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中国书法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更正:上期文献「中国书法概谈」键误更正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3期  出版时间:2001-02-01
    关键字: 错误更正 中国书法概谈》 键误更正

    一、21頁上部12行「挹其雄奇縱之姿」應爲「挹其雄秀奇縱之姿」,漏一「秀」字。一、22頁上部22行第6字「備」誤爲「偁」。中部15行第9字「虛」誤爲「處」。19行第5字「並」誤爲「無」。23行第11字「將」誤爲「那」。下部11行第14字「收」誤爲「放」。三、23頁中部末行第1字「消」誤爲「清」。下部14行第4字「眞」誤爲「其」。

  • 文章谈谈书法评奖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4期  作者:董晉 出版时间:2009-02-01
    关键字: 中国书法 书法评奖 尊重传统 时髦字体

    近年来,在中国书法大奖赛中,据说某一位书法家往往连续得奖,特别是颇为「时髦」「创新」的某种字体,竟能连续荣获上十个头、二等奖,真正成为「常胜将军」。各次活动评委为何「英雄所见略同」,这成了当代书坛一个奇特的现象。是该获奖者独具艺术的天才细胞,创造了书法艺术史上的绝妙文本?还是书法评判标准的特殊?抑或「书法」本身性质的因素?我常常百思不得其解。质疑之一是:文化艺术的本质在于创造和创新,比如小说大赛、散文大赛,古今中外基本没有三连冠五连冠出现,更别说十连冠

  • 文章宏揚中國書法之道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42期  作者:李超哉  出版时间:1990-10-15
    关键字: 中国书法 修习课程 师资培养 工具改良 改革字帖

    中国书法之式微于今极矣,考其所以致此之由,固因受欧风东渐之影响,而我政府既未施积极提倡诱导之力,更不若前朝设书教立官阶之制,而一般学校又无书法之专科,眞所谓师不知教,生不知习,成绩不以书法为计算标准,考试复可用铅笔或原子笔书写,眞如汉赵壹非草书所谓:「乡邑不以此较能,朝廷不以此科吏,博士不以此讲试,四科不以此求备,征聘不问此意,考试不课此字,徒善既不达于政,而拙草亦无损于治。」因有此诸因,宜乎今日书法之没落?吾人无意顽愚不化而复古,实感国人对于「国字

  • 文章中国书法概谈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2期  作者:朱光  出版时间:2000-11-01
    关键字: 中国书法 文字渊源 书法演进 字体变化 书法功能

    境界,一面撷取前人之长处,一面想突破前人之藩篱而自创天地,均邃于古而不囿于古,故能陶铸古法,自出机抒,一点一滴,莫不从艰苦中得来。孙虔礼书谱有云:「心不厌精,手不厌熟,若运用尽于精熟,规矩闇于胸中,自然容于徘徊,意先笔后,潇洒流落,翰逸神飞。」孙氏所语,可说明硏究书法,「学养」与「功力」两者不可偏废,「精熟」固然可假以时日,不断磨炼,而「规矩」与「胸襟」却要学养来充实,然后始能「意先笔后」,达到「潇洒流落,翰逸神飞」之境界。书法功能中国书法,具有眞善美之内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