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抗日战争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郝夢齡將軍忻口抗戰殉國史料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4期  作者:張秉鈞 出版时间:1972-09-15
    关键字: 郝梦龄 抗日战争 忻口会战 牺牲

    郝夢齡將軍字錫九,世居河北省蒿城縣莊合村,保定軍官學校第六期畢業,歷任第五十四師師長,第九軍軍長,參加討逆,剿匪諸戰役,戰績輝煌,忠勇素著,爲抗戰時期我軍長殉職之第一人。民國二十六年十月初,日酋板桓征四郞率第五師團附關東之兩旅強,分由平型關、茹越口突入內長城,進犯太原,(按是役共軍三五九旅王震,一方迎敵,一面對抗國軍於平型關)是役將軍奉命榮任中央兵團長,指揮劉家騏師,李仙洲師,守備忻口陣地,扼同蒲鐵路及公路之要衝,決心迎擊敵人,乘其立足未穩,轉移攻勢而殲...

  • 文章崔黃口慘案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6期  作者:郭士明  出版时间:1990-01-27
    关键字: 崔黄口惨案 天津 抗日战争

    崔黃口慘案,是日本侵略我國期間,日軍集體屠殺我河北無辜民衆一百五十七人的暴行;時間是民國廿六年十月廿五日,農曆九月廿二日,地點就在武淸縣屬崔黃口,所以叫作「崔黃口慘案」。地方人習慣以農曆計算,通稱爲「九月廿二事變」。事隔半個世紀,五十年後的今天,崔黃口一帶的人,絕不用這個日子辦理婚喪大事。崔黃口位於天津以北,運河以東,農產豐富,商業繁榮,是一個大型集市,頗具經濟價値。蘆溝橋事變不久,地方上呈現無政府時期;這一片膏腴之地,被一批漢奸走狗覬覦,認爲可以乘間攫...

  • 文章察哈爾省各縣抗戰前田賦及耕地槪况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3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78-07-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察哈尔省 耕地 田赋 资料

    察哈爾省所屬各縣,因係兩省合併,故田賦情形亦不一致,張北等縣已改爲按畝分等征洋(銀元),前屬河北省之萬全等十縣仍依舊制以銀兩折征,所征田賦分地丁、屯糧、租課,另租等項,地丁銀兩正稅一元五角至二角三角不等,以土地種類及肥瘠定爲上中下三則者,計田每畝征洋二釐至九分不等,地每畝三釐至六分不等,山地每畝三釐至六分不等,園地每畝三釐至一元不等。屯糧分米谷豆三種折率爲異,岩米每石征正稅三元二角左右,谷一元六角左右,豆二元七角上下,租課分旗租官租兩種,旗租銀每兩一元,...

  • 文章抗戰初期察省戰役紀實(下)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10期  作者:張國柱 出版时间:1982-02-01
    关键字: 塘沽协定 侵华战争 张家口 抗日战争

    察北與張垣地區戰情日軍指揮官河村輔射率其第一師團全部及長春與承德兩守備隊(日軍一師圑的編制,相當於我國一軍的兵力。加以裝備優良。並附有大砲坦克車,其戰鬬力遠非我一個軍所能及。一旅團相當於我軍一個師。所謂「守備隊」則爲一個聯隊,相當於我軍一圑)部署於張北縣城附近各地,準備分路進襲張家口、萬全。劉汝明於八月中旬奉令與傅作義所派陳長捷師會攻張北,以解張家口之危。劉部保安第一旅馬玉田部隊正在攻戰激烈,情勢緊急之際,而陳長捷師轉援南口,馬旅孤軍苦戰,於八月二十日攻...

