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公益事业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伍、人物傳記:)先伯常連公傳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2期  作者:謝照嶙 出版时间:1977-01-31
    关键字: 谢常连 族长 俭朴 公益事业 往事回忆

    生活简朴,除非逢年过节,具备鸡鱼肉等良品,宴家人外,常餐餐用素,仅淡饭蔬菜之类,衣着亦仅粗衣,绵布,绸缎之属少有之。其俭德之风,闻名鄕里矣。但对于地方公益事业,则宽怀乐善之。如助贫救急,捐建祠宇,修桥舖路,无不慷慨为之。尝新建黄柏冈茶亭,以便来往客商,休息茶飮,及舖修黄柏村至黄柏圩道路,自督工赶修皆亲自领行,惹得地方人士赞美。鄕里遭逢靑黄不接时,米谷缺乏,即擧办平粜。如遇天旱饥荒时,以地方之风俗,同宗人,均求助于同宗富有者求接济,先伯父皆乐为施舍救援。吾云天谢家

  • 文章覺世見聞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5期  作者:楊世煥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社会见闻 社会道德 公益事业 乡亲捐建

    凌霄山人八十二叟 瑞金 楊世煥人生百歲,不過一場春夢,醒來剛熟黃梁。而世事如浮雲幻影,變化莫測。「閱盡滄桑百感生,由來世態反人情。」今因社會形態不斷轉變,社會風氣日趨新潮,而社會道德日漸淪落。時聞台灣傳播媒體報導欺詐、勒索、綁票、情殺、自殺、槍擊等重大刑案,日有所聞。舉凡犯案之人,均因良知泯滅、惡念貪心、嫉恨私怨、窮困潦倒、而做出違背良心與道德及法紀之暴戾行爲,而造成社會不安。人性本善,人與人之關係,原應秉持互信、互愛、互助、互諒之態度,而存「做好事不能少...

  • 文章(伍、人物傳記:)先兄籍田事略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2期  作者:楊衍紳 出版时间:1977-01-31
    关键字: 杨籍田 务农 师范学校 小学校长 公益事业 病逝

    先兄籍田,派名衍經,生於民前十一年十二月九日本縣上陽村,世業農,父世材公,雖以家困未克入學,然勤儉自持,終成小康。昆仲有四,妹一、先兄居長、二兄衍綸、三兄衍銹、妹連英均陷大陸,紳能携眷隨軍來臺,先兄之鼓勵也。先兄友愛逾恒,嘗謂:愛國必先齊家,而以修身養志爲大孝時相勉勵。平生道義待人,忠誠接物,自强不息;尤對地方公益,鄕里糾紛靡不竭力以赴,鄕人族人每德之。先兄畢業於江西省立第二師範,初受聘於私立劉氏羣德小學校,時前淸拔貢劉雅堂老輩任校長;繼任縣立小學校長多...

  • 文章鍾鳴鳳念念不忘故鄉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2期  作者:袁桂生 出版时间:1998-04-01
    关键字: 钟鸣凤 家乡事业 公益事业 同乡乡贤 教育交通

    分宜 袁桂生分宜籍台胞钟鸣凤先生,洋江鄕钟家村人,四九年前去了台湾。台湾大学毕业后,在大专学校任敎。分宜县旅台同鄕会,是钟先生亲自倡导成立,并被旅台鄕亲推选为同鄕会理事长,至今十余年了。钟先生十余年如一日,一心一意为旅台鄕亲服务。同时,不忘致力于家鄕的敎育和公益事业,受到台胞和家鄕人的赞誉。家乡敎育九一年清明节前夕,钟先生回到家鄕探亲访友。对亲属说:《离开家鄕四十余年,没给家鄕做点什么。现在决定从今年起,每年从积蓄中拿出些钱来奖励家鄕升学的学生,重点奖励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