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诗人共返回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袁克文詩諫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4期  作者:梁羽生  出版时间:1989-01-16
    关键字: 袁克文 诗人 诗词

    袁克文(寒云)是吴健雄的家翁。现在来说,吴健雄是擧世知名的女科学家,知道她的人当然比知袁寒云的多,但在六七十年前,袁寒云却是「提起此马来头大」的「二皇子」,名气之大,甚至超过他的哥哥「洪宪太子」袁克定的。袁寒云不但是贵公子,而且是民初出名的诗人。有人将他比作曹植,可以想见他的才华。他最脍炙人口的两句诗是:「绝怜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上层。」据说是讽谏他的父亲(袁世凯)不要做皇帝的。此诗后人传抄颇多记忆错误之处,现在此重抄一遍,以供同好欣赏。「乍著吴棉强自

  • 文章抑郁一生的诗人杜甫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6卷 第4期  作者:孫敦軾 出版时间:1994-10-01
    关键字: 杜甫 诗人 生平 诗词

    杜甫(西元七一二—七七〇),字子美,唐朝大诗人。祖籍湖北襄阳,在他曾祖父依艺,任职河南巩县县令时,迁居河南巩县,故称河南巩县人。杜甫曾在长安附近的少陵住过,有时自称「少陵野老」,所以后人也称他杜少陵。杜甫的祖父杜审言,是武后中宗朝的名诗人,官至修文馆学士,尙书膳部员外郎。父亲杜闲,曾任山东兖州司马,京兆府奉天县令。杜甫童年家境小康,生母早逝,继母将他寄养住在洛阳的二姑母处。杜甫小时候体弱多病,二姑母特别照顾他,有一次他与二姑母的儿子,他的表弟同时生病,当

  • 文章唐代大诗人 李商隐生平与著作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卷 第4期  出版时间:1971-04-01
    关键字: 李商隐 唐代 诗人 文集

    李商隱,字義山,又號玉谿生(玉谿在河南濟源王屋山下,商隱早年習業於此),懷州河內(河南沁陽)人,寄居鄭州滎陽(鄭縣)。生於唐憲宗元和七年(西元八一二),十歲喪父。受經典於諸父,遂能文章。文宗太和三年(八二九)年十八,以所業干東都(洛陽)留守令狐楚。楚激賞之,使與諸子緖、綯等遊。楚工騈儷章奏,商隱效其所爲,而繁縟典麗過之。文名動一時。文宗開成二年(八三七)進士及第。次年涇原節度使王茂元愛其才,表爲掌書記,以女妻之。試宏詞,不中選。年二十八,釋褐爲秘書省校書...

  • 文章中唐诗人元微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5卷 第8期  作者:趙知人 出版时间:1983-08-30
    关键字: 元稹 诗人 才华 创作 官员

    元微之名稹,他是中唐时代的著名诗人,他和白居易齐名,执唐朝元和、长庆之间诗坛的牛耳,他们两人的诗,被世人称为「元和体」,他们又是志同道合的知己朋友,论诗的创作来说,元微之的造诣似不及白居易,不过白居易也曾经说过,他一生遇到两个诗敌,一个是元微之,一个是刘禹锡,可见白居易还是很佩服元微之的。元稹生于唐代宗大历十四年,死于文宗太和五年(七七九—八三一)。他是河南(今河南洛阳)人,排行第九,朋友们常常叫他「元九」。他九岁能文,十五岁就考上明经,登「才识并茂

  • 文章威鎭西北的兵部尙書王越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6卷 第4期  作者:李祥英 出版时间:1994-10-01
    关键字: 王越 兵部尚书 名将 诗人 文武双全

    王越,字世昌,濬縣人,長身魁偉多力,善射,涉書史,雄才大略,登明景泰二年進士,文武雙全,廷試日,起颺風其卷,更卷乃考畢,授御史,出史陝西、浙江、聞父訃:不俟代輒歸,爲都御史所劾,帝特原之,數年後試卷由朝鮮貢臣呈還,文不思慮動筆千言,著有詩集刊列四庫全書,親率士卒轉戰甘、青、緩、河套、哈密、賀蘭山、作戰身先士卒,身不離鞍,手不離弓,親兵愛民,公正廉明,賞罰公開,家無餘財,機智多謀,屢建奇功、獎勵部下,爲國舉才,七十三歲仍戌守西北、死于住所、諡襄敏公,授鐵卷...

