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春秋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楚師伐鄭話魚陵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4卷 第3期  作者:高雙印 出版时间:2012-07-01
    关键字: 楚师伐郑 鱼陵 《左传》 春秋时期

    一、战史西周自武王灭纣,定都镐京(今陜西长安),后传国至幽王,因宠幸褒姒,暴虐无道而亡。平王立,徙都洛邑(今河南洛阳),是为东周,王室权力日渐式微,惟尚有周、郑相依,晋、秦夹辅,终平王之世相安无事。平王卒,桓王立,欲分郑伯之权,周、郑交恶,揭开春秋时代诸侯争霸的序幕。在相互攻伐兼并中,北方的晋国日益强大,雄踞盟主;南方的楚国也已崛起,问鼎中原,二强势成水火,兵连祸结,夹在晋、楚之间的郑国,左右为难,疲于应付。周灵王十七年(西元前五五五年),晋国藉盟主之名

  • 文章春秋时代河南人物志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10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75-10-25
    关键字: 河南 人物志 春秋 颍考叔 烛之武

    河南地处中原,文物鼎盛,人文荟萃,堪称地灵人杰。春秋时代诸侯争霸,河南为四战之区,乃兵家所必争。各国诸侯为致胜图强,竞相延揽人才。所以春秋之世,人才蔚起盛极一时。当时河南之地属郑、衞、宋、邓、陈、蔡、申等国。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公史称五霸。河南亦五霸之一。兹将春秋时代,河南人物扼要志述如左:⒈颕考叔—郑国人。郑庄公与弟共叔段不和,怨其母誓曰,母子不及黄泉,不相见也。考叔闻之。因有献庄公食者,公赐之食。考叔不食而舍置之。庄公问其故,对曰

  • 文章春秋时期楚之贤相孙叔敖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1卷 第1期  作者:劉光華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孙叔敖 春秋时代 楚国名相 人物简介 历史功绩

    贤人,岂不可笑吗?」庄王把樊姬的话告知虞丘子,虞丘子一时说不出话来,于是避舍,使人迎孙叔敖以自代,王以为令尹,治楚三年,庄王以霸。另一位帮助孙叔敖的,是他的好友沈尹茎。据吕氏春秋记述:叔敖游于郢三年,声闻不知,修行不闻。沈尹茎谓:「说以义听,方术信行,能令人主上至于王,下至于霸,我不若子也。耦世接俗,说义调均,以适主心,子不若我也。」乃教孙叔敖回家乡种田,由沈代孙游说。沈尹茎游于郢五年,荆王欲以为令尹,沈谦辞说:「期思(固始)之鄙人有孙叔敖者,圣人也。王必

  • 文章春秋时代河南人物志(续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11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75-11-25
    关键字: 春秋 河南先贤 人物志 名贤传记

    国人,孔子弟子。以文学著称,六经删定之后,诗易俱传于子夏。徐防曾谓,诗书礼乐定自孔子,而断明章句,则始于子夏。其后传春秋之公羊、穀梁二氏皆子夏之门人。孔子殁后,子夏退老西河,专门敎授,并为魏文侯之师。24.高柴—字子羔,衞国人,孔子弟子,为衞国士师,曾依法刖人之足。蒯聩作乱,子羔逃走,逃至北门,守门者适是被刖足之人。守门者对子羔曰,彼处有一缺口,而越城而逃。子羔曰,君子不踰城。守门者又曰,另处有一墙洞,可穿洞而去。子羔曰,君子不穿洞。守门者又曰,此处有室,子

  • 文章齐国何以成为春秋战国时期首屈一指的霸主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3卷 第1期  作者:王革勛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历史传记 春秋战国 齐国称雄 军事基础 经济基础 历史古城

    齐国三面环海,一面靠山。北至古黄河与燕接壤,西至济水与卫相邻,南至泰山与鲁交界,东同纪、杞、莱国相衔接。含青、齐、淄、潍、棣、德诸州。东领青岛、威海、北及沧、德二州,南有济宁、枣庄及江苏邳州巿,西至莘县、鄄城。交通便利,物资丰盛,甲骨文齐字即有三个麦穗「」组成,国土四塞,广袤两千余里。自西周姜尙封国,至秦朝灭齐,包括姜齐二十二代三十一君,田齐七代为王,绵延八○○余年,成为春秋五霸(齐桓、晋文、秦穆、楚庄、宋襄公)之冠,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