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1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吕蒙正祭灶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1期  作者:劉嘯月  出版时间:1974-01-25
    关键字: 吕蒙正 祭灶诗 宰相

    江上秋风宋玉悲,长官手自葺毛茨,人生穷达谁能料,烛泪成堆又一时。」这是爱国人陆放翁路过寇莱公山寺读书处在寺壁上所题的。寇莱公用穷的时候,在山寺读书,自己编葺毛屋,以避风雨,他到登坛拜相,便烛泪成堆,又奢侈起来了。于是传为佳话。在寇莱公之前,以一寒士能三登相位的吕蒙正,发他读书时期的艰窘情形,更十倍于寇莱公。吕蒙正,生于五代末,是河南洛阳人,都是天才出众,却世穷得可怜,俗语说:「穷不过吕蒙正。」究竟吕蒙正穷成什么样子,我们可以从他自己所吐露出

  • 文章明世宗「送毛伯温」的来源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1卷 第3期  作者:馬永濤 出版时间:2009-07-01
    关键字: 《送毛伯温》 明世宗 《千家诗》 诗文赏析

    我幼年在家乡入私塾读「千家」和近几年参加「台北市孔子庙学研究会」重读「千家」时间相隔七十余年,因国难家恨,忧患人生,感受良多。年前偶读「旭林存稿」书内谈到有关明世宗送毛伯温的来源考证。玆引述其资料,以备参考。复追念乡贤老师对我启蒙教诲的恩德。「千家」全部都是选辑唐宋人的五、七绝句和五、七律。看起来很蹊跷,不知何以最后附上两首明人的七律。第一首题署明宁献王「送天师」。宁献王朱权是明太祖的儿子,分封在龙虎山的江西,那且不去管他。第二首题署明世宗

  • 文章「唐三百首」中的河南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1卷 第1期  作者:張潤書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唐诗三百首》 书籍简介 河南诗人 诗人名录 人物简介 唐诗 韵律诗

    三百首」是一本脍炙人口、家传户诵的唐精华选本,该书是清朝乾隆年间经蘅塘退士与其妻选辑而成,他们选出唐人最好的,不仅涵盖多种体和体材,且要达到雅俗共赏的境地,自问世以来,即广为流传,几乎成为国人家中必备的中国文学作品之一,所谓「熟读唐三百首,不会做也会吟」,由此可见其流传之广、普及之深。该书选辑者本名孙洙,字临西,江苏无锡人,其妻名徐兰英,二人于清乾隆二十八年(西元一七六三年)共同从王士祯编本「万首唐人绝句选」及其他唐作品中选出了三百一十

  • 文章家譜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5卷 第1期  作者:武忠森 出版时间:2013-01-01
    关键字: 家谱 诗歌 亲人 家乡 逃难 思亲

    太行山麓坡底下,有個農莊西爐村。祖由山西移居來,從此落戶勤耕耘。俺爺名諱王吉祥,俺奶係出楊氏門。爺爺奶奶生我父,命名日新字盤銘。我爺我奶帶父大,送入私塾讀經文。父長初娶郭氏女,頭生我姊嶺梅名。郭母體弱先去世,我母乃是續絃人。家母閨諱名拾的,原是觀臺吳名門。慈母首生我河海,襁褓之中遇戰爭。先是逃難到山西,以後又逃安陽城。連邊兵荒馬亂禍,河海焉有讀書心。為求一飽從軍去,俺娘心疼淚紛紛。安陽戰亂居不易,倉促逃往鄭州城。賃得片瓦避風雨,三餐難繼苦受盡。我妹林芝巾...

  • 文章南陽的諸葛亮「庵」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卷 第12期  作者:程元龍 出版时间:1972-12-20
    关键字: 南阳 诸葛亮庵 字画 诗文

    劉禹賜的「漏室銘」云:「南陽諸葛廬」。諸葛亮的「出師表」云:「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所以就以「南陽」爲諸葛亮所居之地,因爲自方城以南,均爲草房,所以稱諸葛亮所住的爲「庵」,因爲用草所築者,大都稱「庵」,故云「諸葛亮庵」。愚並未去過南陽,但見三兄元良在南陽「宛汝所屬保安團訓練所」受訓時,帶囘的几張字畫,故對南陽有其梗槪,茲將所帶的字畫,(盡是諸葛廬內的字畫)分陳於后,亦可想見南陽一般,惟希望親自到過南陽的人,或住於附近的人,出而詳述,此不過抛磚引玉而已。...

