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经济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四川经济志叙言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3期  作者:周開慶 出版时间:1972-11-01
    关键字: 四川 经济 序文 经济硏究 简介

    编者按:四川经济志为本刊发行人周开庆先生之近著,于本年八月由商务印书舘发行。全书二十四开本四百二十四面,共约三十六万字,定价每册新台币七十元。兹特将本书敍言转载于此,以略窥本书内容之概要。整理年来有关四川经济硏究的文字,编为四川经济志一册,付印出版。全书分为总志、地方志、与物产志三编。总志系就四川之面积、人口、农业、工业、贸易、交通等各方面,分别槪述,都为十二篇。地方志系就各县自然环境、农工生产等项析述,共为五十三篇,即五十三县市,约占全川县市三分之一而

  • 文章自贡市经济概况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6期  作者:平明  出版时间:1972-04-01
    关键字: 自贡 经济概况 盐业 自然概况 农业

    方面,以经济及建设支出,与敎育文化支出为多,前者占百分之十三,后者占百分之九。自贡金融,因产盐关系,较为活跃,盐业商人需用周转资金庞大,故银钱业甚为发达。抗战期中,本市先后设立共有银行十九家,内有自贡市银行一家,又银号钱庄十六家,两共三十五家,经营业务,多以盐业及普通商业为对象。抗战胜利后,大部先后撤离。

  • 文章永川县经济概况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9期  作者:平明 出版时间:1972-07-01
    关键字: 经济概况 自然状况 农业 永川

    一、自然狀况永川地當成渝孔道,東接璧山,西連榮昌,南與江津,瀘縣爲鄰,北與大足、銅梁相接。東北多高山,箕山、雲雲霧兩山脈環繞疆界,拱衛縣城。其東南一部瀕臨長江,縣屬商業最發達之淞溉鎭在焉。位於東經一〇六度十二分,北緯二九度三十五分。全縣面積一、二八八·三八方公里,整個地形酷似荷花之葉,佔全省總面積百分之〇·四二。全縣人口,據民國三十三年統計,共爲三七六、三一八人。氣候一年平均溫度爲攝氏一九·三度,晴天佔全年百分之四〇,曇天百分之一〇,陰天百分之三〇、雨天百...

  • 文章酉阳经济概况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4期  作者:平明 出版时间:1972-12-01
    关键字: 酉阳 经济概况 农业 矿业 地方财政

    一、概述酉陽縣係蜀漢建興五年後主劉禪所置古思州,在今縣南趕平鄕官壩。明初移縣西銅彭潭官塘,明洪武五年,移今縣城,名忠孝壩,直屬首都金陵,劃爲特別區。淸雍正十三年,屬重慶府,改土置州官。民國成立,改置酉陽縣。民國二十四年,劃入四川省第八行政區,設專員公署於縣城,當時爲專員兼任縣長。民國二十八年,專署與縣府分立。全縣面積爲九、八一六·八〇方公里,佔四川全省總面積百分之三·二四。東界湖南省,東北界湖北省,北界黔江縣,西界彭水縣,西南界貴州,南界秀山縣。境內皆山,...

  • 文章彭山经济概况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9期  作者:平明 出版时间:1973-05-01
    关键字: 彭山 经济概况 农产 商业 财政金融

    一、概况彭山縣屬於四川省第四行政督察區,東界仁壽,西連邛崍,蒲江,南連眉山,北接新津。錦岷兩江,會合於縣城以上之江口鎭,成嘉公路,縱貫縣境,水陸交通,俱稱便利。全縣面積,僅有四二五·五一方公里,佔全省面積百分之〇·一四。人口數據民國三十四年統計,共爲一四七、九七一人。縣級列爲第四等。縣境農田,除東西兩山區外,概由通濟堰水灌溉,受益農田一十二萬餘畝。故物產如米麥等,甚爲豐富,每年不獨足以自給,且有大部份運濟樂山、成都等地。其他特産則有芒硝,爲碱品、玻璃、顏料...

