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陶渊明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陶渊明生日攷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4期  作者:龔嘉英 出版时间:1968-03-02
    关键字: 陶渊明 生日 诗词 考证 研究

    在诗文方面,还有一点巧合,即五柳先生传中有云:「宅边有五柳,因以为号焉。」靖节宅边植柳,恰好是五株,与五日正合,岂靖节以五柳自号,其中亦有因缘?此虽近于附会,然亦可资谈助。其次要附带在此一提的是靖节先生卒于宋文帝元嘉四年丁卯,是大家一致认为正确的。因为在集中有自祭文和挽歌诗可以查证。至于靖节先生活了多少岁和出生于何年,则有几种不同的说法,除文选所收颜延年陶征士诔不载寿年外,最早是沈约所撰宋书隐逸传载明卒年六十三。(当生于东晋袁帝兴寜三年乙丑)萧统的陶渊明

  • 文章乡贤陶渊明诗文读后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0期  作者:鍾常遂  出版时间:2000-05-01
    关键字: 陶渊明 诗文 人物史略 读后感

    興國 鍾常遂「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樓。」秋!又染紅了江邊的楓葉,在金風中向遊子招手。白雲,總是有意無意地在山頭飄浮,忽東忽西,尋尋覓覓,究意遺失了何物?是多麼的令人不安。天高氣爽,雲淡風清,金英舖地,桂樹飄香,秋水共長天一色,落霞與孤鶩齊飛。原是多采多姿的季節,無奈燕去雁來,梧葉紛飛,西風殘照,暮色蒼茫,寒蜩鳴不已,頻添幾許惆悵!鄕愁隨秋汐漲滿了遊子離懷!信手拿起窗邊一册古籍,隨意一翻,赫然入目的,竟是陶潛的歸去來辭:「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

  • 文章《鄱湖遺韻》編者序言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8期  作者:董晉 出版时间:2002-05-01
    关键字: 《鄱阳遗韵》 中华诗词 历史文化遗产 陶渊明 出版

    是都昌县人的陶渊明陶渊明(三六五—四二七)字元亮,晋朝太尉陶侃的曾孙。陶侃是都昌苏山陶家坂村人,少时家贫,常钓于湖畔,至今都昌有陶母墓,陶侃庙、陶侯钓矶遗址。其曾孙渊明精学善文,曾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赋《归去来辞》后初隐本县大矶山,见宋祖王业渐隆,遂改名「潜」,旧志谓「渊明生长鄡阳(都昌),后改名潜,遁于庐山栗里,始为柴桑人。」故陶渊明原籍系都昌人无疑。曾祖侃朝夕运甓习劳,爱惜分阴的祖教和都昌湖山名胜的钟灵毓秀之气,对陶渊明的成长潜隐与寄情田园山水的性格

  • 文章陶渊明的人品与复兴中华文化的关系(八)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55期  作者:熊邦彥 出版时间:1970-10-02
    关键字: 陶渊明 学术思想 儒家思想 道教 东晋 文学作品

    陶渊明时代的学术思想所称之为学术思想,是人类精神创造的结晶,具有历史性的,非可骤至。其次,学术思想,与当代的政治,是有最密切的关系。因此,吾人欲知渊明时代的学术思想为何?首先对晋代的政治背景,必须认淸,然后始能了解其时思想界变态之所由来。我国的学术思想,源头久远。到了春秋、战国之际,才勃然兴盛。因那时,封建制度破坏,平民皆有受高深教育的机会。在这种言论、思想自由的气氛中,百家竞秀,诸子争鸣,所以对学术前途,大放异彩。当时学说派别林立,其中最关重要的,而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