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安 胡荣祥孝道的基础是指孝道的根源与本质问题,孝道本质上是一种人的自然天性、还是一种人为的文化规范,孝道的实践,是指人行孝道的动机,根据以及社会赏罚问题,即人为什么行孝的原因。一、孝道的基础:儒家对于孝的根源的看法是与他们对人及人性的看法相联系的「仁者,人也」,孔子是把孝的根源看作是从人人所具有的仁心中产生的,而孝是实践仁的起点和根本。孟子在人性论上坚持性善论,以为人一生下来就有四个善端,人有所谓良知良能,而孝就是这种良知良能的表现之一。人之所以不学
-
我和韩国郑仁在教授相识,算来已经三十多年。每次我赴韩出席学术会议,也总会遇见他。他韩译牟宗三先生的《中国哲学十九讲》(韩译本定名为:中国哲学特讲),也是我在台北陪他面请牟先生为译本写序。十几年前,郑教授的次女素伊,在加拿大完成西哲硕士论文后,忽然转向要研究中国哲学,郑教授促使她来东海大学,从我学习先秦儒家与宋明理学。素伊人很聪明,又用功,成绩很好。但为了照顾父母,在她完成朱子学硕士论文之后,便告别东海,回转汉城大学修博士学位。今年,我的《中国哲学史》上下
-
宜黃 歐陽漸西江學向上一着,馬祖、曹山、洞山、石鞏,授記應化,甚盛哉,得未曾有。儒而釋者,王半山、陸象山。陽明講學於贛,及門羅念庵皆是。然偏得玄理,不敢昌言佛;昌言佛者,最近世有瑞金羅台山,吾友九江桂伯華。台山精訓詁,嫺音均,能文章;伯華治經,專今文,而工詩。台山信因果淨土,究其所亟,在向上一着;伯華於因果淨土綦信,而由華嚴以直探秘密。台山不遇,發憤求友,窮走於四方,家庭衰落,不幸而蚤世;伯華不遇,發憤求友,窮走海內外,家庭衰落,而終身不娶,死於日本。台...
-
了朱子忠君爱国,不畏强权,爱憎分明的立场和民族气节。古语云:「危身奉上,险不辞难曰忠」,这正是对朱子忠君爱国的写照。忠臣孝子自古相伴而出。朱子不仅是个忠臣,而且还是个孝子。「孝道」作为儒家文化的基石,几千年来,渗透在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孝经》上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曾子说:「居处不恭,非孝;事君不忠,非孝;官不教,非孝;朋友不敬,非孝;战阵不勇,非孝;五者不遂哉。」由此可见,「孝悌忠顺」有着内在的必须联系。朱子从孔孟「仁
-
]。近年,曾任日本经团连会长的石泰三、土光敏夫等人皆深受儒化[2]至于个别企业家以儒家思想活用于企业经营者更是比比皆是[3]。近年来有种说法,亚洲数个儒化国家,日本、南韩、台湾、香港、新加坡等所以在经济发展上能取得重要的成就,究其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儒家讲求的人际关系系以忠恕为怀,强调尊尊亲亲及忠悌忠信。这些人际互动的伦理原则在消极面上减缓了人与人之间的紧张对峙及冲突磨擦,在积极方面,则促进了人与人心志与情感上的结合。这种规范人际关系的价値信念推移到社会,迁移
-
山靈峯秀,毓我名賢。仁廉勤樸,博學精硏。辛未高魁,聲譽丕振。敎忠敎孝。樹德樹人。掄才議政,翊贊中興。道貫儒釋,日新又新。橋梓媲美,梅玉聯芳。杖朝晉五,玉體彌康。善哉夫子,齊頌陵岡。
-
一、小引大直陳林圓康女士,邇來篤信佛敎,夙藏道家典籍,掃數轉贈與人。愚亦承餽數帙,繙閱之餘,深覺就中頗多足資甄採者。語云:「眞箇佛法就是道,一個孩兒兩個抱」。佛道一家,何必妄生分別?第佛、道相輕,自古而然,可勝慨哉!今後擬不分仙眞佛道,其所啓示,凡釐當於心者,悉選輯而細參之,且命之曰「修道嘉言錄」云。區區之意,或亦爲同好諸公所樂許乎!二、嘉言麻仙姑修道者好靜而不好動;欲探玄妙之理,須向靜中細細硏究,方可悟道。(摘自十六金丹)達摩祖師性靜則神淸,心動則氣濁...
-
到此,为之掷笔抚琴而歌,歌曰:『吁嗟骐骥兮!来非其时。不先不后兮!命定数奇。守身乐道兮!坎坷如夷。霜菊雪梅兮!风骨谁追?箕山汨水兮!异代同归。』吾人既悉陶公所处的时代,确是历史上一个「五浊恶世」的大时代。是「乱邦」、也是「危邦」。仁人志士,不谈挽救「大我」,想自全「小我」,亦不容易。但是,渊明是实践儒家一位典型人物,他不幸诞生在这样一个恶时代里,他究竟怎样的自处?及对这个时间,作何表示?或留某种影响于后世。这些都是我们对陶公生平急盼所欲得到的答案。这里请专
-
穿,破了一补再补,最后成了乞丐装。书本也是一样,破了再补,字磨损了则借同学的书将缺字补上。至于工作;上山砍柴,下田除草,能干的活,都要上阵。儒家以立德、立言、立功为人生之三不朽。先淦学长,三者俱备。立德而言;其服务军中为官兵褓姆,同甘苦,共患难,处理问题,以仁为怀。且乐善好施,济助苦难,有人饥己饥,人溺己溺之胸襟。立言者;其担任各种讲习班及巡回教学,以励忠坚志团结军心为职志。又汇编「庄敬自强」专书,修编「保防教材」,及「空军幼校学生生活辅导」教本等,以及
-
孝是人类善良的天性,也是对父母的回报。在先秦时代诸子百家中,儒家提倡孝道最为积极。(论语)一书,多处论及孝道,从各个不同的侧面论述了孝的「内涵」和「外延」。而在(礼记)中,论及孝道的地方就更多了。孔子有一个很得意的门生,名叫曾子,他把老师所倡导的「孝」加以阐发,写了一本(孝经)。根据曾子的意思,孝敬父母,不过是「小孝」:把天下的老百姓都视为自己的父母,这才是「大孝」。后来,(孝经)和(论语)、(礼记)等都被列入专制时代「神圣不可侵犯」的「十三经」之中,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