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教育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枣阳教育发展的调查报告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2期  作者:姜化一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家乡教育 教学质量 中学教育

    「百年樹人敎育爲本」,此乃古今中外治國的有識之士,所公認的並一致奉行的興邦之圭臬。然而在中國大陸的過去領導者,卻以階級鬥爭爲綱,高喊「千萬不要忘記階級鬥爭」,「階級鬥爭一振就靈」年年、月月、日日、時時,不斷地喊,同時不斷地進行鬥爭的政治運動。直覺得喊者力竭聲嘶,聽者暈頭轉向。倒行逆施的結果,人民產生扭曲心理視知識爲禁物,說什麼「知識越多越反動、把知識、人才和罪惡,反動聯繫起來,於是學者、敎授成爲改造對象,孔老夫子成爲「孔老二」在打倒之列,孔子的學說是反動...

  • 文章漢口中山公園創建經過【八】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60期  作者:吳國柄  出版时间:1981-07-10
    关键字: 汉口 中山公园 创建经过 教育

    当年湖北教育状况在汉口有一天没有工作就到中山公园茶馆坐坐。公园共有五家茶馆,招牌是第一茶社、第二茶社……第五茶社。第一茶社的老板叫汪麻子,来的最早,人很正直。谈到生意的好坏,他说:「很好。客人都是有钱人,到这喝一杯茶,呼吸新鲜空气。」他又说:「公园有湖可以划船,陆地有足球、篮球、网球、跑道、动物园、骑马场、溜冰场、儿童游乐场。我长到五十多岁第一次看到设备这么齐全的公园。有钱的人坐茶馆,身体好的到运动场运动,花没人摘,没人随地大小便了,人民接受日常生活敎育

  • 文章抗戰勝利一年後的湖北 (六)五、武漢現狀(續)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26期  作者:涂翔宇  出版时间:1973-01-10
    关键字: 抗战胜利 户口调查 财政 教育 文化

    茲據武漢警備總部統計,勝利後武陽漢三鎭戶口調查所得之人口變動列表如下:人口變動列表如外籍僑民:美國人 二五英國人 五一俄國人 五六丹麥人 三法國人 二四白俄 六〇印度人 八四捷克斯拉夫人 二哥倫比亞人 二意大利人 九〇菲律賓人 二八葡萄牙人 一九比利時人 三加拿大人 二荷蘭人 二西班牙人 二四希臘人 六瑞士人 三智利人 二奧大利人 七德國人 四三韓國人 三三波蘭人 七匈牙利人 八瑞典人 七合計五百八十一人,其中男三百二十六人,女二百五十五人。一年來之重要措施武陽市地籍整理——據...

  • 文章思家鄉念南皮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期  作者:沈鴻烈  出版时间:1966-10-10
    关键字: 张之洞 教育 军队 新政

    往史乘及个人见闻所及分擧德政于万一,以伸吾说。一、兴学育材文襄公剔历中外,政蹟丕著,其生平精神所寄,尤在振兴教育,储养专材,以备国家缓急之需,而救当时空疏之习。同治八年湖北学政任内,创建经心书院,就按试各府诸生才学秀出者调省,入院习经史时务,自光緖十六年总督两广,于十七年创建两湖书院,分配湖南北学额各一百名,由学使及各府州县按额送省,甄选入院,习经学、史学、理学、文学、算学、经济学等,同治十九年设自强学堂,分习方言、格致、算学、商务,廿四年创建农务学堂,向美

  • 文章一鱗半爪話英山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6期  作者:陶振民  出版时间:1968-01-10
    关键字: 湖北英山 文化教育 地理 交通

    前言湖北文獻,在創刋之初,社方各友好,曾分別來信,要我寫稿。我是一個湖北人,給湖北文獻出些力,是天經地義,無可推辭的事。但是,我一方面因自己辦了一份周刋,每期要寫三萬多字的稿,還要自編自校,的確很忙。另一方面,我對湖北的山川文物的印象,旣是模糊不淸,而手邊又沒有可供參考的資料。總是無法着筆。現在,湖北文獻出版到第五期了,每一期我都拜讀過,同鄕前輩,珠玉在前,我更不敢以浮淺的文章,浪費寳貴的篇幅。但諸友好如汪醒非兄等頃又來信催促,並指定要我寫一篇「英山風物...

