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诗词共返回2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創作與鑑賞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9期  作者:王鼎 出版时间:2012-11-15
    关键字: 创作 鉴赏 诗词

    沈德潛說:「詩不可無法,要能起伏照應,承接轉換。」而又「氣味渾成。」又說:「七言絕句,貴言微旨遠,語淺情深。」七言律(詩),平敘易於徑直,雕鏤失之佻巧。」五古、七古……六一居士說:「寫難狀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這些揭示:都是大方向,大原則,吟詩者不可不知,不可不守。近讀詩刊,有些作品,頗合先賢旨趣。戚戚我心。以下就是它的代表作,同時妄加解讀。倘謂創作與鑑賞二者果能心有靈犀,發生共鳴效應,那是我的願望。步蘇堤六橋有感鎖瀾第二橋邱燮友一束青...

  • 文章陶淵明生日攷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4期  作者:龔嘉英 出版时间:1968-03-02
    关键字: 陶渊明 生日 诗词 考证 研究

    我很久以前讀陶詩至遊斜川一章,就懷疑這首詩是靖節先生生日之作。但一直找不到確切的證據,所以祗好存疑。最近得到師友的鼓勵,把我的淺見寫出來,提供大家硏究和參考。首先,讓我們將原詩並序誦讀一遍:「辛酉正月五日,(註:作辛丑,辛亥,乙丑者均誤。)天氣澄和,風物閒美,與二三鄰曲同遊斜川,臨長流,望曾城,魴鯉躍鱗於將夕,水鷗乘和以翻飛,彼南阜者,名實舊矣,不復乃為嗟嘆。若夫曾城,傍無依接,獨秀東皋,遥想靈山,有愛嘉名,欣對不足,率爾賦詩,悲日月之遂往,悼吾年之不留...

  • 文章平平淡淡才是眞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9期  作者:邵天柱 出版时间:2005-02-01
    关键字: 周吉潭 《清箫吟》 诗词写作 风格意境 诗词鉴评

    俊友,三载阅龙蛇。龙蛇历幻化,俊友老天涯。」一道古风《都巿行》,古朴纯眞,全无雕琢,虽是平淡,却淳厚有味,直追陶公笔法。读其五律,更觉其神韵有如直从陶诗中化出。「竹静牵星动,云移带岭摇。泉温融冻土,月冷固春霄。石乱羊肠路,霜侵独木桥。山村留客处,隐约听悠箫。」(《春山夜宿》)。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大匠运斤而无斧齿之痕。人们做诗,都特别强调个「意境」二字。所谓意,即作者主观世界美好的思想感情,也就是诗词的主题思想,就是一首诗词所要表现的特定的美好的文化内涵

  • 文章李烈鈞與楊賡笙同遊石鐘山唱和詩讀後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2期  作者:袁作 出版时间:2003-05-01
    关键字: 李烈钧 杨赓笙 石钟山 诗词 历史逸闻

    湖口 袁作李烈鈞,字協和,江西武寧人(一八八一—一九四六),曾任江西都督、江西省主席等職。楊賡笙,號咽冰,江西湖口人(一八六九—一九五五),曾任江西省民政廳廳長,代省主席等職。他倆都早年參加了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同盟會。李烈鈞曾任孫中山大元帥府參謀長。楊賡笙曾任孫中山先生秘書。都是著名的國民革命家。李烈鈞與楊賡笙志同道合,堪稱莫逆之交。辛亥革命後,袁世凱背叛國民,逆跡昭著。一九一三年七月,李烈鈞在江西湖口縣,發起討袁的湖口起義(史稱「二次革命」)。事前,楊賡...

  • 文章董必武詩語典鉤沉舉隅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7期  作者:蕭東海尹今明 出版时间:2002-02-01
    关键字: 董必武 诗词 典故 举例 文学研究

    吉安 蕭東海 尹今明不論在戎馬倥傯、叱咤風雲的戰爭年代,還是在日理萬機、爲民勤政的建設時期,我們共和國的老一輩領袖人物,總是忘不了登高必賦,他們或吟詩,或塡詞,以抒寫情懷、賞玩山水,在爲國家爲民族建功立業的同時,又給人民留下了一份難得的文化遺產。董必武即是其中一位代表。董必武的古體詩作,人民文學出版社于一九九七年十月編輯出版了《董必武詩選》。早年始讀此詩選,因囿于水平,常常爲詩中典故、詞語所羈絆。繼而東翻西檢,上下求索,在咀嚼品味、每有會意之際,則往往爲其...

