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简介共返回2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川劇習語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3期  作者:蔡啟國  出版时间:1972-01-01
    关键字: 川剧 习语 简介 叫座 窍门

    川劇習語甚多,茲續誌如下:「團班與戲螞蟻」:蜀慶康雜錄記載:「古老川班有炎夏散班之例。散班後再集合謂之團班。內行指伶工紛紛集合,謂之戲螞蟻」。「團」字可以稱爲團結在一起,正如成都三慶會(悅來川劇園)的演員彼此互稱手足那樣親熱,當伶工們於散班後再集合的時候,稱之爲「團班」,很有意義。戲螞蟻是形容演員汹湧而至的情形,螞蟻是合羣性極强的生物,以之喩伶人之集合,不僅刻劃其紛至沓來的情態,而且表現其有合羣的良好德性。「竅門與買關子」:這個「竅」字與駡人「一竅不通」...

  • 文章遂寧經濟槪況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0期  作者:平明  出版时间:1971-10-01
    关键字: 遂宁 农业 工业 商业 简介

    遂寧爲川北重鎭,水扼涪江中流,陸當川陝,川鄂,蓉遂公路之要衝,交通頗稱便利。川北內外各地產物,多以此爲集散地點,故商業亦較繁榮。在常年,農產頗爲豐富,尤以產棉著稱。本縣面積共爲一、八一四·二八方公里,佔全省總面積百分之〇·六〇。全縣行政區域,劃分爲五區四十鄕鎭,六九九保,六、九八一甲。全縣人口,據民國三十三年八月之統計,計九三、七八四戶,男二九二、一五三人,女二九六、八六九人,共五八九、六二二人。一、農業本縣耕地面積計一、六三五、三一四市畝,其中水田佔七一...

  • 文章重慶長安寺傳奇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7期  作者:張鏞  出版时间:1972-05-01
    关键字: 重庆 长安寺 简介 传奇 传说

    重慶市區分上半城,下半城,大樑子街是市區的最高地帶。大樑子的南邊,係一片坡形地勢,坡以下稱下半城,從南紀門至東水門一帶,均屬下半城,上半城面積甚大,直達通遠門外新市區。長安寺位於大樑子東頭首位,算是大樑子最高處。。正面臨城中區,遠望可見江北城區覲陽門碼頭,以及香國寺一帶。後面是後伺坡,即中央公園。寺門寬大,一進寺門即是四大天王,塑像很大,排列左右兩邊,據說四大天王是兄弟四人,姓魔,名為魔裏靑,魔裏紅,魔裏壽,魔裏海。本寺是佛門聖地,古蹟甚多,相傳有一首民...

  • 文章記自貢市釜溪公園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0期  作者:毛一波 出版时间:1972-08-01
    关键字: 自贡 釜溪 公园 简介 抗战

    民國三十四年,余曾返故鄕自貢市辦報,初遊釜溪公園。其園建造經過,大體如下:民國十八年,戍防自貢地方者爲川南警備司令蔡玉龍,長市政者爲其護衛營長嚴靜吾。當街市略具規模時,鑒於事實上之需要,乃有建築公園之議。二氏倡導於前,士紳附和於後,遂組織釜溪公園事務所以司其事,探測地址,以王建國君所有之賴家院子最爲適宜。原來賴家院子從前本是荒地,中有池塘一口,此外多係公墓。但其位置在自流井中心,自合公園之用。籌備既善,遂開始建築,首遷四周之墳墓,然後從事於人工的修整。選...

  • 文章淸代川省各廳州縣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5期  作者:周詢 出版时间:1972-03-01
    关键字: 盐场 州县 契税 养廉银 简介

    榮縣知縣,係繁難兩字中缺。距省城六百里,在府(嘉定府)治東南,不當大道。東西一百七十里,南北一百五十里,與內江、富順、犍爲、宜賓、仁壽、井硏、威遠等處交界。境多膏腴,蠶桑亦富。兼產藥材,政務較繁。縣城在榮溪河東川溝之間。有鹽場在貢井,出鹽極盛,爲川省大鹽場之一,與富順縣之自流井廠毗連。設分治縣丞一,即駐貢井,兼管鹽場事務。每歲地丁銀八千餘兩,雜稅銀二百八十五兩。佐治員一,曰典史。學官一,曰訓導。知縣養廉銀六百兩,契稅盈餘約四五萬兩。榮縣古爲南安、江陽兩縣...

