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峨眉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峨眉金顶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44期  出版时间:1974-08-01
    关键字: 峨眉 金顶 奇景

  • 文章峨眉万年寺中之铜铸普贤像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104期  出版时间:1971-04-01
    关键字: 峨眉 万年寺 铜铸 普贤像

  • 文章峨眉绝顶奇景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59期  作者:易君左 出版时间:1976-04-01
    关键字: 峨眉 奇景 佛光 圣灯 雪山

    佛光·圣灯·雪山我在抗战期间游了四川的峨眉山,在山中盘桓了几天,饱览了全山的景物。我的运气眞好,号称峨眉山绝顶的三大奇景,我都一一见到了。这三大奇景是:佛光、圣灯、雪山。什么是佛光呢?我们看古画儿上,菩萨像的头上有一圈圆光,一般人相信,这就是得了道的表现。峨眉是普贤菩萨(释迦佛大弟子之一)的说法道场,因此,就有了佛光的出现。看到佛光的人就与佛有缘,可以修成道果。佛光出现的条件有三:第一要是晴天,第二要没有风,第三要有一种深厚的云层,缺一不可。具备了以上

  • 文章(名胜题咏)峨眉山诗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47期  作者:鄒魯 出版时间:1966-07-01
    关键字: 峨眉山 诗句 游览 名胜 回忆

    我尝登泰山,天下为之小;峨眉望昆仑,眼界殊浩浩。又尝登衡岳,天南一柱表;峨眉峙西方,峻拔眞奇矫。我登九华山,庙宇觉不少;峨眉多佛迹,擧世来祈祷。我登匡庐山,碧眼经营早;峨眉隐天壤,不求世人晓。我曾住黄山,叹羨形浩渺;孰知有峨眉,与之鬪奇巧。峨眉溯开创,屈指首数道;黄帝问天皇,洞今留九老。七十二洞天,仙蹟难悉讨;自从佛法来,道敎遂全扫。隐逸如接舆,早已为压倒;诗人李白流,往事亦俱杳。满地祀普贤,余迹均不保;明灯朝菩萨,佛光抑何昭?洗象留有池,佛现见奇鸟;山

  • 文章香會與廟宇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35期  作者:羅尚 出版时间:1965-07-01
    关键字: 四川 乡俗 香会 峨眉山 庙宇建筑

    朝山進香,川俗盛行,春夏秋冬,時序不一;有千里獨行者,有結隊同往者。上峨嵋山朝普賢菩薩,爲川中極盛香會之一,各地香客,在端陽節過後,便開始向嘉定進發。先在家鄕約集同伴,結成進香團。瀕行之際,齋戒沐浴,焚香吿祖,然後集合起程,以小黃旗前導,旗上書朝山進香等字,亦有帶小鑼一面,沿路敲打,以示莊嚴。個人則肩掛小黃布香袋一隻,內盛香燭供果之類。到達峨嵋縣,已是山脚,尙須購置炒花生,砂胡豆之類,以備上山布施猴子。據云峨山猴子最靈,凡香客在進香途中,飮酒吃葷,或做昧...

  • 文章峨眉经济概况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31期  作者:平明 出版时间:1973-07-01
    关键字: 峨眉 自然概况 农林业 工矿业 商业

    一、自然概况峨眉县地当东经一〇三度三十分,北纬二十六度十六分。东邻乐山,南界峨边,北毗夹江,西接洪雅。全县面积一、二七一·七〇平方公里,占全川面积百分之〇·四二。全县人口,据民国三十四年统计,共为一六九、六二二人。境内有符文河,由西绕北折向东流,至生机湾汇入铜河,洪水期可通竹筏。公路有乐西公路,夹峨路,报国路,交通尚称方便。出县城南门行十五里,可达峨眉山山麓,峨眉山秀甲天下,为著名游览胜地。二、农林业本县土地概况,据调查耕地面积仅占全县面积百分之十,可耕

  • 文章峨眉山万年寺普贤殿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8期  出版时间:1972-06-01
    关键字: 峨眉山 万年寺 普贤殿 景观

  • 文章初上峨眉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69期  作者:王元輝 出版时间:1978-12-31
    关键字: 峨眉山 谭家客栈 萧师 金顶 洪春坪

    —故乡怀往之九我们同寝室的几位同学,对于峨眉山很向往,随时都在谈,想要组织一个大规模的旅行团去瞻仰一番,幷且曾推选出筹备人员;但是,谈过之后,就一切云散烟消了。隔壁寝室里有一位姓曾的同学,虽然也是同班,但很少和我们打交道,我们从来不曾听见他谈峨眉山。有一天,我忽然在成都南门口遇见他,他穿着草鞋,拄着竹杖,揹着竹篓,笑嘻嘻地向我招呼,很得意地对我说:「我已经去过峨眉山了」。我很惊异。他又说:「我曾经多次听到你们谈峨眉山,我知道我没有资格参加你们的旅行团

  • 文章「江山如畫」話四川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56期  作者:張其昀  出版时间:1967-04-01
    关键字: 张其昀 中央日报 蒋介石 峨眉山 川江航路

    編者按:自本年二月份起,張其昀先生以「江山如畫•枕戈待旦」爲題,在中央日報副刋上,用空中遊覽方式,描述大陸河山之壯麗,引敍簡明,文筆優美。三月一日中副所載,爲四川省部份。茲特轉載如次:自遵義航行向北,卽從貴州高原降到四川盆地。遵義西北之金頂山,海拔一、二五八公尺,重慶江面海拔只二二〇公尺,相差千餘公尺。四川盆地地大物博,水綠天靑,民性勤勞優秀,文化根基深厚。這裏是八年抗戰的根據地,以巴蜀人民爲主要支柱,而擊敗了強大的日軍,使國家躋於四強之一。今日的臺北,...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