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自然风貌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讀詩話·憶匡廬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92期  作者:房稼韓 出版时间:1978-04-02
    关键字: 庐山 自然风貌 历代诗词

    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庐山不仅是名山,形势极佳。于我革命大业的影响,亦有辉煌史页。抗战前后,训练革命干部的庐山训练团,即设于山中的「海会寺」。民国二十六年,日寇发动芦沟桥事变,打算要在三个月之内灭亡中国, 蒋总统当时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即召开庐山会议,号召全国同胞,奋起抗战,终获最后胜利。于此可见庐山也是我民族正气毓钟所在。以往我虽数次于役南浔道上,虽说十分向往,亦惜未曾上过庐山,一觇风貌。读易君左昔年诗草中「恨无淸福住庐山

  • 文章石鐘山散記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5期  作者:董建民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石钟山 自然风貌 亭台 观日落 游览记略

    这里,恍如隔世,似走进梦幻,踏入烟雨迷朦的岁月深处,悠然超然,荣辱皆忘。这种奇妙的境界,对于未能免俗的人们,委实是一次难得的人生享受。石钟山是天造地设的自然盆景,玲珑剔透,景色奇特,游览观赏,美不胜收;石钟山是一部奇书,历史烽烟,名人轶事,故事传奇,百读不厌。只要一走进石钟山,就仿佛平添几份生命的活力,就连自我的灵魂也好像得到陶冶和升华。石钟山总是给人以迷醉,让人流连忘返。即是下到山门,游客还是一步三回首,恋恋舍不得离去。

  • 文章黃山、長江三峽遊記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1期  作者:胡一帆 出版时间:2003-02-01
    关键字: 黄山 长江三峡 风景名胜 历史建筑 自然风貌

    中央直辖市。民国四十三年又改为省辖市,并辖武昌、汉阳二县。武昌、汉口、汉阳三地,目前已由京广(平汉、粤汉铁路因长江大桥的修建而连成一线)、汉丹二条铁路和三条公路连成一体,成为武汉都会区。三地原隔长江、汉水,鼎足而立,各有不同的发展历史和风貌。武昌位于长江南岸,周朝以前为荆州辖地,后属楚。清末在此设有新式棉纱厂。武昌起义,建立民国,使它成为全国乃至世界闻名的城市。武昌原是文化、政治中心,近年来已发展成重工业区,颇具规模的武汉钢铁工厂就在它的东北部。汉阳位于

  • 文章大庾嶺和梅關驛道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6期  作者:楊曉蒼 出版时间:2004-05-01
    关键字: 梅岭 梅关驿道 梅花品种 历史风貌 自然风景

    中學敎師瑞金 楊曉蒼大庾嶺,又名梅嶺,最早叫台嶺,也叫寨嶺,是我國南嶺山脈中五嶺(越城嶺、都龐嶺、萌渚嶺、騎田嶺、大庾嶺)之一。據說漢武帝時,大將軍庾勝南征有功,留守嶺上,並築庾將軍城於嶺北,後人爲紀念他,遂稱嶺爲「大庾」。它綿亙於贛粤邊境,呈東西走向,是長江水系中贛江和珠江水系中北江的分水嶺,是我國南部重要的地理位置分界線。平均海拔一〇〇〇米左右,主峰天華山一三八四米。山體因有大量花崗岩岩漿侵入,富產鎢、鉬、錫等有色金屬,被舉爲「有色金屬之家」,尤以鎢...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