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由来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坊表漫談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0期  作者:王鼎 出版时间:1997-10-01
    关键字: 坊表 牌坊 历史由来 县志考证

    湖口 王鼎湖口各地,原有许多牌坊,简称坊,也叫牌楼。先且「讲古」,牌坊古称「绰楔」。《新五代史》李自伦传:「其量地之宜,高其外门,门安绰楔,左右建台,高一丈二尺,广狭正方称焉。圬以白而赤其四角,使不孝不义者见之,可以悛心而易行焉。」此可看作牌坊的规格与功能,同时或可说明牌坊的由来。李自伦者,深州人,(今河北省)六世同居,孝悌可风。上「以所居为孝义厅仁和里,准式旌表门闾。」李氏当五代十国之世,社会纷扰,风气败坏可知。其能信守中华文化不移,岂祇一时一地之荣焉

  • 文章廬山得名眾説紛紜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3期  作者:崔若林 出版时间:2013-11-15
    关键字: 庐山 名称由来 神话传说 历史资料

    只能在这以后,所以道教的这些神话传说:决不会早于东汉以前,更不可能早于西汉《史记》成书的年代。所以,庐山名称的来历,决不是这些神仙的遗惠。早在他们制造这些神话之前,庐山这一名称已经存在。故司马迁在撰《史记》一书时,不必对庐山的名称作解释说明,只须直接提到它叫庐山,也不必兼述其他名称。但是,就因为这点原因,所以就为后来流传的种种说法大开方便之门,也为后人欲弄清庐山名称的真实由来造成一定的疑惑。有关庐山得名的种种历史事实,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其真正源于何种说法

  • 文章樟树的由来及药都的形成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2期  作者:樟樹巿台辦 出版时间:2013-08-15
    关键字: 樟树市 由来 药都 药文化

    壹、樟树的由来江西樟树巿境的先民文化,目前已调查发现商周遗址百余处,特别是吴城遗址属于商代中晚期的都邑遗址。牛头成(原樟树巿)已有分封一邑之主的「大夫」。3500年前已有国家掌握的祭祀和军队以及供交换的陶器商品生产,陶文的发现标志著樟树巿境当时已进入人类文明时代,这是樟树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秦始皇二十六年(221BC)新淦县,治城设在淦阳(今樟树镇)。县治之所以称淦阳,据明朝《隆庆府志》记载:「新淦,亦以水得名。」「淦水,源出茂才乡经清江紫淦入江,而淦阳

  • 文章江西省地名雅稱集錦(二)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52期  作者:周健  出版时间:1993-04-01
    关键字: 江西地名 雅称 名录 地名由来

    一、江西省——「中國鎢都」:地處長江中游南岸。礦產資源豐富,其中,黑鎢儲量、鎢精礦產量和鎢出口量,長期居全國首位,故有「中國鎢都」之稱。二、南昌市:⒈「洪都」——位在江西北部,贛江下游。歷史上,隋、唐、宋曾爲洪州治所,又爲東南都會,故有「洪都」之稱。⒉「第三十九福地」——東白源:位在南昌市。「雲笈七簽」卷二十七列爲「第三十九福地」,故稱。三、逍遙山——「第三十八福地」:位在新建縣西南。「雲笈七簽」卷二十七列爲「第三十八福地」,故稱。四、景德鎭市——「瓷都...

  • 文章『青雲譜』的來歷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59期  作者:湯巧娣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青云谱 道院历史 戴均元 名称由来

    青雲譜,原是南昌巿一所歷史悠久風景優美的道院,它座落在巿南郊十五里的梅湖之濱,岱山腳下。傳說在二千五佰多年前,周靈王太子晉(字子喬),在這裡創造道場,「煉丹成仙」。漢朝縣尉梅福公辭官後也在這裡隱居過。到晉朝時,許旌陽又在此開闢道場,是道教活動的一個重要基地。唐朝至和五年(公元八三一年),刺史周遜類建造太乙觀,宋朝至和二年(公元一〇五五年)皇帝又敕賜爲天寧觀,隨著時光的流逝,這座道院屢遭興廢。到清朝順治十八年(公元一六六一年),明朝朱元璋第十子朱權的後裔朱...

