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佛教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彩塑明珠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2期  作者:雲華 出版时间:1992-12-25
    关键字: 筇竹寺 历史传说 五百罗汉像 “泥塑艺术” 佛教艺术

    关平的像。这在佛寺里是鲜见的。相传,蜀将关羽因杀人过多,死者纷纷向他要头。弄得他很为难。后得佛祖的指点,出家修法,皈衣观世音,被封为伽蓝护法神,加入了佛教诸神的行列中。道教《明圣经》赞扬他的功德无量,加封他为「盖世古佛」。可能是由于地位变化的缘故,他的位置自然也就从「伽蓝殿」而移位「大雄宝殿」了。游览「筇竹寺」,既可饱览松苍柏翠,林壑优美的自然景色;更可尽情地欣赏艺术造诣极变的彩塑五百罗汉群像。五百罗汉,相像是听佛祖释迦牟尼讲经说法的五百个弟子。他们通过宗教

  • 文章雲南臨濟高僧古庭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4期  作者:鄭千山  出版时间:2004-12-25
    关键字: 云南高僧 古庭 人物生平 佛教禅宗 修行事迹

    明代成化、弘治年间,全国曾经活跃过一位对襌宗影响深巨的一代昆明籍高僧古庭和尙,他也是襌宗临济宗第二十三代传人。他早年四方求学,晚年回滇弘法,其弟子中也有许多成就卓著者(如大巍净伦襌师)。又由于其肉身不坏,与崇照肉身齐名,为「滇人所艳称也」(陈垣《明季滇黔佛教考》)。过去民间旧历八月还举行古庭庵万佛会,「昆池弥漫数百里,盘龙(崇照)肉身峙于南,古庭肉身峙于北,方志载之详矣!」(同上,见陈垣著作)由此可见,古庭在昆明民众间影响之大。古庭(一四一四—四九三

  • 文章朝雞足山隨筆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7期  作者:李淑英  出版时间:1997-12-25
    关键字: 鸡足山 佛教圣地 朝拜体验 自然风光 山川文物

    遊過天地僅有的麗江玉龍雪山,及中國文化薈萃的大理。準備回昆明,但回到下關找侄女,她招待我們吃家鄕餌絲,眞爽口好吃,閒談時,姪女婿提到雞足山風景文物殊勝,我精神一振,因對雞足山仰慕已久,雞足山是雲南歷史悠久的佛敎古剎聖地,我決定前往朝拜。次日一早由下關搭公車前往,車離下關不久,看到許多工人在一片黃士高地辛勤工作,聽車上人言是開闢飛機場,何時完工不清楚?車在山區急駛,不久又看到不少苦力在挖溝渠,準備把洱海水引進賓川,以解決賓川缺水之苦。車行中途被攔下臨檢,提...

  • 文章南传佛教文化概说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42期  作者:張勇 出版时间:2012-12-25
    关键字: 南传佛教 文化教义 文学建筑艺术 民俗文化 政治认同

    一、佛教及其基本教义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创始人释迦牟尼,西元前三世纪创立于古印度。从广义上讲,佛教是一种世界性的宗教,包括它的经典、仪式、教义、习惯、僧团、场所、组织等等;,狭义的佛教,就是佛陀的言教,用佛教的术语讲,应当称为佛法,即佛说的教法。包括五蕴、四圣谛、缘起法、四法印、四摄、六度、八正道等教义。佛教的基本教义,通俗地讲就是把现实人生断定为「无常」、「无我」和「苦」;苦的原因由每个人自身的「惑」、「业」所致。「惑」指贪、嗔、痴等烦恼;「业」指

  • 文章靈鷲山上靈鷲飛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42期  作者:飛鴻 出版时间:2012-12-25
    关键字: 灵鹫山 天眼门 佛教文化 观音塔林 心道法师

    无争、清净、脱俗、仙境之感。「无生道场」由开山和尚心道法师于民国七十三年(一九八四)创立,「无生」指灵觉没有生死的意思,无生的地方佛教又称「涅槃」,为佛教修行的终极追求,因此「无生道场」便是信徒们开悟成佛的圣地,因地名、地理、地势都与印度古老的「灵鹫山」有异曲同工之妙,故心道法师将它改名为「灵鹫山」。天眼门 尊重包容博爱「天眼门」是灵鹫山上代表性的美景,也是佛教道场出入口的大门,眼睛的造型表现佛教艺术的新风格,左右两眼分开看亦如一对鹫鸟造型,具有穿透性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