  • 文章「谈经济建设的目标」序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7期  作者:周開慶 出版时间:1973-03-01
    关键字: 经济建设 目标 序文 民生主义 简介

    蒐辑近三年来所写有关经济的论文六篇,汇编成册,即以第一篇「谈经济建设的目标」为书名,付印出版。从民国五十六年四月,我奉简派为国家建设计划委员会计划委员,参加财经组工作,直到民国六十一年五月,与财经主管部门及专家学者交换意见的机会甚多。五十六年至五十八年所写论著八篇,已编为「台湾经济检论」一书,于五十九年二月印行。本书各篇,则为五十九年至六十一年所写,分载于国民大会宪政硏讨会年刋及国父实业计划学会出版的「国家建设论文集」,多为参加财经设计工作之感想和意见

  • 文章新都经济槪况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8期  作者:平明  出版时间:1972-06-01
    关键字: 新都 经济概况 农业 工商业 交通

    一、槪述新都縣北毗成都,相距僅四十里,恰居四川紫色盆地之中央,土質肥沃,平均海拔約四百公尺。境內溝渠交錯,其中土壤由沙土粘土混合而成,世稱「於湖土」,含腐植質較重,表面多呈黑色,土質疏鬆而富有粘性,於農耕極爲適宜,盛產水稻菸草及芸苔。本縣面積計爲二四三。五四方公里,佔全省總面積百分之〇·〇八。全縣耕田面積,據民國二十六年淸丈之結果,爲二五八、四六二市畝,內水田二三六、〇八二市畝,旱田二二、三七九市畝,水田約佔百分之九十以上。以受都江堰灌漑之利,且土質原又...

  • 文章綦江经济概况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1期  作者:平明 出版时间:1972-09-01
    关键字: 綦江 经济概况 自然概况 农产品 工商业

    一、自然概况綦江縣位於四川盆地之東南邊緣,與貴州連壤,爲西南各省交通要衝,川湘,川黔公路交會於此。全縣地勢,東南較高而西北低下,右有南川之金佛山,左有巴蕉遼兩大山系,相互懷抱,巍然奇觀。惟山多田少,崗巒起伏,平地極少。全縣面積一八三九·〇七方公里,佔全省總面積百分之〇·六一。東連南川,西接江津,南抵貴州省,北達巴縣。縣境河流有五:㈠綦河:爲全縣主流,由南而北而西,直貫全境,自趕水至江津之江口,全長約一百三十五公里,在江口注入長江。㈡蒲河:發源於南川金佛山西...

  • 文章长寿县经济槪况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09期  作者:平明 出版时间:1971-09-01
    关键字: 经济 长寿县 工商业 农产品

    一、自然槪况長壽縣位於長江之北岸,距重慶水程一百八十里,與江北、墊江,隣水毗鄰。全縣面積一、一三八方公里,佔全川總面積百分之〇。三八。全縣人口,據民國一三十四年之統計,共爲三二〇、三〇九人。在行政區域上,屬四川省第十行政督察區。氣候六、七月最熱,十一、十二,與一月最冷,二、三、四、五、八月較溫和。雨量以一、二、三月爲最多,六、七、八月最少,餘月平均。二、農產品本縣主要農產品產量,以民國三十三年爲例,約如下述:秈 稻 一、〇〇二、〇〇〇市石糯 稻 一四四、...

  • 文章渠县经济槪况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99期  作者:平明 出版时间:1970-11-01
    关键字: 渠县 经济概况 交通 农业 工矿业 商业 财政金融

    县属文崇、龙会两鄕,流入三汇,与渠河汇合。州河在县境内长二〇•一六公里,从达县境顺流至三汇,与巴河同时流入渠河,三汇因此得名。州巴两河河身较浅,平时只能容载五六万斤之木船。惟巴达两县之粮食与木料,多赖两河运输,其经济价値亦不小。公路方面:本县为川鄂公路之中心点,在县境内长七〇公里,由有庆鎭起,经过县城至硐鄕与大竹交界。此段公路,建修甚早。抗战期间,推行驿运,川鄂路在渠县设有渠万段驿运管理处。驿运线在境内由县城起,至硐鄕与大竹交界,共长四十五公里。二、农业渠县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