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8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永胜郭氏谱序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6期  作者:郭琨  出版时间:1996-12-25
    关键字: 永胜郭氏 族谱

    之有谱犹国之有史也;有谱可征,世世子孙得明悉祖宗之递嬗、功德,追本溯源咸知其所自出,推源及流共奉昭穆,油然生孝悌礼让敬爱之心,懔于祖范家规,贤者思笃,不肖者反求而得,见德行者则思昭;于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伦常兴、祥和,人人厥振家声,启迪后代,光前裕后,明德亲睦,此谱之功也!盖今民德式微,治本之道在明德亲睦;自诚意正心修身进而尊宗敬祖,敦亲睦。而明德亲睦首重修谱!曾文正公云:「子弟之贤否六分本于天性,四分由于家敎。」养而不敎,每易流于骄纵。故

  • 文章滇南摆夷的物种由来传说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4期  作者:李拂一 出版时间:1984-12-25
    关键字: 滇南傣族 物种由来 传说

    十二版纳摆夷,对于开天辟地及物种由来的传说,与其他民,颇有不同,据传:远古时代,世界上的生物,包括人类,被来自太阳的一场大火所毁灭,跟着便是无休无止的滂沱大雨,待云开雨霁,整个世界都是水,有天神巴他马噶(Bathamakap),又被称为叭捧(Bhaya Bhong)者,咒水为土,但动荡不定,无法安居,于是巴他马噶,乃创造一座世界上第一大山,名曰萨臬珞山(Hkao Sanieruo,通常用以称须弥山),深深的植入土中,以为鎭压,地乃不动。但大地赤土不毛

  • 文章太和馬氏宗譜序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8期  作者:馬卿雲  出版时间:2008-12-25
    关键字: 太和 马氏 宗族族谱 历史集萃

    世叔曾祖马恩溥为咸丰三年第二甲赐进士(癸丑年)。我高祖第十一世马州为举人。廷綮曾祖早亡留三子:翼、扬、梁及二女(适杨、段二姓),均为太夫人教养成名。上述均系叔祖马梁公于一九二〇—一九三〇居苏州时,赴杨州、鎭江、南京等地寻找本而由马氏始祖原本抄录。

  • 文章泰郎夜郎與哀牢同出一源考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7期  作者:馬次伯  出版时间:1977-12-25
    关键字: 傣族 哀牢人 族源 历史沿革 考证研究

    第一章 古代的播迁一 、跨国民派系太多对于泰,世人大多只知有泰国而不知有其他。其实泰语系民,在东南亚地区,是一个文化最高,人口最多,分布最广,历史攸久,声势浩大的优秀民。从我国的云贵两广,直达中南半岛,这一大片肥沃的土地,都是泰人的故鄕。由一个同文同种的民,同时分布在中、越、寮、棉、泰、缅六个国家,除中国的泰已大部份汉化外,现在东南亚仍操泰语的人口在一亿以上。是亚洲人口比例仅次于中国、印度,而超过日本、印尼的大民。由于泰是个跨国民

  • 文章滇臺土著民俗通點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7期  作者:廖位育  出版时间:1977-12-25
    关键字: 滇西少数民族 台湾山胞 民族迁徙 族源考证 民俗文化

    滇北,这个地理名词,实际上是包括川、滇、黔、康四省交界的一片地带,那儿种复杂,向被外界视为「汉夷杂处」之区;所泛指的「夷」,大概说来,以倮㑩、彝、么些、苗为多,就中除苗同胞自成一个系统之外,其他各,无论在生活上或风俗习惯上,都有许多共同相似之处,不容易划出淸楚的界线,尤其是倮㑩和彝,更难分辨,几乎已经是一而二,二而一了。笔者系云南永善籍,该县属川、滇、康三角地带之偏僻山陬,中学时代,就读云南省立昭通中学(原称云南省立二中),校址在昭通域内文渊

  • 文章云贵地区少数民的社会变迁及其限制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2期  作者:張朋園 出版时间:1992-12-25
    关键字: 云贵地区 少数民族 社会变迁 民族源流 人口分布 民族习俗

