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道教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浅谈江西道教的流派及其渊源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2期  作者:況興國 出版时间:2008-08-01
    关键字: 江西道教 正一派 灵宝派 净明派 全真派

    江西是我国产生道教比较早的省份之一,早在一千七百年前,就开始有道教。江西在中国道教产生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独有的特色,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国道教的流派,江西占有三分之一多;而且江西有几个流派在全国还是举足轻重的,其中正一派在我国道教「南正北全」的分布区域上,占有半壁江山。江西在中国道教发展史上,比较有影响的流派,主要有四派。千年道教领军宗派「正一派」正一派源于五斗米道,又称天师道,由第一代天师张道陵于东汉顺帝年间在四川创建。五斗米道是我国产生最早

  • 文章修道嘉言录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07期  作者:李樂俅 出版时间:1982-01-02
    关键字: 佛教道教 修道者 动中取静

    一、小引大直陳林圓康女士,邇來篤信佛敎,夙藏道家典籍,掃數贈與他人。愚翻閱之餘,覺頗多足資甄採者。語云:「眞箇佛法就是道,一個孩兒兩個抱」。佛、道一家,何必妄生分別?而佛、道相輕,自古而然,可勝慨哉!今後擬不論仙眞佛道所啓示,凡釐當於心者,悉鈔存而細參之,因並命之曰「修道嘉言錄」。區區之意,或亦謬梅福仙翁人可勝天,心能造命。古往今來,幾人經過玄關?蕭史仙翁得一善,則拳拳服膺;受一理,則心心相印。太極眞人學道者,譬如登山,故凡修持之人,「必須」有勇猛之氣,...

  • 文章创始于江西之真空教(一)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40期  作者:廖經才 出版时间:1969-07-02
    关键字: 真空教 道教 廖帝聘 三教精义 真空祖师

    一、引言我江西文章節義,自古聞名,如曾子固、歐陽修、王安石等。所稱唐宋八大家,江西佔其三,可謂盛矣!至於宗敎方面;我國自元時韓山童文子詭言白蓮花開,彌勒降世,創設白蓮敎以來,不少祕密起事的團體,都假敎會爲名,在民間活動,即如洪秀全太平天國,也以傳佈上帝敎爲名。故歷來統治者,除對儒釋道三敎以外,將其它各敎,全都目爲邪敎,或政治活動團體。但我們江西龍虎山張天師,西山萬壽宮許眞君,尋鄔黃畬山廖帝聘,純粹以宗敎宏施感化,而無政治背景,其偉大成就皆有功於國家和社會...

  • 文章忆龙虎山访传奇人物——六十三代张天师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01期  作者:李會華 出版时间:1980-07-04
    关键字: 龙虎关 张恩溥 传家法宝 道教天师

    抗戰以前,在贛省各地,家喩戶曉,龍虎山上,有一位張天師(大江南北各大城市,亦頗負盛名。),他有呼風喚雨,降魔拿妖的本領。但欲一睹天師的豐采,及看看他做一場呼風喚雨,降魔拿妖的道場,眞是很難得的。在抗戰中期的浙贛會戰後,我得有機會,從福建翻過武夷山,再越過江西雲夢山,進入貴谿的龍虎山,在山頂處,有一圓形洞門的石壁上,刻有斗大的「龍虎關」三個大字。經過關口,到達龍虎山麓處,有張天師的上淸宮(龍虎觀),四週砌有麻石城牆,城門口有一個大石烏龜,背着一塊石碑,上面...

  • 文章遍覽奇山妙水歸,悟得人間即天堂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3期  作者:黃邦宿 出版时间:2006-02-01
    关键字: 黄龙 九寨沟 张家界 杜甫 上清宫 道教

    古松桥、映月桥、七层楼,迄今犹存,赶路未访,一憾。途间领队遥指强地震湖:「叠溪海子」与山壁上残圯城墙之姜维城。匆匆而过。宿茂县凤仪鎭国际大酒店,整洁雅致。七、清幽何处真,游客涌青城。三十日晨南行过汶川,抵青城山,山海经名:载天山、亦称西山。距成都六十三公里。川西名胜避暑圣地,自东汉以来为道教祖庭。昔江西龙虎山天师就任后,须来朝拜。山之地质属亿八千万年前造山运动,岩层破裂,褶皱明显,形成三十六峰,八大洞,七十二小洞,合一〇八景。青城山飞檐式门楼,大金字山名