  • 文章诗词玉屑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9期  作者:王鼎 出版时间:2005-02-01
    关键字: 诗词 诗学 作品鉴赏

    「滄浪謂當學古人之詩」。然而當下作品也要觀摩,因爲我人與作者處在同一年代,其創作動機,容易捉摸。例如龔嘉英先生結聯云:「貞元新運啓,霧散即藍天。」涉詩者便能會意,後人讀之,未必完全瞭解。談到觀摩,先要虛心。《中華詩學》一卷到手,瀏覽之後,找出最欣賞的作品若干首,不宜走馬看花,必須細心玩味,所謂心到是也。不但心到,有時還要手到,追根究柢,藉收截長補短之效。簡金見寶,有跡可尋。爰以作者爲經,作品爲緯,以誌習詩梗槪。凌立先生近作云:「小城絲管久闌珊,斷簡殘篇歲...

  • 文章拜讀《北溪吟》有贊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0期  作者:鄒吉玲 出版时间:2002-11-01
    关键字: 《北溪吟》 诗词述评 母爱 文学交流 《红闺春恨》

    吉安 邹吉玲《北溪吟》,冯成光先生所著也。先生戊子年出生,广东阳江人氏。幼而孤,偕兄弟三人赖其母庐氏一手抚养长大。其生活艰难困苦可知矣!先生少而发愤好学,才华卓越,一向是学校高材生。正所谓『寒门生贵子』。先生高中时代偏向数理化,大学攻读无线电工程,对于诗词歌赋,却胜似科班出身者也!翻开《北溪吟》,扉页上可瞻仰到一位伟大母亲,卢达莲女士之慈容。慈容下面是成光先生所撰对联一幅:『年年月月月月年年千教万教教儿认认眞眞作事;暮暮朝朝朝朝暮暮日学夜学学母清清白白

  • 文章解得紅閨春恨無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8期  作者:楊鳳生 出版时间:2002-05-01
    关键字: 邹吉玲 《红闺春恨》 诗集评介 诗词风格

    一册《红闺春恨》诗集,从天外飞来,此乃邹吉玲女史之又一大著。四年前曾拜读其小说《徐志摩与三位美人》,那种只有作家兼诗词家才具有的文风笔调,令人读之至今难忘。尤其是附于书后的百首七律和数十首词令,更透露出这位「江南才女」的锦绣才华。去岁,浏阳萧征山先生编著《当代诗词佳作点评》一书,聘余为「首席撰评」。余在选稿时,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位才女的作品。奈何吉玲作品皆凄怨哀婉,难以下笔;但实在不忍割爱,便决意选其诗词各一作评。其《听琴》诗云:袅袅秋烟娜娜风,依依琴韵

  • 文章《鄱湖遺韻》編者序言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8期  作者:董晉 出版时间:2002-05-01
    关键字: 《鄱阳遗韵》 中华诗词 历史文化遗产 陶渊明 出版

    江西 董晋中国改革开放大潮,给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华诗词事业推向世界,带来了生机勃勃的春天。当代有使命感的诗人和专家,应该担当起历史责任,抓住这个历史机遇,重振中华诗坛雄风,勇于打破五四以来诗坛万马齐喑局面,继承史业,开创未来,为当代诗学繁荣与促进国际交流作出奉献。为了以自己心灵之血,浇民族文化之花,继一九九一年编辑出版与海外友谊唱酬集《海宇诗鸿》之后,我们紧接着又将鄱阳湖都昌地区历代已故诗人百家遗著精选千首编辑成一本《鄱湖遗韵》出版发行,谨奉于世

  • 文章韻書與古典詩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2期  作者:王鼎 出版时间:2013-08-15
    关键字: 诗文韵律 古典诗词 声调押韵

    在三十个平声韵目中,如何分布,兹以百分比说明于下:于此可知韵有宽窄矣。选宽韵作诗,押韵并不困难。古典诗中近体诗又有五七言律绝之别。兹依序析其押韵之差异。(一)仄起:第一句不必押韵。1.五言律诗:取样一百二十四首,仄起一百零四首。唐人如此。除元好问外,历代诗人效之。因此五律四联(八句)押四韵者为正格。2.七言律诗:取样一百一十七首,仄起二十二首,唐人居半,而老杜五首,然影响后世者甚微,元好问诗中为零。七律四联(八句)押五韵者为正格。3.五言绝句:取样七十二

共27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