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简介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思故鄕 廣濟縣之三鎭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41期  作者:吳兆貴  出版时间:1976-10-10
    关键字: 武穴简介 龙坪镇简介 田家镇简介

    桃李花開春色深,綠楊溪畔聽鳴禽,岑樓高處樂難禁;弱冠甫過離梓里,南遷北徙到如今,幾時回去豁胸襟! ——調寄浣溪紗

  • 文章湖北第一台鄉——魅力黃陂新城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75期  出版时间:2010-04-20
    关键字: 武汉市黄陂区 区情简介 发展概况 发展展望

    注:黄陂晨曦)一、区情简介(一)黄陂是武汉新区,处于立体交通腹地。全区处于《全国国土总体规划纲要》的首期重点开发和长江流域经济带的中心地段。近半区域已融入大武汉经济繁荣圈,是武汉城区外延扩张,由南向北推进的腹地,也是承接国际和国内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全区与武汉中心城区七桥相连,境内武汉天河国际机场是国内四大门户机场之一,与京广、京九铁路,318国道,长江黄金水道构成水、陆、空、铁立体交通「金三角」。尤其是南部地区,地处武汉市内环与外环之间,境内巨龙大道

  • 文章湖北省简介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96期  作者:本社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0-07-10
    关键字: 湖北省简介 人文 地理

    湖北省因位於洞庭湖以北而得名;古代部分地區屬鄂州,故簡稱鄂。全省面積十八萬多平方公里,人口約四千九百萬,有漢、回、滿、苗、土家、蒙古等民族。全省四十七個縣,二個自治縣,八個地級市,二十一個縣級市,一個自治州,一個林區,省會武漢。本省地勢西高東低,西、北、東三面環山,向南敞問,略成一個不完整的盆地。山地丘陵約占全省面積百分之七十,平原不到百分之三十,水面較廣。鄂西山地是全大陸地勢第二級階梯東緣的一部分,由武當山、荆山、大巴山、巫山等山脈組成,一般海拔一千公...

  • 文章續漢口叢談(六)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01期  作者:王葆心  出版时间:1991-10-10
    关键字: 湖北汉口 名称由来 名胜简介

    王葆心遺著黃鵠山有壓雲亭,嘉慶通志稱在縣西黃鶴山上,明一統志稱舊爲頭陀峰頂院,元世祖嘗駐此,至正間建亭,淸一統志沿之,嘉慶通志据宋袁說友東堂集同鄂州都統制司登壓雲亭所作一詩,訂明一統志至正間始建亭之說之非是矣,然尙有可證者,据皇宋書錄云,吳琚,字居父,谷中云,吳琚工扁榜,鄂渚有壓雲二大字極工,史嘗見壓雲二字搨本,初疑爲于湖得意書,大略可與寶晉琴臺字比,是此亭之額爲吳琚所題,琚爲宋人,更可見是亭在宋久稱名 矣。明代黃鶴樓下有花子街,余壬寅僦此一年,不聞此名...

  • 文章近距離觀察武漢地鐵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87期  作者:鄂婆娘  出版时间:2013-04-10
    关键字: 武汉地铁二线 工程简介 时事评点

    文◎鄂婆娘(注:武漢地鐵新的形象標識LOgO,上半部分為國際化的地鐵標識Metr0,下半部分是用武漢英文字母WH的變形。H被拆分成三個等體積色塊,象徵「兩江交匯、三鎭鼎立」的武漢地域特徵,也預示武漢地鐵貫穿東西、縱行南北、連通三鎭。)武漢地鐵二號線自二〇〇六年十一月開工,歷經六年的工期,於去年十二月廿八日正式通車營運,成爲湖北省第一條地下大衆運輸系統,武漢由是進入現代化都會之林。武漢地鐵二號線已通車路段約廿八公里,與臺北捷運板南線的長度完全相同。地鐵二號線自西北迤邐...

  • 文章知音故里——蔡甸區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75期  出版时间:2010-04-20
    关键字: 武汉市蔡甸区 情况简介 园区介绍 投资优势 优惠政策

    注:蔡甸风光)一、情况简介蔡甸区位于武汉西部,江汉平原末端,长江、汉江夹境而过,京珠、沪蓉、318国道和汉蔡、汉洪高速贯穿全境,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乡。全区版图面积一千一百平方公里,是武汉生态宜居新城的重要功能区。现辖十一个街乡镇和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蔡甸经济开发区),国家级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蔡甸境内。全区有二百八十一个行政村。总人口四十六万三千多人。二〇〇九年蔡甸区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头等大事,把保增长与

  • 文章熊集賦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31期  作者:屠家廣 出版时间:2014-01-01
    关键字: 熊集简介 历史节点 旅游名镇 城乡经济 环境街景 社会和谐

    棗陽人,現為市政府官員

  • 文章蘄春歷史人物風情區位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66期  作者:本刊記者 出版时间:2008-01-10
    关键字: 蕲春县 简介 自然地理 人文地理

    蘄春的昨日今日與明日蘄春地處鄂東邊陲,大別山南麓,長江中下游北岸,素有「吳頭楚尾」之稱,為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四省交界之地,歷來為水陸交通要衝,商品集散中心,蘄春歷史上稱蘄陽、齊昌、蘄州。蘄春在公元前二〇一年(西漢高祖六年)建縣,歷史上,蘄春長期為郡(州、路、府、專區)和縣兩級政府機構所在地,歷為鄂東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中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蘄春恢復縣制,隸湖北省黃岡市(地區)。蘄春文化底蘊深厚,人傑地靈,歷史上有以李時珍、顧景星、黃侃、胡風、...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