  • 文章洛陽懷古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7卷 第2期  作者:張士傑 出版时间:2005-04-01
    关键字: 洛阳 名胜古迹 史料考古 逸事 诗词

    又名洛京。唐、苏云:「东岳封回宴洛京,西墉通晚会公卿。」乃六大古都之一。西周成王时代,周公姬旦铸大鼎、筑王城,下都于洛阳。周平王国都于洛阳,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相继都洛阳,史称:「九朝故都」。设「太学」开阳门外,学生达三万余人。古经学家郑玄、马融、班彪,都讲学洛阳;史学家班固,撰「汉书」;文学家虞初,写「周说」;科学家张衡、铜铸「浑天仪」;画圣吴道子的壁画,都成于洛阳。「建安七子、竹林七贤、金谷二十四友」,前后相会于洛阳。故此,洛阳

  • 文章許昌西湖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10期  作者:程肖彭 出版时间:1980-10-25
    关键字: 许昌西湖 名胜古迹 诗词 旅游景点

    河南五处西湖中,唯一完存的,是许昌县西湖,宋邹浩,世称道鄕先生游许昌西湖赋:绿荷香满草阡阡,流水潆洄万里田。鸟阵云盘接楚地,岚屛锦帐对嵩天。歌声飘渺疑杭月,曲唱幽彜傍许烟。薰得游人眞醉处,汴州景色自长年。许昌是历史悠久的古城,地居河南省中心,也是平汉铁路线上一大站。其西四十里颍河,出自登封颍谷山,东流经禹县、许昌、临颍、西华达于淮。城北二里许的潩水自长葛入,南经临颍,合于颍河。水陆交通称便,商业繁盛,农产以桐木、菸叶,工业以卷菸、磁器为著。城门有四,东

  • 文章宋代开封仙李季萼女士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7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80-07-25
    关键字: 李季萼 诗人 《水龙吟》 韩元吉

    汉文、晋字、唐、宋词、元曲、明淸章囘小说,皆中国文学之精华,不朽晶品,永久流传。衍化为词,六朝潜启其意,而体创于李唐,五代宏其规模,至赵宋而词风大畅。词至赵宋内容工精美妙,格律谨密周严。宋末弁阳老人周密字公谨号草窓,以博雅名东南,所作之词音节凄淸,情寄深远,非徒以绮丽胜。草窓选辑宋南渡后名家诸词约四百阕,自张孝祥至仇远凡一百三十二人,名曰『绝妙好词笺』,共分七卷。书中选录有韩元吉『水龙吟』一词,系纪开封仙李季萼事。元吉字旡咎,号南磵,许昌人,系门下

  • 文章杞縣人文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65期  作者:張景仁 出版时间:1990-01-03
    关键字: 杞县 人文 柳树诗集 曹植

    石勒不敢窥兵河南,使成皖县修逖母墓,而与逖书信求通使互市会。望廷复遣戴渊为督都,逖以渊为吴人,虽有才望,而无宏智远略,且已剪荆收复河南地。而渊雍容,一旦来统之,又闻王敦与刘隗等构隙,虑有内难,大功不遂,感激发病而卒!先是妖星见于豫州之分,逖见叹实属为我也!俄卒于雍邱。豫州士民若丧考妣,王敦久怀,迍畏逖不敢发,至是遂成谋矣。魏——曹植曹植,字子建,沛国谯人,武帝之子,文帝之弟,年十岁余,能诵数十万言,善属文。武帝曹操常试他的文章,并谓植说:「汝倩人也耶!」植

  • 文章杞縣縣志簡介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35期  作者:侯傳勛 出版时间:1982-07-03
    关键字: 杞县 杞县志 古迹 祠堂 诗歌

    学宫记(淸周玑),创修砖城碑记(孟绍虞),重修东娄公庙碑记,……(淸徐开锡),焦喇寺建伽蓝六祖殿碑记(淸,侯方曾)。歌:题雍邱崔明府丹灶(唐李白)。美人为政本忘机,服药求丹事不违,叶县已泥丹灶毕,瀛州当伴赤松归,光师有诀神将助,大圣无心火自飞,九转丹能生羽翼,双凫忽去竟何倚。咏蔡邕墓:(唐温庭筠)古墓零落野花春,闻说中郞有后身,今日爱才非昔比,枉抛心才作词人。雍邱蹋塔词三首:(淸、侯应瑜)高下明灯万颗圆,银花火树上薰天,太平不禁丰年乐,潦倒街头醉未还。君心出

共19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