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江西会馆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台北市江西同鄉會館三樓雩都廳之由來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0期  作者:蕭漢 出版时间:2010-08-01
    关键字: 同乡会 许真君 祭祀典礼 捐赠 江西会馆 建设工程

    同乡会」一文,此项捐款由姜伯先生在首期工程竣工,筹组管理委员会中特别提出「孙嘉祯代雩都真君会损助了三万元」之报告,江西文献捐款征信列为补助款,刊载文献六六期。此款占五百坪地价四万一千元四分之三弱,故老一辈雩都人都认为此地是属于雩都真君会所有。早年省籍长辈,恒称没有雩都人,就没有江西会馆,原由即在此。二、第二次捐助第一期工程款七万元:民国五十四年姜伯彰先生当选第三届理事长,即积极筹措建馆事宜,亲自分向各乡亲社团商请援助,据姜先生在第一次筹备会中报告,已获雩都真君

  • 文章台湾江西会馆暨万寿宫兴建纪实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0期  作者:李隆昌 盧衡生 出版时间:2005-05-01
    关键字: 台湾江西会馆 万寿宫 兴建过程 筹款募捐 江西同乡会

    文史小组 黎川 李隆昌执笔修水 卢衡生资料蒐集有江西人居住的地方,即有江西人兴建的「万寿宫」;有兴建的「万寿宫」,即有江西同鄕会馆;有江西同鄕会馆,即凝聚起江西同鄕,团结一体,相亲相爱,互助互信;秉持忠孝节义,浩然正气的传统,弘扬文章道德,书礼传家的风范,人杰地灵,源远流长。战乱睽离,江西同鄕来台,建造起江西会馆曁「万寿宫」已有三十来年。感谢江西来台之大老、鄕贤,同心协力,登高呼应,发起捐款,闻风响应,四方相助。此一义举,唤起我江西同鄕,避乱来台,鄕土

  • 文章我与江西会馆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9期  作者:徐麗娟 出版时间:2005-02-01
    关键字: 《江西文献》 江西会馆 故乡文化 文化传承 会馆参观

    不足,竟不能为他们做点事;若天地眞有情,人间眞有爱,就让这些新住民有一安身立命之所。在多次探访江西会馆后,心中颇多感触,见诸鄕贤虽年事已高(多七、八十岁),但皆义务牺牲、热诚推动会务;他们大可回归半世纪前的「原鄕」,但仍斯守台湾宝岛,竭力为中青后进传递江西文化精神。这种对现居地的归属感与文化传承的情怀与台湾早期经济之闽粤移民并无贰致;在多元文化并存的台湾,各族群为一生命共同体,且又保有各自丰富的文化特色;而大家一致记同追求的普世价値即是民主与自由,期待在族群

  • 文章江西文物集粹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69期  作者:高子昻 出版时间:1972-07-02
    关键字: 祭文简古 陈蕃设榻 芝阳书院 欧阳修 江西会馆楹联

    其生前应酬文件,且亦此自署。晩年居尝吟宁献王送天师诗:「霜落芝城柳影疎,殷勤送客出鄱湖……」。与刘季孙题屛诗:「……说与旁人浑不解,杖藜携酒看芝山」之句,借此遣怀,盖「芝城」「芝山」二者,皆鄱阳县之代名词,年老久客而思其土,斯人之常情也。江西会馆—楹联考会馆之设,究不知始于何时,然察其由来,率由旅居异鄕同鄕之人,集赀而创建,俾岁时集会之所。向者大陆各大都会商埠,无不设立会馆,且多具规模。其特色为每一石柱所书楹联,均出诸名人手笔,竞相斗胜,取材半自故鄕,半自当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