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文物古迹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伊川縣古跡及其有關之歷代名人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4卷 第3期  作者:郭隆朝 出版时间:1992-07-01
    关键字: 伊川县 文物古迹 河南名人

    豫西伊川縣位於伊川盆地,風景秀麗,土地肥沃,物產豐饒,人傑地靈。歷代帝王將相及名儒賢哲則多慕名而前往遊覽、打獵、定(隱)居、講學,甚而前往建別墅,修花園或築佳城者。此種史實,俯拾即是,筆者已於拙作「伊川縣現況」一文中述及,眞可謂是「群賢畢至,高朋滿座」矣。茲謹將其中所言古跡及其有關之歷代名人,依其年代遠近,而擇要述之於次,以供各鄕賢參考!一、夏禹伊川盆地在遠古時原爲一湖,迨至夏禹始鑿龍門以疏伊水。故水經注云:「伊水北入伊闕,昔大禹鑿以通水」。所謂龍門石窟...

  • 文章中原未復懷汴州(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10期  作者:呂佛庭 出版时间:1982-10-30
    关键字: 开封 风景名胜 文物古迹 城市布局 相国寺 琼林苑

    瓊林苑是京城最大的皇家花園,也在順天門大街。苑門向北,與金明池相對。大門是一座並排五道穹門的大牌樓,上懸徽宗御書「瓊林苑」橫匾。進門有一條御路,是用錦石鋪砌,極光潔整齊。兩旁有幾百株古松怪柏,濃蔭生涼,幾看不見天日。順御路往裏去,左邊有石榴園,右邊有櫻桃園,春夏開花的時候,爭紅鬥妍,燦爛如錦。再往裏有假山、池塘。假山都是用江南太湖石堆起來的,上有八角小亭和淸松翠柏。池塘四周是用錦石砌成的小路。路旁遍植楊柳桃李和琪花瑤草。池中有樓臺殿閣,都藉曲梁虹橋連接。...

  • 文章河南省閿鄕縣簡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0卷 第2期  作者:張豁然  出版时间:1998-04-01
    关键字: 阌乡县简介 历史沿革 文物古迹 史料研究

    沿革閿鄉縣在河南省西部,地連豫秦晉三省,介於東京洛陽,西京長安之間。屏雍州,扼豫州,係東西交通要衝,爲歷代聖帝。明王,先聖、先賢、先哲、英雄、豪傑,以及各方人士往來必經之道,亦爲兵家必爭之地。閿鄉縣古名鼎湖,又名華封,商代曰桃林,周代初年亦曰桃林,周武王滅紂,統一天下,歸馬於華山之陽,放牛於桃林之野,即在今之閿鄉縣也。周封虢仲於桃林名曰虢國,在周代春秋時期,晉國假道於虞以滅虢,遂爲晉地。周代戰國時期爲韓國疆域。秦滅韓國,劃爲三川郡。漢武帝時名曰宏農郡湖縣...

  • 文章洛陽縣簡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6期  作者:莊良田 出版时间:1982-06-30
    关键字: 洛阳 历史资料 文物古迹 风景名胜 地理 人口 物产

    ㈠歷代沿革唐、禹、夏、商四朝、洛陽屬豫州,文獻多不可考,惟夏禹王治水,在洛附近所鑿四口,可爲所徵,四口卽邙山口、紫羅口、大谷(水泉)口及伊闕(龍門)口。武王克商,作邑於鎬京,以王業所田起,謂之宗周,是爲西都,至成王七年三月,周公蒞洛,興造王城,謂之東都,秦置三川郡治洛陽,封呂不韋十萬戶居洛,興造南北兩宮,重商賈之旅。西漢定陶五年,置酒南宮,高祖與群雄論功,迨至東漢光武帝建都洛陽改河南郡爲司州,置河南尹,東漢在洛凡十二帝、二百九十六年,中華文物制度,及外交...

  • 文章林縣沿革簡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7期  作者:宋浵 出版时间:1982-07-30
    关键字: 林州市 地理 气候 人文 历史资料 风景名胜 文物古迹

    一、沿革林縣古名隆慮,因境內太行主峯隆慮山得名。夏周春秋時屬冀州衞晉三地,戰國時爲韓隆慮邑兼屬趙魏,秦屬邯鄲郡,爲蘇秦合諸侯結盟處。漢置隆慮縣屬河內郡,東漢殤帝延平元年以帝諱改爲林慮,割屬魏郡。後經三國,西晉、東晉、前趙、後趙、前燕、前秦,北魏均有改隸。至孝莊帝永安元年置林慮郡,屬相州。東魏析置臨淇縣,隋文帝析置淇陽縣,改置巖州。煬帝廢州併臨淇,淇陽入林慮屬魏郡,唐復置巖州,旋州廢改屬相州,至金升爲林州屬河西北路彰德府。興定三年析安陽水治村爲輔巖縣屬林州...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