  • 文章抗戰初期察省戰役紀實(上)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9期  作者:張國柱 出版时间:1981-07-01
    关键字: 侵华战争 居庸关 平绥铁路 抗日战争

    民國二十年瀋陽九一八事變後,日本帝國主義者侵略我國日亟,得寸進尺,步步緊迫,二十一年,一面進佔錦州,一面於上海發動一二八事件。二十二年攻略山海關,侵入承德,佔據熱河,鼓惑蒙胞煽動內蒙自治。二十四年五六兩月先後製造河北事件與察北事件。簽立所謂「何梅協定」與「秦土協定」,迫我裁撒軍事委員會北平分會的政治訓練處,調走駐北平的憲兵第三團,冀境駐軍于學忠部第五十一軍,及第二師黃杰部與第二十五師關麟徵部,封閉中國國民黨冀察平津等省市黨部,並取締有礙中日邦交的祕密社圑...

  • 文章塘沽停戰協定經過述要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4期  作者:劉本厚 出版时间:1972-09-15
    关键字: 抗日战争 塘沽停战协定 形势分析 协议内容

    壹、前言中華民國二十年九月十八日夜,日本關東軍爲實行其所謂滿蒙政策,以武力侵佔我瀋陽,當時東北首長張學良以不抵抗主義,被日軍很快的佔去了東北三省,(遼寧、吉林、黑龍江)。繼之熱河省亦被攻佔。我大塊河山隨成爲日軍蹄鐵下的刀爼魚肉,凡我國人無不憤愾。但咸能遵照領袖:「和平未到絕望時期,決不放棄和平;犧牲未到最後關頭,亦不輕言犧牲」的訓示,以處變不驚,莊敬自強的行爲,化悲憤爲力量,採取不與日本直接交涉,而訴諸國際聯盟。國際聯盟理事會當卽受理,並派該會英人來頓爲...

  • 文章强渡怒江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20期  作者:志强 出版时间:1987-01-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反攻大滇西 五月渡泸

    我遠征軍滇西反攻時値五月,在一個月黑風高的晚上,怒江江水怒濤澎湃,我主攻步兵團,首先由猛古渡强渡成功,響起了世紀的第一槍,揭開了反攻大滇西的戰爭序幕,這次作戰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打通這條大後方唯一的國際路線——中印公路和滇緬公路。這是西元一九四四年,民國三十三年五月十一日,已是抗戰的第七個年頭,日軍由七七盧溝橋事變,發動八一三淞滬戰爭,佔領了我們華東、華北、華中,與華南等許多省份,僅剩西南邊陲數省,但我中華民族,動員了全國軍民,上下一心,具有長期抗戰的決心...

  • 文章書生報國的賈維榘先生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13期  作者:傅金泉  出版时间:1983-07-01
    关键字: 贾维榘 抗日战争 陕西服务团 教育部 立法委员

    鄕賢賈維榘字漁川先生,蔚縣人,出身書香世家,乃我省望族。民國二十二年國立北京大學畢業,囘省任省立宜化工業職業學校敎員。二十三年秋應平民敎育促進會,河北定縣實驗縣政府呂健秋縣長之邀,任第一科科員。二十四年河北省政府改組,呂縣長辭職,平敎會推荐廣東霍儷白敎授繼任,先生以工作努力,成績優異,仍留原職。彼時日寇圖我日亟,華北隨時可能發生戰爭,平敎會未雨綢繆,卽分批遷往湖南,並派專家多人,與四川省政府合作籌組設計委員會,二十年夏先生隨霍敎授等多人到成都,參加該會工...

  • 文章抗日战争七七芦沟桥事变 平津之役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4期  作者:魏汝霖 出版时间:1972-09-15
    关键字: 抗日战争 七七事变 卢沟桥事变 平津之役

    平型关等,以及西方之山地,如北方之天险不保,即不能固河北,西方之山地不保,亦将无法以守冀中。塘沽协定以后,日本在天津设华北驻屯军司令部,由田代皖一郞中将,辖混成第四旅团,(步兵三联队,骑兵一联队,砲兵一联队,战车及高射砲化学兵各一大队)分驻北平、通县、天津、塘沽、唐山、秦皇岛、临楡等要点。又冀东伪保安队万余人,分驻冀东伪区。[2]二十四年(公元一九三五年)「何梅协定」后,第二十九军担任冀察两省之衞戍,惟是时冀东与长城内外及察北均划为非武装区,各部队配置槪要如左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