  • 文章临川「下马山」地名的由来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2期  作者:一成  出版时间:2000-11-01
    关键字: 临川县 下马山 地名由来 历史轶闻 王安石

    臨川 一成王安石十三歲那年,祖父去世,隨父奔喪回家,在附近「蛤蟆山」上一所學館裡就讀。「蛤蟆山」學館素以環境幽靜、學風嚴謹著稱。塾師是一位學識淵博、爲人正直、對學生要求極嚴的宿儒,在當地很有聲望。王安石來這裡讀書,有一段時間,受了「重武輕文」思想的影響,認爲「武能衛國、文難安邦」,因而熱衷於「習武」,放鬆了讀書。有一回,竟然瞞著塾師,溜到山下,圍著江湖武師看熱鬧,耽誤了一天功課。第二天早晨上學,在學館前邊的荆樹下,碰到了滿臉怒容的塾師。塾師問他昨天爲什麼...

  • 文章錢穆故居素書樓遊記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9期  作者:李佐援 出版时间:2005-02-01
    关键字: 钱穆故居 命名由来 东吴大学 参观游记 文化建设

    实属不易,乃在盛情难却之下勉为其难,如有报导失眞,谬误之处,尙祈鄕长们鼎力斧正是幸。贰、所见所闻概述:一、素书楼命名由来民国五十六年一代儒宗钱穆先生自港返台,两位蒋总统礼贤下士、坚持应受礼遇,代其觅地筑宅。由于钱穆先生极重视学术硏究,故选择距故宫博物院较近的外双溪畔荒地,经钱夫人自行设计绘图建筑而成,此居虽背山临溪,却悬于山坡无进出路,经钱氏伉俪叠石开路,栽树塡土,才得一处安居。钱穆先生将此楼命名为「素书楼」,源于钱先生幼居无锡七房桥之五世同堂大宅第三进素书堂侧

  • 文章(陸:懷念故鄕)綿江八景簡介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6期  作者:曹春榮 出版时间:1990-06-01
    关键字: 绵江八景 名称由来 地方志 九堡乡 陈石山 罗汉岩

    提起瑞金的山川形胜,人们很容易想到"绵江八景"。然而,由于绵江八景乃是历史产物,几经沧桑,或存或亡。不要说识其"庐山眞面目",就连它们各自的本来所在,也众说纷耘,乃至以讹传讹。笔者不揣冒昧,不避浅陋,翻检典籍,详为考证,写成这一篇文字,仅供读者诸君参考,幷就敎于有识之士。"绵江八景"的名称由来已久。最早见于明代嘉靖壬寅(公元一五四二年)始修《瑞金县志(地舆类、形胜)》:"古称「绵江八景」:一曰绵江浸月、二曰笔架凌霄、三曰浮波烟艇、四曰铜钵云樵、五曰龙江拥

  • 文章我們的江西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4期  作者:涂浩瀾 出版时间:1986-04-01
    关键字: 江西地图 地理位置 地形地貌 名称由来 地方特产 交通 风景名胜

    然后用淸水在日光下漂去其靑色素,即成为白色的苎蔴。在男耕女织的社会里,妇女们将漂白的苎蔴绩成细丝,然后织成布疋出售。⑷景德鎭的瓷器:景德鎭属浮梁,是全国四大鎭之一。景德鎭所产的瓷土非常细嫩洁白,因此所制出的瓷品非常精良,享誉中外。宋景德年间,设专窰烧制皇家用品,这是景德鎭名称的由来,如所产的瓷器,光滑纯洁,制品很薄,盛高温食品而不烫手,政府为使产品能精益求精,曾在此地设陶瓷职业学校以造就专业人材。2全国闻名的:⑴南丰的橘子:橘子的种类很多,南丰的橘子,皮很薄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