  • 文章重慶獅子山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4期  作者:張鏞 出版时间:1972-12-01
    关键字: 重庆 狮子山 简介 慈云寺 长江

    獅子山位於重慶南岸龍門下浩與玄壇廟之間,在南岸羣山之下,係一座小山。其形狀像一個獅子,頭部向朝天門,尾部則在龍門下浩,因此而得名。在獅子山的腳下,有一座廟名叫慈雲寺,範圍廣約一萬坪左右。廟內慈雲寶殿,塑像極爲莊嚴。兩廂係和尚唸經的經堂、帳房、儲藏室等。大殿前面有一座齋房,爲和尚用膳之所。和尚用膳,規矩甚嚴,膳棹係長條棹,每棹約坐十名左右。本寺共有和尚七八十名,用膳前先敲用膳鐘,和尚進入膳房時,一排一排的就坐。全體和尚均係面向左方,用膳前合掌唸經,意態虔誠...

  • 文章字據·中人·畫押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4期  作者:羅尚 出版时间:1972-12-01
    关键字: 字据 农村 中人 画押 简介

    農村以地土、穀米、銀錢爲大事,凡有關此一類事務,動轍要書寫字據,以示恐口無憑,立此爲據。就兒時在家習聞常見之字據,有如下諸種;契紙:買賣田地房屋之字據。契紙關係重大,不是隨便可以代書的,本鄕本場,或竟無此能手。其內容除慣用語之外,有若干苛刻記述,務使賣主以後不能借端須索,是以爲難。其次契紙中要書明田地四至界線,經過買賣雙方實地踩界之後,四至情狀,要極詳細的書上契紙。其中轉灣抹角,上坡倒拐,小地名有聲無字之類,統統寫明白。確實要難倒先生的。摘字:賣地方摘下...

  • 文章重慶米亭子街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2期  作者:張鏞  出版时间:1971-12-01
    关键字: 重庆 米亭子街 简介 关岳庙 货币

    重慶米亭子街,在魚市街中段左方,是一條横街。這條街並不長,約有五、六百公尺左右;但因爲經營米和錢兩項業務,與市民生活有着密切的關係。在魚市街的左邊正面,有一座大廟名叫「關岳廟」,廟的範圍很大,佔地約八九千坪。關岳廟大門在魚市街,側門在米亭子街。側門內是山米市場,因此側門的名叫米亭子。由於米亭子山米市場歷史悠久,米亭子這一條橫街,便被定名爲「米亭子街」。米亭子約佔地五、六百坪,是一座廟式瓦房。左方是山米市場,右方是官斗處。此處所賣的是山米,產於重慶南岸各鄕...

  • 文章談蔗兒根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30期  作者:羅尚 出版时间:1973-06-01
    关键字: 蔗儿根 吃法 野菜 四川 简介

    去年在臺北,從報紙上讀過兩篇有關吾川吃蔗兒根的文章,討論名稱和吃法。後一篇略帶辯證,覺得也不盡然。蔗兒根是吾川野菜之中最有名的菜,全省各地都有,各界人士都吃,以手邊現有文獻資料推論,自唐朝大詩人杜甫客居夔州時,迄今已千有餘年,杜集有驅豎子摘蒼耳五言古體一首,專爲蔗兒根而發感,其詩及註,對於名稱藥性,洗剝蒙冪之方法,加伴作料等,說得極其詳細。往年周開慶先生說蔗兒根卽是詩經上的卷耳,杜詩註引本草卷耳亦各蒼耳,杜甫因採蒼耳爲詩題。吾川稱蔗兒根,係採食以根爲主,...

  • 文章川菜譜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30期  作者:黃劉華萱 出版时间:1973-06-01
    关键字: 川菜谱 锅巴肉片 材料 做法 简介

    鍋巴肉片鍋巴肉片,係著名川菜之一,且馳譽中外,宣乘熱食,味美香脆可口。如加海參或蝦仁,其味更佳。卽單用鍋巴炸後,洒上花椒鹽或細糖作㸃心,也十分香酥好吃,用猪油炸更香。成都有流動攤販專賣油酥鍋巴的,但以廟上的素炸鍋巴,最爲有名,如文殊院及新都寶光寺,都常以鍋巴作茶㸃招待香客或贈送信衆。臺北有買的做的也不錯。「材料」上猪肉半斤、鮮筍一支、洋葱一個、嫩碗豆角二兩、冬菇二朵、醬油二大匙、醋一大匙、糖一小匙、薑片、味精、鹽、胡椒粉、太白粉,各少許,乾鍋巴(二寸見方...

共26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