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鄱阳湖共返回1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鄱阳湖泛舟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57期  作者:朱茹辛 出版时间:1994-07-01
    关键字: 鄱阳湖 湖域景色 游览 圣母庙

    鸟飞千白点,日落半轮红」,这是鄱阳湖特有的景象,令人叹为观止。去岁偕妻返鄕,特赴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一游。鄱阳湖面积二千七百平方公里,有「洪水一片,清水一线」的特色,每当春夏洪水季节,水域辽阔,烟波浩淼,呈现一派「茫茫彭蠡春无地,白浪卷风湿天际」的壮观景象。当秋冬季枯水之时,水流归槽,湖滩大片露,出湖草应时而长,大片绿草如茵的湖洲、和沼泽成为白鹤,如天鹅珍禽候鸟过冬的乐园,此时正好欣赏「鸟飞千白点,日落半轮红的」的美景,因此鄱阳湖,成为一年四季游旅的好去处

  • 文章鄱陽湖上憶傳聞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99期  作者:李會華 出版时间:1980-01-02
    关键字: 鄱阳湖 传说 山川名胜 寺庙

    位于长江中流之鄱阳湖,四周围绕:九江、星子、德安、永修、南昌、进贤、余干、鄱阳、都昌、湖口等十县之多。湖形似一葫芦,湖口临长江,湖水宣泄于长江,湖底广濶,汇纳修水、抚水、信江、乐安河、昌江、赣江本支流等水。于春夏涨水季节,湖面环绕之面积,有二千七百八十万方公里。似如汪洋大海,一望无际,波涛汹涌,有无风三尺浪之称。入湖口处,左为九江县,有庐山屛护之;右为湖口县,有石钟山屛护之。江水浑浊,湖水碧绿,长江之水与湖水分隔一线,十分显明,有如刀分,淸者自淸

  • 文章好吃的藜蒿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48期  作者:陶理 出版时间:1992-04-01
    关键字: 藜蒿 草鱼 鄱阳湖 乡土野味

    暮春三月四日到家鄕南昌,吃到了四十余年向往的「藜蒿」。此菜是南昌赣江支流,流入鄱阳湖低洼的沼泽区的一种「水草」。叶形似蒜叶而略小,茎似蒜苗粗细而略短。叶茎均呈青翠。每届江南春雨连绵季节,鄱湖西侧沿岸沼泽中,葳蕤繁茂,也成了鄱湖著名的春季「草鱼」繁殖的大本营。给本区的农渔混作的农渔友们,带来不少财富。也带来莫大口福。回到本题——「藜蒿」,由水中采拔起来,以竹篓装好(每篓约瓦斯桶般大)由帆船运往巿上求售,这就是南昌巿民、一年一度最爱的、一道家常美味佳肴。不过

  • 文章憶故鄕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5期  作者:潘世綸 出版时间:1968-04-02
    关键字: 故乡 滕王阁 鄱阳湖 怀古诗

    風雨連朝欲雪天。寒深漏盡未成眠。雲迷廬阜家何在。浪撼鄱湖榜不前。滕閣記曾夷瓦礫。徐亭料亦沒烽烟。可憐水火遺民淚。已是呑聲十九年。

  • 文章湖草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4期  作者:邵天柱 出版时间:2001-05-01
    关键字: 鄱阳湖 乡土回忆 湖草 农业 乡土文学

    都昌 邵天柱「鄱阳湖的草,南昌佬的宝」,这草指的藜蒿。藜蒿究竟怎么生、怎么长的,我惭愧,不很清楚,只知它的嫩茎可以作菜。早春,用来炒腊肉,别有一番风味,入口咯崩脆,且带一丝芫荽的异香。打小住鄱阳湖边,却因家鄕没吃藜蒿的习惯,对它熟视无睹。及成人后,多次借调省城,方在南昌的餐桌上经常吃到它。初吃亦不大习惯,久而久之,受南昌朋友影响,竟然也喜欢上了。近年,藜蒿被美食家们吹神了,说它有防癌的功效,于是不仅成了省城的名菜,而且跻身于国宴,甚至飘洋过海了。因此,它

  • 文章扳銀魚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9期  作者:邵天柱 出版时间:2000-02-01
    关键字: 扳银鱼 地方风物 鄱阳湖 银鱼品种

