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文物共返回2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随县出土的古代文物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83期  作者:劉韻石  出版时间:1987-04-10
    关键字: 随县 考古 古代文物

    我们对中国古代的楚国形象,只在「左传」「战国策」和「东周列国志」,这些古人编列的典籍与说部中略窥端倪。楚国自周时鬻熊受封子爵开基以来,所谓「筚路褴褛,以启山林」,在古舆地图上,楚地只是一片不毛的蛮荒之地,直到近代史中,仍习称楚地为南蛮地,楚人在北方先期开化民族的眼中,是被视为落后民族的。但在近年楚地随县,却发掘出一座曾候乙墓,墓中蕴藏了代表高度文化的大批文物,考证其文字记载,埋藏时间为两千四百余年以前,其价値的高贵,堪称人间至宝。因此,我们曾不惮烦琐,遍

  • 文章重建光武祠 白水換新貌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7期  作者:吳祥明 出版时间:2010-02-01
    关键字: 枣阳文物 文物保护 白水寺 刘秀

    二〇〇九年十月)随着改革开放时代的强音,我国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当新时期来到之际,国家文物工作也迎来了保护与建设的春天。层层动员 形成共识二千年前,从枣阳这片热土上走出了一位历史巨人,他就是中华历史上十大明君之一的东汉开国皇帝汉世祖光武帝刘秀。其故居就在今枣阳市区东南约四十华里的古白水岸上的白水村,即今日之皇村,从故居沿白水向西去约五华里岸旁的狮子山上(唐代已改称光武山)有乡人为纪念这位历史伟人而修建的一座光武庙也称光武祠。明代佛教得宠,受到朝廷

  • 文章枣阳风土文物概况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73期  作者:彭登墀 出版时间:1984-10-10
    关键字: 枣阳 风土文物 概述

    今春枣阳文献第一期,笔者与同鄕丁家成君写了一篇「枣阳县治沿革硏究」,出刋之后,多位同鄕希望将吾县风土文物,名胜古蹟,作一全般性的介绍,使远离家鄕老一辈的鄕长,藉以怀古幽思,追忆故鄕,使能重温往昔景况;也使新生一代的同鄕,能够有机会捕捉鄕情,以培养其爱鄕爱国观念。此一提议非常重要,也很有意义与价値;不过个人因少年离家,对于故鄕阅历甚浅,所知及所记忆的山川文物,名胜古蹟实在太少;同时参考资料也十分的匮乏,恐难达成同鄕们的热望。现仅就个人能力所及,扼要的分别

  • 文章武當山發現大批寶物鎭山之寶逾千件大多是名家傑作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46期  作者:王咏月 出版时间:2003-01-10
    关键字: 武当山 文物 名家杰作

    武侠世界赫赫有名的武当山,最近被发现其中一间瓦顶库房堆满了许多珍贵文物,包括有「武当鎭山之宝」之称的金龙、山简、玉璧,共一一四〇多件。只见库房又小又溼,众多文物有如弃婴般遭任意丢置,令考古学家扼腕。已有八年不见天日的这批精品,包括春秋、战国以来的各式青铜器、神像、法器、供器、道敎乐器、碑刻等,质地分为金、银、铜、铁、泥、玉、石、木、瓷等,大多出自于名家之手,为铸造工艺的先进。其中明万历年间工部勘修的眞武修眞全图,为武当山唯一武当微观铁铸模型,是罕见

  • 文章抢救「地上文物」——王盛汉老人创办荆楚民俗博物馆的故事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73期  作者:邱聲鳴  出版时间:2009-10-10
    关键字: 王盛汉 荆楚民俗博物馆 地上文物

    在湖北荆州市市区杨林堤路一条幽静的小巷里,坐落着一幢飞檐翘角、古朴典雅的二层楼古典式建筑,这就是王盛汉创办的湖北省首家私人博物馆——荆楚民俗博物馆。馆内珍藏有反映荆楚民风民俗的木雕、竹雕、绣品、书画、老式家俱、漆、木、石器、陶、瓷器、日常生活用品等民间文物共四〇〇〇多件,其中有不少是与民国史有关的珍贵文物。开馆六年来,已免费接待了数千中外参观者,特别是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台湾客人,并与他们建立了经常性的两岸民间文化交流往来。让「地上文物」有个家今年六十八

