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人物回忆共返回3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追思叔祖惟湘公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42期  作者:劉力和 出版时间:2016-02-25
    关键字: 人物回忆 追思悼念 往事回忆

    叔祖惟湘公,生卒年不詳,江西瑞金人,縣立中學畢業。家道小康,先人為舉人,耕讀傳家,上有兄姐各一,均務農為業。其父身材魁梧,聲音宏亮,長壽之徵,但以戰亂於民國卅九年卻不幸遇害。叔祖因而逃秦,展開萍飄生涯。瑞金象湖鎮旱坑背村,座落於鋼缽山系竹馬寨山麓,平原天成,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山林茂密,蒼翠欲滴;峽灣深長,峭壁聳峙,懸崖崚嶒,氣勢雄偉;河水澄清,谷地清幽,景色奇麗,仿如仙境。山明水秀,人傑地靈,於是自古至今,文風鼎盛,人材輩出。叔祖生於斯長於斯,自幼為美...

  • 文章老“排長”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40期  作者:溫振春 出版时间:2015-08-25
    关键字: 竹排 扎竹排 人物回忆

    在計劃經濟年代,只要聽說生產隊安排搞副業的消息後,所有社員都會高興得奔相走告。面對一個到年底可多得點票子的良機,哪個會輕易放棄呢?譽為“東井崗”的家鄉東固山四面崇山峻嶺,搞副業的唯一途徑就是靠山“吃”山。生產隊的毛竹林遠多於杉、松等林木,所以搞副業時多有砍毛竹,通過水路撐竹排賣到外地。在未親身經歷的人看來,紮竹排是一項簡單的力氣活,其實不然,在紮排之前,先要破好竹篾作為綁紮之用,還要削好拼接毛竹的竹條。準備就緒後,在毛竹尾端第二與第三竹節之間劈出對稱的兩...

  • 文章先君芝軒府君行狀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7期  作者:羅時實  出版时间:1966-10-02
    关键字: 悼念亡父 人物回忆 人物行状

    府君羅氏,諱瀛澄,字芝軒,南昌小藍村人。父簡生公,祖享瑝公,曾祖福恆公,高祖允昊公,皆淸國學生。府君幼隨先伯萊軒公就讀鄕塾,萊軒公弱冠入庠,旋食廩餼。而府君以簡生公不善治生,家日以替,年十三,棄儒習賈,十年積資千金,營書肆於南昌磨子巷。萊軒公以子無志於學,居恆悒悒,於民國建元前一年病革時,垂淚告府君曰:「吾家累世耕讀,不可無讀書種子。」府君素性孝友,敬謹受教,故於不孝初識文字時,卽延聘李連覺先生授讀經書,入中學又聘熊圜橋先生講授經史,皆同邑積學士。羅本豫...

  • 文章追思錄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5期  作者:龍得志 出版时间:1996-07-01
    关键字: 周月英 江西省 农村妇女 人物回忆

    永新 龍得志吾母氏周號月英,出鄰村望族。外祖考嶽容公舉光緒間鄉薦,知滇南某縣事,憤清政不綱,密與同盟會,藉丁憂旋里,潛謀舉義永、蓮、萍、醴間。事洩,家毀,亡外,不知所終,吾母致無緣就傅。年十八歸余父。越明年,生長兄,次生二兄。値先祖考妣相繼背養,父年剛冠,而家固素豐,鄉曲遊墮誘以博奕,旦夕沈迷,勢將家破,生命亦幾爲斲喪,母苦勸,博如故。某歲暮風雪之夜,吾母備佳饌,整濃粧,磨勵廚刀,預藏内室,乃盡脱二兄衣飾,反扃而外,一提一捧之父所,笑而曰:「夜深矣,兒尋...

  • 文章韓國去來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1期  作者:朱澄軒  出版时间:2010-11-01
    关键字: 韩国 游记随感 人物回忆 探亲旅游

    一、前言南韓自古以來,即與我國關係密切。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以三十八度線為界,其南為大韓民國,其北稱「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而在政體上是世界上唯一仍實現共黨制的國家,南韓則早已民主化,對其心有嚮往,恰好「幸福人壽屏東分公司」,為獎勵員工,組團旅遊南韓,並提供非會員自願參加,我偕妻自費同行。計團員三十名,男性九位,(領隊)女性二十一位,平均年齡六十歲以上,於當日下午四時,在高雄國際機場,乘華信航空AE九六〇班機升空北飛,萬里無雲,蔚藍的天空,陽光四射,無...