    都昌 邵天柱以往,每年的白露至寒露,鄱阳湖便进入银鱼汛的旺季,是渔民们下湖捕银鱼的好时候。这好季节,不是渔民的,也不愿错过。纵不能像渔民那样的下大湖拉大网,也会到湖的港边,寻找银鱼洄游场,用筝去扳。筝多自制,由网、弓、杆、绳诸物组成。网方形,四角扎在两根交叉的竹弓上。弓的交叉点,用铁丝穿过,与筝绳一道,系于扳杆梢头。筝下水后,扳杆尾端与扳绳另一头就放在身旁,起筝时,只需替扳杆尾端找个支点,收扯扳绳,扳杆梢头即向空中立起,筝也就网著鱼儿悬出了水面。有劳

  • 文章帆船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7期  作者:邵天柱 出版时间:1999-08-01
    关键字: 鄱阳湖 帆船 故乡怀思 《都昌县志》

    都昌 邵天柱受聘主编《都昌县志》时,朋友送来几张很能表现故鄕特色的老照片,其中一张,我尤喜爱,拍的是县城港口南河头的景致。翠翠的山峦连绵著,从浩瀚的鄱阳湖里,裁出一弯绿水,由之形成归舟休憩的场所。倘仅是如此,倒不新鲜,希罕的是,港口泊著的十数艘船舶,是现今已不易见着的帆船。那如旗杆般耸立的桅樯,如卷席筒般横卧著的帆篷,如龙舟般两头翘翘的船体,若干年前就已渐成陈迹,故显出照片的珍贵来。迄今,每每从县志上翻看它,都不由得钩起我对鄱阳湖往昔的许多遐思。早年

  • 文章鄱阳湖烟波浩渺景万千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8期  出版时间:1997-04-01
    关键字: 鄱阳湖 地理概况 风景揽胜 名称考证

    鄱阳湖为我国五大湖之一,其湖位于赣省北部,简名鄱阳,古称之彭蠡,又名彭湖,一名扬澜、或名宫庭,载诸禹贡方舆。若言湖之形状,中为细腰,分为南北二湖,北湖又称落星湖,南湖亦称宫庭湖。再言湖之容量,可纳仙霞,黟山二山脉以南之水,及赣江、昌江、信江、抚水与诸水诸流,汇集湖中,经由湖口而注入长江。继言湖之面积,则随季节而异,夏秋水涨时、湖面渐宽。当长江水溢,江水倒灌入湖,则湖面更形辽阔、烟波浩渺,汪洋无既水天一色。长约四百五十里,阔约八十里,面积约三千六百平方里

  • 文章鄱阳湖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89期  作者:高子昂 出版时间:1977-07-02
    关键字: 鄱阳湖 忠臣庙 望湖亭 石钟山 孤山

    我国夙有五湖之称,鄱阳湖即其一。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简名鄱湖,古称彭蠡,又名彭湖,一名扬澜,亦名宫亭,载诸禹贡方舆。以言湖身,中为细腰,因有北湖、南湖之分。北湖又称落星湖、左蠡湖;南湖亦称宫亭湖,位星子县东,乃星子所濒之处,旧称甖子口,腹大颈小,形似甖瓶,为北湖、南湖之中心。以言湖之容量,可纳仙霞、黟山二山脉以南之水,及赣江、昌江、信江、抚水、修水诸流,汇集湖中,经田湖口而注入长江。以言湖之面积,胥随季节而异,夏秋时水涨,湖面渐宽,当长江水溢,江水

  • 文章漁家魚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1期  作者:邵天柱 出版时间:2000-08-01
    关键字: 渔家 故乡特色 烹饪方法 鄱阳湖

    以忘怀的。渔家待客,自是大鱼好鱼,如扁鱼、桂鱼等湖中珍品,至少也得十几斤的青鱼或鲤鱼。鄱阳湖的鱼出自大水面,不像塘里养的带泥土味,因而这鱼若到了大馆子,必当上品小心伺候,做出许多花样来。其实那正是损掉鱼味的根由。你想,鱼经刀剥手抓之后这样腌,那样炸,味道不早跑掉一半了么。渔家做鱼,找不出那么多佐料,有姜有蒜有辣椒足矣。其之保持鱼味,关键有二:一是鲜活,猪吃叫,鱼吃跳;二是做法。鱼砌好洗净涤干后,万不可像馆子里那么用油去炸。再说,渔家也没那么多油。像我表姐,遭饥荒

共17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