  • 文章湖北地理人文概述——重建新湖北的準則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9期  作者:本刋資料室  出版时间:1971-04-10
    关键字: 人文地理 湖北省 文化教育 物产

    三峡间之YVA水坝巨工,能早完成,不但消除水害,其发电力可为全国冠。复兴民族,国家基本建设,均所胥赖。2.汉水,又曰襄河,源出陕西蟠冡山,入境干流长达一千三百余公里,为本省经济大动脉之一。两岸巨细支流,三十有余。主要者有任河、洵河、渚水、均水、南河、唐白河、溳水、澴水,而至汉口与长江汇合。其上游地势险峻,洪流猛速,汉水之害,多由此段。如何建库筑坝,渠化上游,以杀洪患,如何疏导下游,贯通湖泊,使其宣泄,均为本省水利工程当务之急。3.淸江,源出本省西南之利川,经

  • 文章帝鄉縱橫談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7期  作者:劉榮吉 出版时间:2010-02-01
    关键字: 聂海胜 地区经济 经济发展 教育事业 帝乡

    中旬,高峰期在十二月至元月之间。若未尝过吴店甘蔗,请君光临枣阳,不妨品尝一下,就能尝到甘甜美味了。注1「三农」是指中央关于「支援」农民、农林、农事生产。2枣阳在一九八八年国务院正式批准由县改市制。刘荣生 二〇〇九年四月八日

  • 文章回憶往日隨筆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3期  作者:姜邱少南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五叔放脚 毕业中学教书 江船遇匪 上海团圆 子女教育 美国居留 九十二岁

    有那么一天,忽然听到街上人声喧哗,并夹鞭炮声。出去看看,始知本县有八位女学生,从襄阳女子师范毕业,今日荣归。她们的家长都预备了四人抬的大轿迎接,街坊邻居联合庆祝,非常热闹,好荣耀也好风光。八位女生均接受毓秀女校的聘书作教师。八位的大名是杨子烈、王文凤、骆继凤、赵筑荣、邹淑华、周岐凤、江玉贞及何淑英。她们不折不扣是枣阳县女子教育的先锋。给当时的社会树立了一个楷模,诚令人敬佩并羨慕。我母亲则对我轻轻说:「妳若好好读书,将来也会有这样情形。」这两句话存留在我脑中

  • 文章先父有爵公生平事略

    来源期刊:《監利文献》 第2期  作者:龔文錦 出版时间:1982-01-01
    关键字: 洋相公 抢筑河堤 土匪祸乱 义务教育暑期补习班 财政委员 三月母逝 救助到台 因病辞世

    先父諱有爵,字佐朝,別號少榮,又名茹芝,生於民前廿二年(光緖十六年)庚寅歲十月初八日,世居監利縣尺八鄕龔家村,幼承祖父章顯公庭訓,攻讀詩書,及長考入湖北官立方言學堂(相當專科學校)主修英文科,畢業後榮歸故里,人稱「洋相公」,並賀贈「優貢」金字匾額以爲紀念;嗣任興山縣及本鄕各學校英文敎員及地方行政職務多年(時余尙年幼不得其詳),家父於民三年與吾母何氏結婚,生育余及弟妹等四人,家母賢淑慈祥,辛勤持家,敦親睦鄰,頗得閭里頌揚;家父厠身政敎,熱心服務桑梓,處事公...

  • 文章枣阳的女子教育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期  作者:邱少南  出版时间:1984-01-01
    关键字: 歧视女性 三从四德 封建婚姻 缠足旧俗 革命与教育 男女合校 鄂北联中 胜利复员

    生女孩则要三十天为满月。在月子期间内,规定产妇不准走入别人家,否则别人家认为不吉利,说:「不祥之物进了门,家要败,人要亡的!」。万一不愼,闯入别人家,补救办法是备香腊纸炮前去祭拜,并送红布悬挂其大门上,以资驱邪,即使是亲娘家,也须如此。女性被岐视,眞是一言难尽。二、民初女子教育及女性特有的束缚民初的枣阳只有私塾,没有公立学校。私塾中、男孩读四书五经,敎导将来作大事。女孩则读「女儿经,女子四书」,长大成人后遵守三从四德。三从是未嫁从父,嫁后从夫,夫死从子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