    域进入云南、广西、贵州,今日之傣、壮、布依即是。百濮即古之西南夷,久居云贵,今之布朗、佤、崩龙等即是。苗瑶早先是江西、湖南的原住民,说他们是百越的一支亦未尝不可。他们在秦汉以后,开始向云贵移居,近代大量进入。综合言之,越濮是中国东南的两个主要民;近海岸的为越,远海岸的为濮;濮人山居,越人近水。加上氐羌民,以滇池及洱海为中心,发展出今日多民的状况。(见表二—一)表2-1 云贵少数民源流示意除了上述三大系之外,云贵尚有回、满、蒙古等更为

  • 文章溯祖尋根道來源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7期  作者:楊華山  出版时间:2007-12-25
    关键字: 溯祖寻根 家族历史 杨氏

    盖谓人文蔚启,商音之遗风不朽,凡昌厥后,宏农之义气常新。想我杨氏家,初住腾冲,先祖杨林。原籍南京,城南门外,应天府安丰县,寿洲第一郡,曲龙村人氏,离京城三十里。大明洪武二年,云南边夷造反,朝廷下令,林公奉命,率师远征,到腾讨伐西南野夷,林公先硏究兵要地志,再调查风土民情,随后策划兵力布署,决定分区进击,剿抚兼施,不过三载,违者剿灭,治者招安,防区已完全掌控,反叛势力,已大部肃清,少数滋事野匪,逃往天涯海角,无从追究,绥靖工作已吿完成,民众可安居乐业。林

  • 文章漫談古大理國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6期  作者:李先庚 出版时间:1986-12-25
    关键字: 大理古国 历史沿革 哀牢民族

    由今话昔,亦犹古之话今。但乾坤多变,万流归海,天地虽大,亦不过如此而已!且说大理古国,原名哀牢,据传哀牢之发源地为哀牢山,传说可能位于云南的保山县境此说似不确,因哀牢可能仍来自长江流域边。根据后汉者西南夷传云:「哀牢夷者,其先有妇名沙壹,居于牢山,尝捕鱼水中,触沉木若有感,因怀妊,十月产男子十人,后沉木化为龙,出水上,沙壹忽闻龙语:「若为我生子,今悉何在?」九子见龙惊走,独小子不能,背龙而坐,龙因䑛之,其母鸟语,谓背为九,坐为隆,因名子曰九隆。及后长大

  • 文章千里姻缘红线牵——基诺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0期  作者:禹克坤 出版时间:1990-12-25
    关键字: 基诺族 三撮毛 婚嫁习俗

    基诺原是彝一支,十年前才正式成。在清代,因其男子头上留有左右中三撮头发,称为「三撮毛」。清道光年间《普洱府志》云:三撮毛,即倮黑派。其俗与摆夷、棘人不甚相远,思茅有之。男穿麻布鞋衣裤、女穿麻布衣桶裙。男以黑籐篾缠腰及手足,发留中左右三撮。以武侯(诸葛亮)曾至其地,中为武侯留,左为阿爹留,右为阿妈留。又有谓左为阿妈留,右为本命留者。以捕猎取野食为食。男耕作,妇女任力。现在基诺集中住在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景洪县。人口万余,分布在基诺山(攸乐山)的四十

  • 文章讲究优生学的阿卡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1期  作者:楊德明 出版时间:1981-12-25
    关键字: 阿卡 族人分布 民风民俗 优生学

    阿卡是云南省少数民的一支,有其独特的语言及文化。因开化程度不同,故有平头阿卡与尖头阿卡之分。前者汉化程度较深,后者则仍保持该原始风貌。该分布甚广,除云南省外,缅、泰、寮等国山区亦均有其踪迹,且为数不少。其居住国境以内者,以澜沧、车里、佛海、南桥各县为主要分布地区,其次沧源、双江、耿马各县亦有该散居。其总人口若干迄无可靠资料可引,一般估计约在三十至五十万左右。阿卡是一种山居部落民,其村落几乎都位置在山脊上,极少有居住于低凹地区者,是以在澜沧

共86条记录 1/9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