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孔子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鄕贤文存)丁已祀孔子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51期  作者:吳芳吉  出版时间:1966-11-01
    关键字: 乡贤文存 袁世凯 吴芳吉 祭祀孔子

    六年圣诞,蜀师集于白沙。鄕人士畏而迎之,虚学舍舍兵。不足,自据男生学校;犹不足,据女校。诸生方议祀孔子,闻兵且至,负爼豆以遁。翌日诸生迁于野避之,欲追祀孔子。则传河北国军又至,有大戮。国军者,尝为独夫袁争帝位至吾鄕;诸生故畏国军逾虎,因四散去。时备战既亟,划近郊十里,令曰戒严,无复敢言祀者。南村邓绍勤乃与吾谋,溯驴溪以入,攀巉岩,逾绝涧,渡深潭险瀑,揭行碎石上,放乎十里之外,以祀孔子。绍勤与吾皆赤贫,绍勤携黄豆,吾携白酒,得溪曲高丘,荆榛被之。蛇行上

  • 文章華陽國志讀後記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80期  作者:文守仁 出版时间:1969-04-01
    关键字: 《华阳国志》 常璩 刘知几 孔子 都转盐运使司

    一我國方志之存於今者,以晉常璩所撰之華陽國志爲最古,璩字道將,蜀郡江原人。常氏為江原巨族,自漢以來,冠蓋相望,其為刺史牧守令長或明經者,則有常洽、常播、常勗、勗祖員,從父閎、閎子忌;常騫、騫祖竺,父偉,及族弟寛,寛父廓。璩則為寬之族孫。當晉氏失馭,李雄據蜀,僭稱成漢,傳期,勢及壽,璩仕李勢為散騎常侍,及桓溫代蜀,璩勸勢歸晉。溫停蜀三旬,舉善旌賢,璩與尙書僕射王誓,鎮東將軍鄧定,中書監王瑜,皆蜀之良,竝以為參軍,蜀人咸悅,其事迹之可舉者僅如此。江原今崇慶縣...

  • 文章新人性論(續)

    来源期刊:《江津》 第33期  作者:王思誠 出版时间:1984-01-21
    关键字: 孙中山 人性论 蒋介石 人性境界 人文主义 孔子

    最高的哲理看待,显与哲学没有甚么冲突。而且无论哲学与宗敎,都在追求人生之意义,以及何为至善。不过属于基督的宗敎,多一层令人不易捉摸的宇宙奥秘,与在这奥秘中的生命之道而已。然此却是最关重要的。至圣如孔子,虽避而不谈;但在神学方面,业已有了一套言之成理的理论体系。西方的许多哲学家与科学家,如黑格尔与爱因斯坦等人,都受了它的影响,无法将它推翻,而建立起了对神的信仰。国父孙中山先生和先总统蒋公、既有深厚的哲学素养,亦是虔诚的基督徒,这两位哲人所说关于神的话,是値得

  • 文章雲陽縣志序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96期  作者:涂鳳書 出版时间:1970-08-01
    关键字: 云阳县志序 四川通志 天一阁 华阳国志 孔子

    有倚相,当时号称良史;然晋之乘,楚之擣杌,至今仅存其名,齐央幷名亦不存,不能与鲁之春秋,幷传于后世。盖春秋经孔子修定,而左氏公羊氏榖梁氏又为之传以辅翼之,使二百四十余年之事,了然于后人心目间,而其文亦遂幷天地亘古今相传于不朽。孔子曰:言之无文,行之不远,甚哉文之不可苟焉已也。云阳以朐䏰名疆,纪入华阳国志以来,无此作矣,其足以信今而传后也,尙何疑焉。予擕稿还旧京,将畀手民,累商县府措资,则以粮饷繁重,每岁辄十数征,民生益困,实无财力及此,以迄于今。予借此余闲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