  • 文章他鄕千里憶黄州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49期  作者:龔超群  出版时间:2003-10-10
    关键字: 湖北黄州 故乡风貌 文物保护

    了城墙有什么了不起?问题是像这样的古蹟,其价値绝对数百倍于一条公路,何况公路可以隧道或绕道通过。现在就算不谈古物的可贵,如果利用此古城墙加以修缮美化,且配合以其他历史文物,将其命名为「黄州城郭公园」,护城河上的垂杨,绿荷处处,望之古意盎然,眞是休闲好去处,只要广为宣传,招来游客,则必能成为极佳之旅游景点,如是的经济效益也必大为可观。所以无论就保存古蹟或繁荣地方而言,于今将整个历史古城墙夷为平地,岂非有如将宝物当作了废物,实在是非常的不幸和失算。离开黄州已逾

  • 文章重刻、搬遷、淹沒…… 三十九景觀古蹟「變形」原味盡失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61期  作者:汪莉絹  出版时间:2006-10-10
    关键字: 三十九景观 文物搬迁 三峡大坝

    自古以来,长江三峡秀丽壮奇景观,多少诗人墨客留下千古名句。三峡大坝建成,二〇〇九年库区蓄水将达一百七十五公尺,造成重庆至大坝三斗坪被影响或淹没的景观古蹟达卅九处;忠县石宝寨变成一座「花盆」,三国刘备托孤的白帝城变成湖心孤岛。忠县石宝寨变「花盆」有关方面对这些文物古蹟景点,有的任其淹没江底,有的另选悬壁重新凿刻,或搬迁、或切割下来,另移他处展览,原味尽失。坐船过三峡坝区上游的崆岭滩,是悬崖对峙的峡谷,这里是著名的牛肝马肺峡,不过,牛肝已经移走。牛肝石由几块

  • 文章沮漳江漢——荆楚文化的搖籃(五)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33期  作者:朱翰昆  出版时间:1999-10-10
    关键字: 沮漳江汉 荆楚文化 历史文物

    在以上古文化遗址和古墓群中,经过初步发掘,出土文物甚多,其中最精美的有:⑴问安关庙山出土距今约六〇〇〇余年前,以黑陶为主和少量彩陶,造型新颖,做工精细,图案鲜艳美观。1976年出土有”徐太子伯辰鼎“,原件已残,底部铭文不全。尙存”唯正月初吉,丁亥,余()太子白(伯)辰(父)乍(作)为其好妻……客于橐迎,永宝用之“。为春秋早期徐太子客居楚国,为其爱妻所作。⑵问安英雄村出土错金银车辔两套,龚家坪出土错银戈樽七件。1981年2月问安王家岗出土新莽铜砝码大小九枚

  • 文章鄂君啓節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86期  作者:張昌谷 出版时间:2013-01-10
    关键字: 鄂君启节 文物介绍 历史价值

    本文作者:張昌谷湖北省鄂州市老年文體協會副主席、秘書長。

  • 文章九连墩战国楚墓文物追踪(下)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2期  作者:姜安憲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九连墩楚墓 随葬器物 文物研究

    三)解读简书尚待时2号墓出土的文物与1号墓相比较,无论从文物的数量、品种都较为次之。因此专家们评估墓主人应低于1号墓。从各室清理出的文物除少量铜器外基本为漆木器,就连礼器也是由漆木器所代替。如该墓南室随葬器物完全与1号墓不同,未见车马器,兵器也仅三种,主要是生活用具、生产工具,但也有比其1号墓更为重要的发现,那便是竹简。这曾引起发掘现场的专家和媒体极大关注。一只竹笥里单独存放一组竹简,而在墓室另外地方放有三组竹简,四组共一、一〇〇枝,经专家初步认定

共20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