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战争共返回3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劉茂恩受命於國家危難之際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6期  作者:郭子彬 出版时间:1973-06-25
    关键字: 刘茂恩 抗日战争 伏牛山

    的秦陇复汉军,北伐时代之第八方面军,以及后来之第十一路军;总共豫西之军师长,在中枢领导下统领师干者不不二十余人之多,旅团营连长之属,不可纪极。每次战役后,部队均有缩编或番号裁并,所以此地之在鄕军官,随处皆是,自然而然形成敌后眞实潜在力量,致奸伪地方组织,始终无法建立和成形者赖有此耳。七、省府改组当时情形如敌伪在豫,鄂、陜边占优势,定必向西侵犯无疑;奸伪在此山岳地带占优势,一旦国际战争有好转日本军总退却,奸匪则塞秦陇之口,杜荆襄宛洛要道,扼江淮西通陜、甘、蜀

  • 文章宜陽縣國民兵抗日陣亡烈士昌淵亭馮榮耀外傳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卷 第2期  作者:郭子彬 出版时间:1970-02-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烈士 昌渊亭 冯荣耀

    「修身践言,谓之善行。」昌烈士,言行如一,可谓善读曲礼也已!孔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冯烈士不言以身殉国,而竟以身殉,可谓善读论语也已!假使昌、冯两烈士尙在人间,恐亦不暇写回忆与自传,用将闻见所及,述其槪要,备作整修地方志和搜集抗日战争死难烈士战史者之取舍。

  • 文章樊鍾秀傳記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卷 第4期  作者:李肖庭  出版时间:1969-06-01
    关键字: 樊钟秀 人物传记 北伐战争

    樊君鍾秀,字醒民,河南寳豐縣大營鎭人。貌俊秀而性剛果,雖讀書不多,而深明大義,有古俠士之風。平生身經百戰,雖處至危之境,勇往直前,義無却顧,故常以少勝多,轉危爲安,君父爲前淸貢生,家產豐富,兄弟四人,君居行二,人稱爲樊老二。民國二年,君父爲避大盜白狼之亂,變田產徒居陝北宜君縣,仍持耕讀家風。君少有革命思想,今窺袁氏陰謀,逐漸暴露,解散國會,廢棄約法,籌備帝制,實行叛國,會陝西督軍陸建章陳樹藩等,依附北洋軍閥,橫征暴歛,民不聊生。對地方志士革命黨人,多置之...

  • 文章項城王將軍修身上海抗日光榮勝利之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5卷 第8期  作者:王丕儒 出版时间:1983-08-30
    关键字: 王修身 将军 抗日战争 战火

    我阵地,我王将军打第一仗立第一功,这亦是抗日战争的开始。

  • 文章記民初政局與馮玉祥的小故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1卷 第2期  作者:張紹熙  出版时间:1999-04-01
    关键字: 冯玉祥 军阀混战 北伐战争

    一方。在内战时期,替国家带来不少灾害。一九一四年欧战发生,震惊世界,后果是造成工业革命。东西文化交流。中国人的民主思想,随着这股热风,掀起了「五四运动」,民权军权都与经济利益相结合,外国势力支持军阀,更使内乱与外患,交相丛生。北伐统一与讨逆战争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精神是用和平方法来救中国。当北方政局混乱在民主行宪,帝制专权时,他占有广州一席之地,从事革命理论与实践方法的研究,同时也认定政治需要有武力作后盾。过去的失败力不从心,就是自己缺少武力。唯一可以信赖

  • 文章劉林華先生行誼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4卷 第2期  出版时间:2002-04-01
    关键字: 刘林华 抗日战争 人格品质

    先生諱林華字荊樸,河南省宜陽縣人,生於民國七年十月廿五日,世代耕讀,不求非分之財,不為悖理之行,故能培養先生一生為官清廉之高尚品操,其尊翁傑三公、陝縣高等學堂畢業,學養深厚,且擅書法,對先生自幼修學影響至大,故能奠定其高深之文學素養,裨益其步入社會處世接物甚大,先生高等小學畢業後,以第一名考取宜陽師範學校,因家貧放棄就讀,但其童年曾熟讀四書五經,及幼學瓊林等古籍,學養基礎甚佳,為鄰里所素稔,經地方士紳推荐出任河西村小學教員,由於教學認真頗獲佳評。民國廿六...

  • 文章記中洲四傑之一的樊鍾秀(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7卷 第10期  作者:龍鈞天 出版时间:1985-10-30
    关键字: 中州四杰 樊钟秀 北伐战争 豫军

    註:(本篇因上期排版有誤故再重刋一次)。

  • 文章國父贈袍趙得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卷 第5期  作者:楊却俗 出版时间:1969-07-01
    关键字: 赵天清 人物事略 北伐战争 抗日战争

    先生原名天淸,號得一,生于民前十五年七月十六日,爲河南寳豐望族,世居縣西之大營鎭。少有大志,弱冠,卽嚮往革命,初隨樊醒民先生入陜,參加靖國軍,任連營長。靖國軍係奉國父命所組織之革命武力,總司令爲黨國元老故監察院長于右任先生,對推翻袁氏帝制,反抗北洋軍閥,貢獻甚偉。民十二,樊醒民先生率師入粤, 國父時爲大元帥,任爲建國豫軍總司令,先生任團長,拱衛大本營,參加討伐陳烱明之役,建有奇勛,廣東革命策源地,因以鞏固。某次作戰歸,天寒,謁國父時猶着單衣,國父解所着絲...

  • 文章懷念恩師王北方先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11期  作者:王天從 出版时间:1973-11-25
    关键字: 王北方 革命战争 抗日战争 人物回忆 家庭成员

    气度了。他是我读开封私立济汴中学高中部的国文老师,对我爱护,视如子姪,承蒙谬爱,列为「四大爱徒」之一。牛、杨(鲁山县人)二同学,惜名已忘,高我二三班,从事政治经济工作;庞秀夫同学高我一班,是嵩县车村人,住城内牌路巷,我年幼,添居末位,我两因受了恩师的鼓励,相继考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本校十三、四期,献身报国,参加神圣的民族抗日战争,同在第一战区服役,他任自衞军第二路第二大队长,我任自衞军第三路第三大队长,眞是巧合极了。其父庞文中老先生,逊淸秀才,曾随鎭嵩军统领刘

  • 文章張鴻烈先生傳略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7卷 第10期  作者:籌委會 出版时间:1985-10-30
    关键字: 张鸿烈 平生事略 北伐战争 抗日战争

    張先生鴻烈,字幼山,民國前二十六年卽清光緒丙戌年夏曆八月初八日,誕於河南省固始縣分水鄉柯家樓張氏祖宅。先世亦耕亦讀,樹德務滋,至祖考之墉公,已以急公好義為一方所重;父毓巖公、嗣父毓峻公,更均以師表身教而為鄉望所歸;先生承祖德庭訓,幼卽以學業冠同儕,且以四方為志。先生生當中國新舊思潮交替之際,初習經業,未應試而廢科擧,乃開風氣之先入新制學校就讀,民前一年夏卒業於河南高等學堂理科時,值革命風潮激湧,卽在開封秘密加入同盟會,自是開始革命事業;及武昌起義,立赴南...

共37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