到檀香山,於十一月二十四日創建了革命團體興中會。為了在台灣建立興中會分會,以喚起台灣同胞的民族精神。一八九七年,經孫中山先生同意,派革命黨人陳少白抵達台灣,於十二月在台北成立了興中會台灣分會。甲午戰爭失敗後,腐敗的清政府與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

共58条记录 1/6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