  • 文章李商隱的悲劇人生面面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5卷 第4期  作者:喬鶴亭 出版时间:1993-10-01
    关键字: 李商隐 诗人 生平 仕途 评价

    属于姑臧房这个支派。李商隐在「哭遂州萧侍郎」诗中也说:「我系本王孙」,这是因为诗人远祖原籍是陇西成纪(今甘肃泰安」,而唐朝开国皇帝高祖李渊祖籍也是陇西成纪,有同族关系。张宋田说:唐之李氏同族者,皆以陇西著郡望…是玉谿乃唐宗室,惟同源分流,迁途异地,故属藉失编,认为这话是正确的。这个空的头衔;事实上始终未为李商隐带来好运。李商隐的父亲李辅原任荻嘉县令,罢官以后,就到绍兴鎭江一带担任幕僚工作,直到病死幕府为止,时间约有六、七年,当时李商隐九岁,奉侍母亲载运父亲

  • 文章簡介李彤河的詩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4卷 第3期  作者:張性荃 出版时间:1992-07-01
    关键字: 李彤河 河南诗人 两岸文化

    李彤河先生,河南巩县人,在巩县文化馆工作,他爱好诗作,近年来在河南报刊发表过不少作品,他的诗蕴含着深远意义,读之令人深思构造之美。新诗之难在于结构,既像散文又像缀句,但韵律自然词意畅达,不讲究文意连贯。前后呼应而却能突显出艺术气氛之美。我与李君有数面之缘,曾寄来两篇诗作在河南「故鄕月明」中原诗人新作选上刊载过,我认为很有意义,更因我们现在是须要两岸文化交流的启端,也是文化的探索不可多得的;因此我才秉承这个意思来推行这位年轻诗人的作品,以此沟通两岸的心声

  • 文章芝麻叶·粗瓷碗·胡辣汤诗人痖弦回乡探亲记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5卷 第2期  作者:周熠 出版时间:1993-04-01
    关键字: 王庆麟 诗人 探亲 同乡 痖弦 芝麻叶 思乡

    台湾著名的现代派诗人痖弦(本名王庆麟)先生,于金秋时节回到隔绝四十余年的故鄕——河南南阳县陆营鄕杨庄营省亲祭祖,我和几个文友有幸拜访了他。王庆麟先生一九三二年出生于南阳城南五十余里的杨庄营,一九五一年以痖弦笔名发表诗作而登上台湾诗坛,多次获奖,出诗集多部。一九七七年出任台湾【联合报】副刊主笔至今,在海外颇有盛名。这次王先生回到故里与其说是寻根祭祖,毋宁说是偕妇挈女回老家感受故土亲情和家鄕风韵。听他说一口南阳土话,我暗暗吃惊他少小离家,四十多年鄕音未改

  • 文章宋代開封詩仙李季萼女士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7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80-07-25
    关键字: 李季萼 诗人 《水龙吟》 韩元吉

    诀曰:妾与君之缘断矣!子宿缘寡浅,尘业未偿,他日当有兵难,敬授香灵一瓣,有急,请爇以告,当阴有所护,不然,亦无如之何也!曹公勇,为朔方之行,不意军中获罪,受治麾下,因思及英华之言,欲取所得香瓣爇之求护佑,而军行无宿火,卒正法。英华诗有云:『醒酒淸风摇竹去,催诗小雨过山来』,非平凡诗人所易得之句。季萼英灵不散,慧气所聚,升化为诗魂鬼仙矣。马端临文献通考,记有『英华集三卷』云系鬼仙李季萼所为,缙云人传其诗以托之,亦云奇矣!『墨庄漫录』一书,载云:处州缙云簿厅为

  • 文章唐代中原诗人新评价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卷 第12期  作者:郭子彬 出版时间:1970-12-01
    关键字: 中原 诗人 上官仪 人物生平

    贞观初登进士第,召授弘文馆直学士,迁秘书郞,太宗每为文,必令仪视稿而后定;当时皇帝内安外攘的大制作,亦多出诸上官仪的大手笔。以是朝廷宴会无不预,其于文章见重于圣明之世的情形,实无与伦比。转起居郞,掌记皇帝言行。高宗即位,擢仪秘书省长官——秘书监、进西台侍,同东西台三品,其贵盛及见信任,亦不亚在太宗之世。仪既工诗文,造词绮错婉丽,深得诗人温柔敦厚之旨,故时人竞相仿效,称上官体。因事君不避嫌怨,坐梁王忠事死狱中,钞没其家,其子庭芝(历周王府属官),亦同时被惨害

共16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