  • 文章憶亡父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1期  作者:劉建浩  出版时间:2010-11-01
    关键字: 刘大樑 追忆亡父 人物回忆 往事夙文

    父親劉大樑民國十四年七月十七日生於江西省興國縣長岡鄉泗望村,幼時因家鄉共產黨流竄,無法正常上學,但在祖父的支持之下仍然勉強完成二年的私塾,其後進入縣城就讀高小,但是仍然因為戰亂,中間輾轉換了幾間小學,最後畢業於縣立中心小學。畢業後遇中日戰爭爆發,進入上海流亡學校——新建中學,但因戰事吃緊及大部份學生無法負擔學費,僅僅陸續完成二年學業,學校即因無法維繫而倒閉。其間於民國三十二年與大媽李氏結婚,並於次年生下大姐雪英,抗戰勝利後國共內戰爆發,江西成為國共內戰必...

  • 文章輕塵足岳 墜露添流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2期  作者:萬定一 出版时间:2011-02-01
    关键字: 胡一帆 《沧海一粟》 书评 人物回忆

    中國文化、文字,能享譽國際,且時越久而益見其博大精深的原因,是言之有物,落墨即可成章。譬如以我寫這篇短文的標題——輕塵足岳墜露添流言,其文字要多美就有多美,其文化含意要多深就多深;只以區區的八個字,就能描繪出宇宙間萬物由小而大、由微而顯的道理來。因為宇宙內再高的山嶽,皆是無數的輕塵堆高的,再深的河海,也是無數的墜露加深的。易言之,「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以此類推,人的學問、事功之深厚雄偉,與大自然的河嶽的成長如出一轍。再以...

  • 文章我的故鄉——泰和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31、132期  作者:曾如南  出版时间:1988-02-16
    关键字: 泰和 乡音乡情 故乡风貌 人物回忆

    四、文敎與古蹟故鄕爲人文薈萃之區,文化教育頗爲發達。尤以有明一代,更是人才蔚起,文風丕盛,故有「一門雙進士,隔河兩宰相,五里三狀元,十里九布政。」以及柳溪陳氏之「百人科第」,王氏楊氏之「五朝元老」等顯榮懋績。其在民國以前,每鄕約有一至二所書院,私塾則一村(大村)幾所,或數村(小村)一所,絃歌之聲,到處可聞。民國以後,政府爲推行新制教育,乃將各鄕書院改爲高級中心小學,各私塾改爲初級小學,學生們廢讀經書,改讀標準新課程。並由縣府設立了一所初級中學,從事培育新...

  • 文章無比的哀痛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期  作者:黃季陸 出版时间:1967-12-02
    关键字: 程天放 人物回忆 往来情谊 追思悼念

    程天放先生和我是相交半世紀以上的朋友,民國五六年間,我就讀上海復旦公學的中學部,他是大學部一年級的同學。那時,我們雖然還談不到深交,但我對他已是十分的敬重。民國六年,我中學卒業,赴日本留學,在東京慶應大學就讀,而天放則仍留復旦繼續其大學學業。民國八年五四運動發生,全國學生界起而響應,天放是上海學生聯合會的會長,由於他的策劃和領導,使此一運動的波瀾更爲壯闊。那時我們都是二十歲左右的年輕人,我的確以有天放這樣的朋友而自豪。當五四運動發生後,我們在東京的中國留...

  • 文章懷念一位中學校長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51期  作者:楊西翰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人物回忆 吴自强 晨跑 体育锻炼 保健

    前年校長寄來一首「晨跑六十週年」紀念詩歌,他是這樣寫的:「六十週年長跑過,身心鍛鍊歡欣多;櫛風沐雨不爲苦,惡疾病魔敢奈何?一息尚存須努力,九旬已屆莫磋跎;勤勞節食人添壽,牢記斯言百歲歌。」他寫這首詩的時候,是九十一歲,可是他力爭跑好人生最後一圈(九年)。在這裡的校友,前年遙祝他九十誕辰,我們一致的期望,能爲他作百齡生日。這位一生奉獻教育的長者就是江西省立南昌一中的前任校長—吳自強先生。吳校長不僅是一位諄諄善誘的教育者,而且是一位堅忍的實行者。中央日報日前...

共35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