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中国文化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鄉訊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1期  出版时间:1995-07-01
    关键字: 景德镇 陶瓷工艺 中国文化 突破进展

    景德鎭永恒的興旺中華電視台於民國八十年九月三十日晚間播出「元瓷與景德鎭瓷業節目」云:元代製瓷工藝,在我國陶瓷史上,有極重要的地位,此一時期,江西浮梁縣景德鎭製瓷工藝,有了新的突破,首先是製胎原料的進步,其次是中國繪畫技巧,與製瓷工藝結合,更爲成熟。最後是顏色釉的成功,而裝飾手法,則以繪畫居首,運用連續,散點,開光等方法,巧心聚蘊,融匯而精粹,無論是官窯,民窯,都別具風格,這些精純的瓷器。在景德鎭日益興旺,成爲千年瓷都美名。泱泱瓷國是中華江南的靈秀將珠山描...

  • 文章頤苑隨筆 中國人的姓氏——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9期  作者:蕭炎興  出版时间:2007-08-01
    关键字: 姓名 中国人 中国文化 赐姓 黄帝 安名字

    可以看出,安一个名字,竟费如此大的功夫。韩国人接承中国文化,安名字的习惯与中国一样。而日本人则不一样,日本人取姓名与欧美大致相同,仅把姓名视作代表个人的符号,不含半点吉利意思,不过日本人可能是文字的含义不同,在名字上看来有点不雅,像有个摔角手叫马场,现任首相叫小泉一郎,还有的叫猪猓山下的呢。中国人的安名,若能与他的姓氏的吉利点连起来,则会更佳。但古时的姓氏并不是个人自由挑选来的,而是由「天子赐姓,诸侯命氏」而来。所谓天子,就是历代的皇帝,所谓诸侯,就由天子对

  • 文章慈恩亭記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4期  作者:楊世煥 出版时间:2003-11-01
    关键字: 中国文化 孝道 建慈恩亭 思乡怀亲 诗词

    瑞金 杨世焕伦常本乎天性,人子戴德怀恩,故常念慈亲。考中国文化之特质,素以「孝道」为先。而历代圣贤所重视之美德,乃尊父母为家庭中心。汉书曰:「夫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已阐明父母之恩,天高地厚。故自古以来「孝」实为治道之大本。余愧为人子,飘泊海隅,数十载之流离岁月,对父母未尝尽孝。念及罔极慈恩,欲承春晖无期,时兴风木陟屺之情,含泪犹记庭训。而我关西杨氏朝奉公嗣孙,尤应仰怀「睦堂」忠义之教泽,宏扬清白之家声。今余已虚度八十有一春秋,忧患余生,对于慈训

  • 文章(參、綿江詩苑)慈恩亭記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13期  作者:楊世煥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慈恩亭 中国文化 孝道 关西杨氏 风景名胜 诗词作品

    伦常本乎天性,人子戴德怀恩,故常念慈亲。考中国文化之特质,素以「孝道」为先。而历代圣贤所重视之美德,乃尊父母为家庭中心。汉书曰:「夫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已阐明父母之恩,天高地厚。故自古以来「孝」实为治道之大本。余愧为人子,飘泊海隅,数十载之流离岁月,对父母未尝尽孝。念及罔极慈恩,欲承春晖无期,时兴风木陟屺之情,含泪犹记庭训。而我关西杨氏朝奉公嗣孙,尤应仰怀「睦堂」忠义之教泽,宏扬清白之家声。今余已虚度八十有一春秋,忧患余生,对于慈训,宛如深夜传

  • 文章江西之食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57期  作者:太公 出版时间:1970-12-02
    关键字: 神农氏 食物 中国餐馆 中国文化 鱼米之乡 地方特产

    民以食为天」,「食色性也」,是食之重要性,于此可见。我中华在洪荒时代,茹毛飮血,自燧人氏钻木取火,神农氏教民稼穑,于是人类有火化食物。进化又进化,至今日中国食物为全世界所称道及嗜好,华侨在海外以开中国餐馆致富者甚多。过去食物大部分由平民自求进步,近则学人佥以此亦中国文化,大加硏究,不但口味而已,务求营养卫生,于民族健康,亦发生重大的关系。最近有以江西之食下问于予者,予江西人也,义不容辞,谨举所知分述于次:有谢立委建华写过一篇吃在赣州,登载在江西文献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