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概况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鄢陵縣河川槪況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3期  出版时间:1988-01-15
    关键字: 鄢陵县 河川 概况

  • 文章鄢陵縣崗陵槪況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3期  出版时间:1988-01-15
    关键字: 鄢陵县 岗陵 概况 海拔

  • 文章新蔡縣地理畧誌(十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5卷 第2期  作者:萬良 出版时间:1983-02-20
    关键字: 新蔡县 同乡会 概况 名单

    四十年春,赴大陳島,任浙江**救國軍總部政治部秘書,旋任浙江省政府民政處秘書,軍事處參謀主任,以及大陳專員公署主任秘書等職。民國四十四年,任台北巿政府指導員,併代理民防指揮部第四組組長。民國六十一年,奉令退休。八、留台同鄕槪況民國卅八年,大陸沈淪,吾邑人士,追隨政府輾轉來台者,據同鄕原榮軒初期調查,計二百餘人;其中除來自邑內公敎人員和民意代表外,多係効命沙場之靑年軍人。是爲旅台同鄕結構最大之特色。卅餘年來,由於鄕友散居各處,忙碌工作,致少相互聯絡,以是表十...

  • 文章讀中原文獻「人文槪況」有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卷 第2期  作者:蔡拱星 出版时间:1969-04-01
    关键字: 读后感 《中原文献》 人文概况

    同鄕諸先進賢達,於此時此地發起創刋中原文獻,誠如王撫洲先生在發刋詞中所說:「現在的靑年,對於家鄕的山川風物,從未目睹………中年人也因積時日久,漸漸遺忘。」對中原文獻重要的闡釋,眞是一針見血。末了並有:「對本刋編輯、發行方面,如有批評,亦所感荷。」之句,足見對此刋物的求眞及主持人的謙誠可貴之處。本人忝屬河南人氏,覺得此一盛舉,實在値得熱烈喝采和竭誠擁護與支持。惟對「人文槪况」讀後,如:「黃河沿岸居民,房屋大都簡陋,」却持異見,因爲農業社會的我國,那一省的農...

  • 文章岳飛生平任官職稱與其身後之殊榮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3期  作者:李安 出版时间:1975-03-25
    关键字: 岳飞 生平概况 官职履历 死后殊荣

    一、前言本年(民國六十四年—一九七五)三月廿七日(農曆二月十五日),他的盡忠報國言行,但間或不明其生爲我中華民族英雄岳飛諡武穆八百七平任職稱謂與全部履歷,有誤認他是十二歲誕辰。筆者感於世人特別敬重「當兵出身」者。爰爲本文,考述其生前歷任官職之階別與稱謂;及寃獄被高宗賜死以後,所受當朝曁歷代政府與民間;並中外學人讚譽之殊榮,以爲紀念之獻禮。根據宋史列傳—岳飛傳,武穆行實編年(岳珂撰)參照宋史職官志,詳事考證,可以首先說明的,他未曾當過一天兵。他二十歲投筆從...

  • 文章武陟地文概述(續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7期  作者:孫子和 出版时间:1975-07-25
    关键字: 武涉县 地方志 地方经济 农业概况

    本文首節有關史書引用,皆據一統志、府志及縣志所載,然各志所載,亦係輾轉援引,其間或有未當,因限於時間,未及查對,爲深入硏祝,須再考證。撰者謹註

  • 文章安陽的地理與人文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卷 第7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69-09-01
    关键字: 安阳 地理概况 历史人物 名胜古迹 自然风景

    國者鄕之積。民族意識和愛國精神可視之爲鄕土觀念的擴大和延伸。人有家鄕,物有本源。「不忘本」乃是人生正誼之一。孝父母,懷故鄕,愛國家就是「不忘本」的表現。値此大陸變色,海隅寄形,瞻念前程,追憶往事,不禁百感交集,鄕思重重。西望中原,極目鄕關何處似,白雲依依無盡時。人生不能忘本,飮水應當思源,玆特將原籍安陽的地理與人文,扼要記述,聊慰鄕思,並抒愛鄕心情。一、地理槪况——我的原籍是河南省安陽縣。在過去的歲月中,於此地生活得最久,雖然我在外處居住的時間亦不短,但...

  • 文章安陽縣志和安陽文獻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13期  作者:編輯委員會 出版时间:1997-01-01
    关键字: 《安阳县志》 《安阳文献》 发行概况 募款倡议

    一、前言旅台安陽同鄕,多半在民國三十七、八年來臺,夕不能回歸,都會思念故里,高安澤在讀臺灣師大時,曾於圖書館看到安陽縣志,也記下出版社,但親去購買,已無存書。張立委金鑑教授家有安陽縣志,安澤因同爲東夏寒村,常至張家拜訪,在書架上見過。張教授比安澤父高岐伯小兩歲,說他額上的月亮,是在燒石灰窯,岐伯蹬落的火粒劃傷的。二、安陽縣志民國七十年端陽節,安澤提著妻包的粽子,與杜德和在南門市場會面,杜買幾粒蘋果,同去新店看張教授,談起印安陽縣志,決定先調查在臺安陽同鄕...

  • 文章新安縣地文人文概要(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2期  作者:范任 出版时间:1975-02-28
    关键字: 新安县 地貌概况 摩崖石刻 当地特产 河南府志

    平嶺南行,爲黃土塔塔。在縣西北五十里。南是老龍坡。北曰陳山,一名康寨。又東爲鷄頭山,下有黑龍潭,永淸渠之水源也。又東曰窟窿崖。又東曰景陽山。黃土圪塔之東爲田山。山有田姓寨,東南行二十里是劉家嶺。稍北曰鳳凰山。東曰洞洞崖。南數里曰寺塔塔。爲多煤之山。煤礦之北有廟,因地層崩陷,廟遂傾猗欲倒。南爲龍山寺,馬嶺川水經此。方山東十餘里是靑要山,俗曰雲頂山。危峯入雲。其北爲邱溝。煤礦公司在此。其南爲龍澗,宋時有蟾蜍背生芝草。靑要山東十里曰疆山。在縣西北二十五里。俗曰...

  • 文章地理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9期  出版时间:1974-09-25
    关键字: 商丘地理位置 商丘历史背景 商丘概况

    一、地理商邱位處豫省東,城臨隴海鐵路,南控江淮,北禦冀魯,不唯中州門戶,南北咽喉,且係蘇、皖、豫、魯政治、軍事、經濟之樞紐。地勢險要,土質肥沃,民風敦厚,物產豐富;人民勤儉樸實,敬老尊賢,喜客好禮,充份流露我中華民族之美德,誠非誇詞也!「商邱」之名甚早,遠在三代以前,唐堯封高辛子閼伯於商,卽此地也。虞舜曾封司徒契於此,夏禹亦封相於斯;商湯在此起義而有天下,周封微子於商邱。春秋時爲宋國都城。秦滅六國,改宋爲睢陽,漢晉隋唐因之。唐天寶年間,張巡死守睢陽;隋一...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