  • 文章再談《萬壽宮》一書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4期  作者:張琴 出版时间:2006-05-01
    关键字: 《万寿宫》 许真君 文化研究 道教 宫观寺庙

    记载,先生马不停蹄,冒着酷暑奔赴各鄕村,就地访问,向当地江西移民父老,查问万寿宫的建设情况,人们热情地异口同声地说”江西湖南是老表,一家人!“《万寿宫》的出版,受到我国道教界和江西各界人士的重视,不是一般的著作,其中几点値得一提。一、真君泽被万里,德在人心,是江西最受尊敬的历史人物之一。万寿宫是凝聚江西民心、举世共仰的民族文化载体,本书以之与山东孔庙、陕西黄陵媲美,定位很高,与一般宫观寺庙区别开来。扬民族正气,长赣人雄风,値得江西人及其后裔世代弘扬。任何诋毁

  • 文章修水「萬壽宮」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0期  作者:熊耐久 出版时间:2010-08-01
    关键字: 万寿宫 道教建筑 历史沿革 许真君 道德典范 地方史志

    万寿宫,为中国道教宫观。最早在江西新建县西山。晋代道士许逊,曾任旌阳(今四川德阳)县令,居官清廉,为民除害兴利。后弃官东归,在此修身炼丹,后人为纪念他立许仙祠。南北朝时,改祠为游帷观。北宋大中祥符三年(一〇一〇)升观为宫,真宗御书「玉隆」赐额。政和六年(一一一六),徽宗诏令仿西京(洛阳)崇福宫重建,并亲书「玉隆万寿宫」匾额,后简称万寿宫。修水万寿宫亦是纪念许逊、猛的重要建筑,也是净明忠孝道教派弘法道场。因为许逊从师学道,诛蛟除害,为民兴利,许多故事就发生

  • 文章梅嶺仲冬行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6期  作者:馬念慈 出版时间:2006-11-01
    关键字: 寒冬 梅岭 道教 旅游景点 南昌 诗词作品

    陆羽品题为「天下第八泉」。公园内其他几个景点也各有特色。翠岩寺名列古代梅岭「八大名寺」之首,始建于南北朝梁代天监初年,庙宇宏大,金碧耀眼。洪崖书画院为江西第一家民间书画院,荟萃了省内书画名家的精品。浑园山庄是意拳气功培训基地,同时也是国内最大的私人珍稀盆景园之一,有各种珍稀盆景五千余种。目前,四个景点已连成一体,并开辟了乐神宫、如琴湖、玉笛湖、踏音溪等景点。2.铜源峡瀑布水碓群铜源峡是梅岭风景名胜区内最具地方特色的旅游景点,具有「五群一湖」。所谓「五群」,即

  • 文章道教六十三代张天师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47期  作者:劉克銘 出版时间:1970-02-02
    关键字: 道教 张天师 教主 张恩溥 六十三代天师

    道教起源于中国,是我国固有的宗教。目前在台湾,道教仍然拥有最多的信徒。谈到道教在我国的悠久历史。据省道教会理事长赵家焯表示,道教实远在四千六百余年前,由黄帝开其端,至周朝老子明其道,至汉朝张道陵而传其教。其讲求的不祇是出世的工夫,且重视入世工夫。入世工夫就是要励行「忠、孝、仁、信、和、顺」,此为道教六字眞诀,与我国固有的文化与道德有极深的渊源。根据考据,道家本不以道教为教名,自东汉张道陵弃官隐居江西龙虎山,习炼丹符呪之术,幷以符箓禁呪之法行世,从学者颇众

  • 文章閣皀山與歷代名人詩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4期  作者:萬榮保 出版时间:2006-05-01
    关键字: 阁皂山 地理位置 历史沿革 道教圣地 诗词作品 风景名胜

    阁皂山座落在江西樟树市境东南二十八里的地方,周围绵亘二百余里,史称「清江王嶂」因山形如阁,色如皂,故称阁皂山。宋陶弼诗云:「万仞天然闺阁行,阴阳不似众山青」。隋以前,阁皂山称作「神仙之馆」,唐仪凤年间,赐封为天下第三十三福地。据《环宇记》称:阁皂山与南京的茅山,贵溪的龙虎山并称为江南道教三大名山。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自汉葛玄在卧云庵得道成仙,白日飞升后,阁皂山不但成了历代道教圣地(据称,第一代天师张道陵和晋丁令威相继炼丹制药于此)也成了历代名人必游之地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